台湾血色五十年:日本殖民初期的屠杀与抗争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11-16 09:46:47
分享与播放
宝岛台湾

对于了解近代历史的人来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期间犯下的累累罪行——诸如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已是铁证如山。实际上,日寇对中国人民的屠杀早在甲午战争期间便已开始,尤其在殖民台湾初期,便已制造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

《马关条约》签订后,许多爱国台胞不甘沦为亡国奴,在丘逢甲、唐景崧、刘永福等人领导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义军转战台北、台中、台南等地,奋勇抗击日军。尽管他们英勇作战,甚至使日军伤亡超过甲午战争期间的规模(约4800人),最终仍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日军在镇压义军的过程中,采取了极为残暴的手段,屠杀平民屡见不鲜。登陆台湾初期,日军就在今天新北的三角涌地区制造了一场大屠杀,约两万同胞不幸遇害。而被日本奉为“军神”的乃木希典,实则是一名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他率部从台湾南部的枋寮登陆,沿途烧杀抢掠,残害无数中国民众。据统计,在台湾因此遇害的中国人高达1.4万。

乃木希典兵临台南城下时,曾计划屠城,引发当地民众极大恐慌。危急关头,地方乡绅恳请传教士巴克礼与宋忠坚牧师借助其国际背景与日军交涉,以保全城中百姓。两位牧师毅然带领十九位乡绅前往日军军营,凭借诚恳与智慧说服日军放弃屠城,从而保护了台南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而在日寇于台湾犯下的诸多暴行中,最为惨绝人寰的当属“云林大屠杀”。1896年6月,为镇压云林地区的义军反抗,日军实施所谓“无差别扫荡”,将斗六门、古坑、林内等多地划为“清庄区”,逐户搜查,凡被怀疑与义军有关者,无论老幼妇孺,一律格杀勿论。

据学者研究,日军仅在云林一地便屠杀了超过三万民众(日方资料则称约一万人),烧毁房屋逾两万间。一位幸存的台湾老人回忆道:“日军见人就杀,连怀中婴儿都被活活摔死在石阶上,孕妇遭刺刀剖腹,惨状不忍目睹。”

这一暴行被当时在台的英国传教士得知后,他们出于义愤,想方设法将真相公诸于世。英国《泰晤士报》随后报道指出:“日本士兵暴戾残虐之程度令人发指,肆无忌惮地杀人放火,老幼妇女皆不能幸免。”

除集中性的大规模屠杀外,日军还通过“保甲制度”与“连坐法”等殖民手段,对台湾民众实施常态化压迫。殖民当局规定每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一旦保甲内出现所谓“反抗分子”,全体连坐受罚。为逼供或震慑,日军常逮捕无辜村民施以酷刑,手段包括灌辣椒水、烙铁烫身甚至五马分尸,许多人在狱中被折磨至死。

据统计,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五十年间,因屠杀、虐待而死亡的台湾同胞高达四十万人。这段黑暗而血腥的历史,是台湾——也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中无法抹去的一页。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