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AI的热度持续攀升,AI已经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机遇。
在教会中,也免不了对使用AI的讨论,“可以用AI写讲章吗?”“AI会替代牧师吗?”在这种种的讨论背后,基督徒当如何抽丝剥茧,窥见问题的本质?教会又当如何面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与利好?
本专题收录相关文章,为您呈现各方观点。欢迎阅览。
当前,以ChatGPT、Deepseek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商业、文化甚至个体生活。AI不仅能生成文本、编写代码,更可能在未来代理人类完成复杂任务。然而,这场技术革命也伴随着深刻的伦理困境:失业潮、责任归属、数据偏见,乃至对“人造神”的潜在崇拜。对基督徒而言,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场关乎人类身份、使命与救赎的属灵争战。
或许AI从理论上比我们更懂得如何做传道,在知识储备上也确实超过我们。但我们要在行动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属灵的生命见证基督的信仰,与蒙召的恩相称,真正配得传道的职分。
AI时代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教会需要积极回应,才能在技术变革中坚守其使命与影响力,及时有效为信徒提供真正的灵性滋养。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牧者同工,如何看待AI?如何在教会中合理应用AI?本文将通过与一位90后传道人的交流,探讨这些问题。
有敬畏感会促使我们在文字事工中保持谨慎和谦逊,依靠属灵的智慧和能力,认真对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确保作品能够真正为信仰服务、为读者带来益处。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信仰的一种践行和见证。
AI再强大,它也不能代替我们去探访一位在病中挣扎多日的老弟兄;AI再强大,也不能代替我们面对面陪伴一位患抑郁症的年轻姊妹,用温热的手扶住她冰冷僵硬的双肩,轻声告诉她,“耶稣爱你!”当然,AI再强大,也不会主动举起圣洁的手,为世界和平代祷、守望。
AI近乎以横空出世,破门而入的来头,闯进社会的大门,能家政、能办公、能行医,粗暴无羁,横扫一切;但对教会的窄门,似乎比较客气,仅仅推开门,露了个笑脸……
所以,不管怎样,始终要让圣灵在自己的思考及行为中做主,而不是AI;我们要始终走在AI前面,做AI的使用人、管理人,而不是让AI控制自己。在此前提下,传道者可以借助AI丰富自己的讲章,也可以参考AI生成的讲章,取其好处,加以丰富,为自己所用。也就是说,AI仅为助手,不能为主。
AI可以是我们的助手、可以为上帝所利用,但要适宜、恰当,不能成为我们的倚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AI)在投撰写文章中的应用,仅限于语言润色、文献检索、数据整理与分析、思路开拓等辅助研究环节。
有人开始思考:AI是否有一天会取代牧者的角色?毕竟,AI可以快速提供圣经解释、讲章建议,甚至回答复杂的信仰问题。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牧者的职责和使命时,会发现AI永远无法替代牧者在信徒生命中的独特位置。因为牧者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用心与信徒交流,用生命影响生命。
这次经历让她特别确信,AI是无法代替牧者亲自预备讲章的。“因为真正的讲章是祷告中圣灵恩膏的流露,是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即使AI生成的讲章再完美,若缺少圣灵的感动,就无法让人在其中看到完美的上帝,对信徒的生命也没有造就。”
AI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对我们在文案事工方面会有帮助、会有提高,但不能取代圣经真理、不能取代传道人的角色、不能取代我们信仰生活的思考和进深。传道人可以将AI视为一种挑战,激励自己不断提升讲道和灵修的质量。
神仆人在利用AI进行服侍的时候,与此同时,那些异端也在同样利用AI为他们服务。因为AI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如同金钱一样,本身无善恶,发挥出什么样的功用,几乎全在于使用的人。一言以蔽之,就是AI无道德、技术中立,某种程度上来说,使用的人可以赋予AI道德属性,赋予他们善恶。
在这看似便捷的科技红利背后,一场深层的信仰危机正在悄然滋长——当圣灵感动的话语被算法生成的文本所替代,当生命写就的讲章沦为数据重组的产物,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背后的信仰危机。
机器会接管一切吗?随着人工智能(AI)的兴起,社会的恐惧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技术一直被视为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可以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但最近,我们看到了另一面:技术可以完成人类可以做的事情。像水过滤器和心脏起搏器等技术是科学成就,它们执行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但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然而,随着 ChatGPT 等生成式AI技术的引入,社会正在从辅助人类的技术转向为人类创造的技术。
人工智能确实是一极好的工具,也是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好助手,但还不能触及爱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不要忘记我们还有爱的属性,不要丢失它,不然就真的失去了该有的温度。
不论如何,总要渴慕寻求主,亲近住。对于AI,只能说如果有时间和精力,能学习和熟练使用自然是好事;但若真是不学习或者不会使用,也不要认为对方不思进取,这样的判断实在有些武断和片面了。
这几天在培训班的课程上,我和各位同工分享了当下特别流行的DeepSeek,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帮助。有同工表示:“这太神奇了,还能写讲章,比我写得好太多了,以后咱都要失业了。”当然,同工说的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引起我的思考,到底AI技术会不会使传道人失业呢?
那作为教会,尤其是传道人,应当如何看待AI呢?在和同工们聊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不同的人态度不同,有的人比较保守,认为没有什么作用,花里胡哨;有的人认为也可以使用,会产生很大的帮助。而本文就是对此的一些思考,试谈作为传道人应当如何看待和面对AI科技。
并不单单是主持人行业,比如翻译、客服、新闻写作,甚至从事知识传递的教学等行业都受到了明显的冲击,都可能要面临着赋闲在家,没事可做的风险。面对此种情况,肢体们尤其是传道人也自然会反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传道人呢?传道人的传讲会被ai传道人取代吗?
对于基督徒,尤其是传道人,应当如何看待AI?又该如何使用这样的技术?我看到群里有人分享,要它给自己写一篇圣诞节的讲章,然后将写好的内容复制发到群里,他反映说:“这写的讲章内容也不行啊,不像个讲章,只是一个讲话稿。”有其他的群友回应:“讲章是传道者经过祷告从神这里准备的话语,AI能知道神的旨意吗?简直就是胡闹。”
作为基督徒,我们应当以智慧和爱心,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新技术,使其成为我们服务社会、荣耀上帝的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信仰的纯正和活力,继续在世界中做光做盐。
欧洲基督教互联网会议的年度聚会于9月9日至11日在瑞士博塞和日内瓦举行,重点讨论人工智能和其他新技术的使用。
基督徒该如何道德地使用人工智能?对于这一问题,学园传道会美国数字战略负责人安德烈(Andre Echevarria)的答案很简单:如果我们将人工智能技术用做服侍工作中的辅助工具,它就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我们使用的工具与媒介,但不能成为我们属灵生命的依赖与依靠。网络上有人调侃现在的基督徒不是以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而是手机是我的牧者。但愿,我们的弟兄姐妹们都能将手机作为工具而非牧者,让我们永远以耶和华为我们的牧者,来到他的圣山,向他敬拜赞美。
从我们基督徒的角度而言,该如何看待AI人工智能技术呢?伴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会不会终有一天取代人类呢?
里佐仁弟兄,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中国八大美院之一的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擅长建筑设计和油画作品,是一位甘心乐意奉献的基督徒画家和建筑设计师。
圣经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它包含救赎的真理,也包含我们走基督徒生活窄路所需要的一切智慧。无论是面对在机器时代人是什么的疑问,还是在其他紧迫的社会挑战中我们该如何自处的问题,圣经都足以应对。
不经意间被一个咨询题目吸引,那就是深圳安排了百名AI“环卫工”上岗作业。带着好奇的心里打开资讯,浏览了一番,发现还真有其事,这些机器人真的可以代替环卫工人作业,原来深圳干净整洁的环境还有这些机器人的功劳。
基督教并不排斥科技,并不在上帝的启示与人的智慧和方法之间有意识地筑一道墙。简单来说,试想一下,如果使徒保罗不搭乘轮船而是游泳,传福音该是多么不便;携带的书籍若是竹简,会带来多少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今天再回到关于教会如何面对人工智能(AI)的话题探讨。当我的“上篇”发给主内部分人阅读后,有的传道人和我说:“老师,你写的我感觉挺好,但是这AI会不会搅乱和打乱我们教会的正常牧养啊?”是的,这是值得教会特别是牧长思考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一分为二”的新事物,我们接着聊。
“你好天猫!请帮助我找手机。”这是我的手机找不到了,我对家里的“天猫精灵”的对话。这是什么?最简易的人工智能(AI),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信仰中。相信我们很多传道人和信徒都会利用手机来查经,和合本圣经93万多字,软件能够准确的查出经文,那就是AI技术。
2022年末,我们惊讶地发现,兴起于美国的智能机器人软件ChatGPT迅速爆火,短短两个月下载量超一亿,也迅速占据各大网站媒体的头条,并且用户惊呼:“太厉害了!”“一个颠覆性的新时代即将开始!”“狼来了……”
本文介绍了北美新创造的人工智能宗教,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模型来演绎道德两难困境,分析了基督信仰和信心话语运动信仰的不同动机,将“根据行为推理利弊后果”和“以真理公义为驱动”进行对比,揭示了造物主与人造宗教的真伪。
摘要:自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人工智能的技术推广与应用都得到了极大的成功,从科技到人类日常生活都遍布着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与此同时,当人工智能初期代表阿尔法在围棋比赛中以4:1完胜世界冠军李世石时,当机器人索菲亚得到公民身份,成为国家公民时,“人工智能威胁论”就开始弥漫在整个舆论界与学界。而“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基点就在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由意志,是否可以像人类智能一样思考判断、形成结论
当中国教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就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的来临。不单是牧养的全面化、细致化、专业化,也有很多社会科学发展的产物充斥在教会中,一方面方便了信徒,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思考,教会该走向何处,教会又该怎样面对快餐文化等21新世纪涌现的文化潮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