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基督教社会服务探索新途径 安徽两会举办“百名好父母”培训班

基督教会向来有从事社会服务的传统,多年来全国各地教会都普遍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工作,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尤其是在某些特殊行业取得了不少成绩,甚至走在社会的前沿。今年我国发布了鼓励宗教界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政策,鼓舞了宗教界从事社会服务的热情。今年初,为进一步探索基督教服务社会、服务人群的方法与途径,中国基督教两会就与安徽省基督教两会共同协商,决定与专业家庭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百名好父母”培训项目,服务社会,解决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问题。

据悉,该项目计划本年内举办4期培训班,每期授课时间2个半月,30课时,共培训100名家长。4月24日晚在合肥市基督教堂会议室举行开班典礼,时至今日第一期培训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据当地牧者表示,这一项目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先河之举,为基督教社会服务探索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从事社会服务是基督教会美好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圣经上有着坚固的信条似的教导。基督徒和基督教会进行社会服务,可以说是遵行主耶稣“爱人如己”、“照顾身边最小的一个”的教导,是保罗使徒“施比受更为有福”的具体实践,是基督教信仰内涵的实践,也是基督徒灵命成长所需要的。同时因着这些最基本的信仰要求,基督徒从事慈善等社会服务也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可靠地持久性。

当然,在有着这些优良传统的同时,我国教会从事社会服务仍然面临着不少难题。而广大基督徒也正不断探索寻找这更多的途径来服务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安徽两会所举办的“百名好父母”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值得我们效法,同时也可帮助我们打开更多视野,探索更多适合教会的方式。

教会探索更多途径服务社会,自然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然而这是我们信仰真实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融入社会、影响社会所需要做的。2011年《宗教蓝皮书》指出:基督教团体与信徒参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从精神到物质层面的帮助,是基督教进入社会的最为有效、最不容易引起争议的途径。基督教为和谐社会作贡献,参与公民社会的建构,首要的就是拆除“教会”与“社会”之间的樊篱,在社会中为信仰作见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基督教界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关怀事工实现的。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