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洛桑大会中国会歌《主爱在中国》作曲者董荣璨访谈
2013年5月,董荣璨从美国犹他州来到中国上海,刚下飞机,一听记者提出《主爱在中国》方面的信息,精神头立马提了起来,兴奋地拍着记者的肩膀谈论这首赞美诗。此时,距离2010年10月已过去两年半。
赞美诗《主爱在中国》(以下简称《主爱》)是献给2010年10月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三届洛桑普世宣教大会的中国会歌。从2010到2013,短短不过三年,《主爱》已经被国内众多教会信徒传唱。这首赞美诗成为当时中国教会参与和缺席洛桑大会的见证。
据了解,洛桑大会安排第一天晚上为中国教会留出二十分钟时间分享、见证神在中国的作为。而中国牧者代表未能到达开普敦会场。灯光特别打在中国牧者空缺的座位上,整个会场响起《主爱在中国》——这本来是中国牧者原计划在大会中献唱的。
《主爱》作曲者董荣璨2013年5月以中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的身份来到中国,并接受福音时报采访,与国内弟兄姊妹分享这首赞美诗背后的一些故事,他同时见证这首歌曲的创作是“放下自己、为千千万万弟兄姊妹而作”的过程。
在与国内牧者联合创作《主爱》之前,远在美国的董荣璨从未与国内的牧者、信徒有过连接。当收到创作邀请并开始投入精力时之后才发现,这首赞美诗的作曲,要完全打破董荣璨作曲“古典、大气”的风格。
《主爱》不能走古典、大气的风格,并不是降低自身级别,而是考虑到国内教会的现实状况。董荣璨回忆说,与他交流创作的国内的牧者告知,这首赞美诗要求通俗,甚至不能用“过门”的要求来写,要让很多教会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都能唱。
不仅曲调通俗一些,还要融入众弟兄姊妹的朴实感情,《主爱》要在千千万万信徒中传唱。董荣璨对这首歌曲创作的理解有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音乐家作词作曲时,更多的是写自己,体现个人的感受。”他解释说。
诗歌内容跨度很大,从最初来中国传教的宣教士、到国内传道人的前仆后继;从西方传道人带着自己的家庭,甚至将热血撒在中国这片地土上,到国内传道人的被兴起和受迫害……时间跨度上,从1800年到1900年,到1950年,再到如今的21世纪……古老福音唱新歌。国内牧者花了三、四个月时间写出歌词,创作的过程中日日夜夜在思考。
董荣璨受邀为《主爱》作曲,负责与这位彼岸的作曲家沟通讨论的,是国内一个“连音乐都不懂”的牧者。董荣璨称:只有在主里面才会如此,我们可以共同讨论,因为这不是纯音乐的内容,而是属灵的诗歌。
董花了整整45天为《主爱》作曲。实际上,为该诗歌作曲者不在少数,且过几轮评选。第一轮有20多首作品被选上;第二轮评选结束后则剩下了两首候选曲,一是董弟兄作品,二是国内一知名基督徒音乐人的作品;最终经过教会的试唱,及众牧者的评选等程序,众牧者作词、董荣璨作曲的《主爱在中国》终于确定为洛桑大会中国主题歌。
董却不满足,继续修改歌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清楚记得,9月30号(洛桑大会开幕时间是10月25号)凌晨,他给国美牧者一封email:献上我的终稿,画上完美的句号。
“神给我一个感动,不仅要唱,还要做成光盘送给参加洛桑大会的其他两百多个国家的参会者,所以一定要录音。”董荣璨带着这个想法与国内牧者交流,当时国内已经处于十一长假。10月8号,终于有了录音,董荣璨加上伴奏,将《主爱》做成光盘。“结果国内牧者都没去成,这首歌却过去了。”董荣璨遗憾中也有激动,“当时如果没录音,连这首歌也不能在洛桑大会上播放了。”
如今《主爱》被广为传唱,回忆这首诗歌的创作过程,董荣璨仍然清晰记得过程中诸多细节。这首不符合这位作曲家风格的曲子,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放下自己,献上给主”。
《主爱在中国》
万古长夜盼基督来临
宝血涌流救赎恩情
福音西来 枯木逢春
舍己舍身舍家室
效主甘愿牺牲
神州荒凉赐二鱼五饼
百年恩典爱传四境
先知眼泪化城中角声
鞭我杀我无怨尤
效主饶恕悲悯
旷野田间听十架声音
城中街头敬拜身影
忍耐谦卑守候主圣名
受屈受辱受试炼
效主顺服父命
古老福音唱时代新歌
向罪而死向主而活
传扬基督圣灵引导
不离不弃不渝移
效主忠诚坚贞
(副歌)主爱在中国 点燃永恒的盼望
主爱在中国 兴起蒙恩忠贞的心
主爱在中国 携手亲爱的圣徒
在全地作证 主爱永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