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 阜阳颍泉区教堂的房产证
正午十二点,安徽阜阳市颍泉区,火辣的太阳把柏油路地面蒸到35℃,刚刚过了麦收,旁边的杨树没有一点儿精神。前方面临的是东西走向的“柳阴路”,左手牵着由北向南的“老泉河”,身后和右侧依傍着的,是越来越大的拆迁户安置区——颍泉区基督教堂在此经历了十年风雨。
屈保学和老伴儿住在礼拜堂一侧的一间平房里,房间和礼拜堂之间是一片小菜园。对他俩来说,这里已经成为了家,他在这里用心照料者。
从一片荒废地发展到全区的黄金地段,十年的风雨没有让这个教堂在此扎根太深。看顾也好,守护也罢,屈保学老人用心照料十年的教堂,没有房地产权证而“摇摇晃晃”。
虽然如此,信徒人数从几十人发展到三、四百位,基层教会义工培训也已结业了19期。
“我父亲是看守教堂的,我也是。”
回忆家族的信仰,屈保学老人非常兴奋。“当时我爷爷生病了,怎么也医不好,他要求我父亲去找当时在阜阳的外国传教士,并允诺:病若是好了,我们全家就会信耶稣,并且要建一座教堂。”
爷爷病没好,父亲没信主,直到家庭再次遭遇患难,父亲到处寻医问药、找人帮助,终于问到了传道士那里……老人一直很确信,“神没有忘记爷爷说的话。”后来,父亲开始加入基督教。当时有国外传教士在当地建立的教堂,父亲便在那里居住、看守。
“我父亲是看教堂的,我也是。”父亲过世后,屈保学继承了父亲的“使命”。不过十年前,他搬出了原来看守的教堂,和几位同工开始着手建造颍泉区基督教堂。
2002年,已经在颍泉县“三自”会任职的屈保学和他的同工们,以“颍泉区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的名义,从李庄自然村协商购买了这一片苇塘、窑厂荒废地,8.3亩,1.8万/亩。
“当时我们的法律意识也不强,经济也特别困难,办理房地产权证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估计要几十万。”其他同工回忆说,当时教会买地和建立教堂,就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开支了。这还多亏了香港一位杨牧师奉献了40万人民币,才建立了现在的教堂和培训中心。
没有房地产权证,教堂“摇摇晃晃”
屈保学和同工们翻出厚厚的一打文件。可见的文件显示,从2005年开始,颍泉区教会负责同工就在政府、宗教局、房产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之间奔波,为了能够得到房地产权证。
由于各种原因,到现在仍没有拿到。
这十年间,泉北也在一步步开发中。教堂放低产权证不仅没有办到,教堂用地却还在缩减:修柳阴路,占用教堂土地2.15亩;老泉河河道绿化,占用教堂土地1.85亩。
随着颍泉区当地的商业开发,原本荒废地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教堂占地面积一再缩减,信徒人数越来越多。
在社交网络上,网民调侃称颍泉区政府大楼如同白宫。地图上看,颍泉区基督教会距离“白宫”似的政府大楼直线距离仅约600米。十年前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荒废地,如今随着经济大开发,荒废地这一页历史早已翻过去了,临近的土地都有着利益不薄的开发潜力。
有关方面欲与教堂达成的协议是,教堂若同意搬迁,现有土地以3.8万/亩的价格出让,相关方面会给教堂另择他处建立一处全新的教堂,土地和建造费用几乎全免。
“但是我们教会的信徒都在这附近了,一旦搬迁估计就是更加偏远的地方,周围小区的信徒们,不见得会赶太远的路到那里参加聚会。”一位同工反应。
“我们的信徒都希望教堂能够保留不动。”一位同工在文件中翻出几页纸,上面写满了信徒的名字、摁的手印。数了数,一共427个名字。这是信徒自发征集而成的签名册。
“中央宗教政策提的多么鲜明,和谐社会提的多么响亮。”颍泉区教会向政府提交的“报告”中说。顺利拿到房地产权证,教会在此地得以保留和发展,是颍泉区教堂信徒们的心愿。
在颍泉区教会聚会的一位弟兄,自己创办了一家养老院。刚刚过去的主日恰逢父亲节,他在主日礼拜中证道,向会众分享如何赡养老人、身心灵方面关爱老人。“教会也会建立一个养老院……”教会的同工们正在计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