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2014亚洲减灾救灾国际研讨会于南京顺利举办

10月31日-11月1日,2014亚洲减灾救灾国际研讨会于南京顺利举办。由爱德基金会主办,南都公益基金会、腾讯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联合主办

此次研讨会,有来自国内以及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日本、德国、美国、瑞士等国的43家救灾机构,16家国内媒体代表,四川省、云南省的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及国内NGO代表近100人与会。

在过去15年里,中国平均每年有3亿人次受灾,造成2000亿的经济损失。对于社会组织,如何面对这些不断增多的挑战,如何更加重视灾后重建,如何在支持灾区时做到更加公平公正,以及如何促进减灾救灾中的政府协同、社会协作,这都是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挑战,值得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这成为了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动因。

研讨会上,部分讲员围绕“过去近30年中,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进行分享,如索科罗L·雷耶斯分享了“菲律宾减灾工作中的两性视角与妇女参与”,埃文·帕诺萨卡主讲“孟加拉CCDB经验分享:减灾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乔纳森·劳特主讲“亚洲灾害防范措施及减灾工作”,卡米拉·昂西分享了菲律宾Tsinoy社区灾害管理及社会发展工作的经验,奥斯提·波帕主讲“印度尼西亚GBKP在应对SINABUNG火山爆发灾害中的响应”,山口幸夫分享了“日本民间表演艺术在社区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除了减灾救灾,灾后重建也十分重要,社会组织在这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如新家增美分享了“日本灾后的农村社区发展工作”,爱德华·桑托斯主讲“菲律宾NCCP:以参与式灾害风险控制方法重建社区”,中华仁人家园赵秋婉分享了亚太地区灾后重建的经验等。

民间如何参与救灾,政府、社会组织及企业如何协作对于社会救灾工作的发展也息息相关。来自壹基金的相关人士分享了该基金会的救灾网络,其他人员的分享还涉及到了救灾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服务如益云地图如何打造技术救灾平台等。

在11月1日的闭幕式上,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项目管理中心主任何文在致辞中表示,灾害管理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概念,包括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重建,需要用一个“抗逆力”的视角去面对。此外,对于救灾,还需要与政府、企业等不同部门形成协作,并在此过程中尊重主体间的合作,采取系统化的救援行动。

他还提到了救灾过程中要遵循的如人道主义原则、发展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及尊重服务主体需求等原则,他希望致力于社会救灾工作的人能够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救灾上变得更加专业,不断促进民间社会组织灾害救援工作的开展。

鲁甸县政协副主席郑大琴还于闭幕式上发言,代表鲁甸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表达对爱德基金会、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机构的感谢,这些机构不仅在鲁甸地震发生后积极到灾区实施救援,部分机构还在长时间内参与灾后重建。郑副主席除了致谢,也呼吁社会对鲁甸震区的灾后重建工作给予更多关注。

11月2日上午,部分与会人员参观了爱德基金会总部、爱德国际仁谷颐养院,及致力于为智障人士提供职业培训和庇护性就业的爱德面包坊。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