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早期基督教教规是如何产生的?

教会的根基来自耶稣基督,自从他在十字架上做成了救恩的大工,并将传福音的大使命交给门徒们,教会就在真道上不断建立和发展,同时也受到了逼迫,在这个过程中,教会规章制度随之产生,它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郭峰牧师于321日在上海鸿恩堂分享了早期基督教的规章制度,他首先分享了教会规章制度产生的外部和内部原因,这就要从早期教会历史谈起。

主耶稣带来了救恩并将传福音的使命给了信徒。公元30年,在耶路撒冷正值五旬节那天,圣灵降临,门徒们被圣灵充满,开始讲方言、说预言,彼得的一场布道使三千人悔改信主,门徒们火热地传扬福音,不断有人加入教会。

在这之后,发生了几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首先,执事司提反被害。这源于耶路撒冷保守的犹太人,教会最初被建立的时候,被认为是犹太人地区的小团体,他们在主日的时候聚会。但没过多久,这种局面就被打破,因为犹太人视这些刚接受耶稣的人为大逆不道之人,所以司提反被害。从此,教会的中心从耶路撒冷出来,到了安提阿,这里不仅有犹太人还有外邦人,因着门徒的工作,许多外邦人也加入教会。在《使徒行传》中也记载,跟随耶稣的人被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

第二个事件是保罗归信:福音传向外邦。保罗原是一个犹太的知识分子,因着耶稣,他的生命被翻转,他由一个迫害基督徒的人成为跟随耶稣、带领人归主的人。保罗的工作与彼得等使徒相比,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他把福音从小亚细亚传到了欧洲,所以保罗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在保罗这一代人中,福音传遍地中海,连远处的西班牙都有人归信,教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世纪末,大约使徒约翰去世的时候,基督徒已经成为全罗马家喻户晓的宗教。

公元64-70年,发生了两个重要事件。首先,罗马帝国皇帝尼禄登基,他被称为在教会历史上首先一个对基督教不友好的皇帝,这来源于他对希腊文化狂热的追求。当时罗马的建筑原本是土木结构的,但尼禄热爱希腊文化,要将罗马式的城市改为希腊式的城市。不过,他没办法说服百姓将他们的私宅改建,所以他们拒绝这位皇帝的艺术爱好。这时尼禄想出一个荒唐的方法,一天晚上,他派仆役到一个他不喜欢的百姓聚居区放火,这差不多烧了三分之二个罗马城,因为罗马城的房屋是土木机构,容易烧着。这让他非常高兴,因为他仿佛看到了新的罗马即将诞生。但是,这位皇帝没听到百姓的哀苦和憎恨。后来他发现事情不妙,很多人对这事充满了埋怨,这时他担心了,要寻找替罪羊,因此放出风声,说是基督徒干的,这导致了基督徒的迫害。在这个时期,殉道的人有使徒彼得和保罗。彼得被倒钉十字架,保罗被砍头。教会遇到了罗马政府的逼迫,是很大的挑战,一直到四世纪初,教会遇到十次大逼迫,有很多人遇害。在罗马地底下,有与基督徒相关的地下墓窟,有学者研究过,如果将这些墓窟连接起来,有88公里。

另外一件事情是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只剩下圣殿西面墙垣的根基,这就是犹太人祷告的地方西墙,这对于基督教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在基督徒的心目中,觉得圣殿的被毁意味着基督徒必须脱离犹太人的传统,上帝通过这个表明律法的时代已经过去。

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即早期教会受到的内外挑战
1、犹化派的牵绊(希伯来书)
2、极端异端势力的搅扰
3、帝国政府的逼迫
4、社会公众的恶意重伤和攻击

教会为何受到罗马政府的逼迫呢?这是一个讲究法律的政府,对于宗教比较宽容,基本上不会刻意压制某种宗教,但基督教却成为罗马政府统治的例外。很多罗马君王非常有作为,为何要逼迫基督教?基督教是讲究爱的宗教,为何被误解和攻击呢?原因如下:
1、基督徒是“无神论者”,不奉罗马国家信仰
2、基督徒是“生活作风败坏者”,对弟兄姐妹团契的误解
3、基督徒是“食人肉者”,对圣餐的误解
4、基督徒是下层的“愚昧无知者”,提升女权反潮流
5、基督徒是“不称职的公民”,不参加对君王的崇拜
6、基督教义不合理性,“复活”“道成肉身”“童女生子”

罗马政府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基督教的教义听起来与希腊哲学听起来差不多,与其学习基督教的教义,不如学习希腊文化。

基督教的反击
1、向人介绍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并非见不得人

2、宣告基督徒的道德标准高于罗马社会标准
比如,当时罗马社会可以随意奸淫,很多女性怀孕后可以随意堕胎,但基督徒在这方面比较圣洁,因此成为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下的美好见证。

3、声称基督教义符合理性,有比希腊哲学更悠远的源头——旧约圣经。因此并非抄袭前者。
摩西是主前14世纪的人,那时希腊的文明还未充分建立,教会领袖用这个反驳希腊的知识分子,告诉他们基督教教义并非剽窃希腊文化,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根源。

4、基督徒是好公民
当时教会的领袖说基督徒也服兵役,是为了保家卫国,虽然不跪拜王,但是他们为王祷告。教会领袖试图告诉社会,基督徒有自己爱国的实践。

当时的罗马社会提出质疑,说基督教见不得人,你们弄的活动是喝人血吃人肉,这时基督教需要拿出观点和证据来反驳,证据就是规章制度。当时的教会遇到那么恶劣的社会处境,教会就必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要使教会的人成为精金,在那个困难的时代为主作见证的精兵。为了见证信仰,需要教会拿出一整套规章制度。这是建立规章制度的外在原因。

内在原因:早期教会制定教规的参考资料
当我们看圣经,会知道主耶稣的教训是具有原则性的,比如他把旧约的诫命归纳为两条,这是非常原则性的诫命。主耶稣的教训非常少的是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规定,如果查考圣经,基本上只有几节经文讲到具体的事情。因此,使徒及后使徒时代教会引用耶稣教训解决问题的例子屈指可数。

另外,在新约圣经里,保罗对主耶稣教训的引用也非常少,只见于《哥林多前书》710节和《马太福音》199节。使徒在新约圣经对耶稣教训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只有这两处。当我们看使徒书信,发现他们的教训可以拿来进行解决具体问题的信息也是非常少的。

使徒对建立教会具体规矩典章的贡献不大,只见于徒15:28。保罗认为,在很多事情上,不一定要形成统一意见,只要依照圣灵的引导,按着各人的恩赐,不必强求一律。

旧约的教训对于教规的制定也有影响。虽然旧约许多礼节条文已不合时宜,但也有许多规范人心、启迪道德的规条被认为是有永恒价值的。

此外,希腊伦理标准和当时当时社会的公序良俗对于教会规章制度的建立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希腊伦理的教育方法是:让人明白何谓美善、何谓罪恶(罗马书1:19-31);当时社会的传统对于教会也有影响,比如,保罗在圣经里提倡男子祈祷时头不应蒙着(林前111)。只是因为保罗看自己家乡大数的犹太人祈祷不蒙头,所以由此提议,事实上,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在祈祷时是蒙头的。

从这些可以看到当时教会建立规章制度的必要性。首先,主耶稣给人的是原则性的教导,使徒给基督徒生活的规范也只是寥寥数点,当时早期的教会有一个想法,认为需要有专门的典籍来规范基督徒的信仰,这是早期教会制定教规的原因。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