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少有人知道的历史:伯格理和邰慕廉曾于云南曲靖会泽建教会、办学校

提起伯格理牧师,很多人立马想到与之相关的“石门坎现象”、大花苗人、昭通、邰慕廉……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伯格理和邰慕廉牧师曾在云南曲靖会泽地区建立教堂、办学校和医院,为当地培养了很多人才。《云南基督教史》还记载,会泽是伯格理牧师所属循道公会的第一个传教站。

基督教于1883年传入云南,由英国牧师索理仁和一位姓樊的牧师从上海顺长江经四川重庆沿陆路至昭通。1885年,英国循道公会又派伯格理牧师、邰慕廉牧师和苏慕才女教师来昭通,他们都先在上海学好中国语言后才分到内地。伯格理牧师到昭通后即在彝族和苗族中传福音,并和邰慕廉同工,在昭通和会泽建教会、办学校,这在收录了伯格理牧师日记的著作《在未知的中国》一书中有记载。

据会泽东风小学(前身为兴华小学)原女校长钟毓兰所写文章《基督教在会泽办学的历史》透露,邰慕廉牧师于1886年到会泽,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到会泽后凭其渊博的学识结识了一些教育界人士,并为一些准备留日的公费生补习英语。

后经会泽教育界人士的介绍,在丰乐街以永租的形式向彭姓谋得一片民房,占地约三亩(今东风小学东面原城墙处)。以后昭通又派易理籓(英籍)、李约翰(华人举人)协助建造礼拜堂,礼拜堂是老式,中有隔板,男女分坐。教会的招牌是大英圣道公会。学校名为成都华西分校男女两级小学校,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不准缠足。

1934年建造了恩泽圣堂,学校改为“兴华小学”,统称英国循道公会,当时的教会可以说是最兴旺最繁荣的时期,有三方面原因:

  基督教会培养了很多人才,如梁发琪(其)牧师的六个儿子读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杨建烈牧师也有三个儿女大学毕业,晏煜昌的儿子晏德福,在美国获三个博士(化学、医学、哲学)头衔。罗述义是教会送往上海虹口盲哑学校学习,回来后在昆明为盲哑人的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

②社会的支持:邰慕廉牧师年老退修回国后在英国逝世,当消息传来时,会泽教育界人士聚集在会泽中学大礼堂,悬挂了他的遗像,进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追悼外国人恐怕是第一次,说明当时的社会是积极支持的。

  办慈善事业:开办小型医院。基督教的宗旨是,拯救人的灵魂;(办医院)再医治人的肉体。在礼拜堂右边两间平房每星期二、五开设门诊就诊人数不下一百人,当时都是免费,会泽医院的诞生起源于基督教会。

临近解放时有曾德华、罗定一、蒋世高等进步教师把教会办得很红火,政府部门有的领导还是从这个学校出去的。

1950年,教会告一段落,而学校还有一部分资金在昭通,因此政府委派钟毓兰出来要把学校办好,政府才接收。当时不但要完全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而且还要比别人更积极地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如扫盲、科学、文艺、抗美援朝宣传等,历经艰难把学校办好后交给了政府,并改名为东风小学。

钟毓兰于1934年春来到会泽教书,以往的外国牧师有邰慕廉牧师、马建中牧师和易理籓牧师,中国牧师有梁发琪(其)、吴旭初、王边成、梁小川。1934年时只有杨建烈牧师兼任校长,外国牧师顾维德的妻子开办了一间诊所,每日义诊不下百余人,由于杨建烈牧师的认真负责,在当时会泽的学校算是首屈一指,对于教会来说也算发展到了最高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