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首页>其他>正文>

“生命如圣火般燃烧”:合唱指挥“泰斗”马革顺的百年人生

中国合唱指挥“世纪泰斗”、教会圣乐教育家马革顺教授,于2015年12月19日凌晨在上海华山医院安息主怀,这个时间距离他101岁生日只有8天,距离圣诞节只有6天。去年的12月27日,百岁生日当天清晨,他还临窗引吭,唱了四首圣诞歌曲。

这位百岁老人身后的荣誉被多人熟知:比如,他是我国合唱指挥第一人,其著作《合唱学》被誉为合唱指挥界的《圣经》;他指导的上海市北中学合唱团,是国内唯一在金色大厅演唱过的合唱团;数年来荣获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萧友梅音乐教育建设奖、中国文联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

在这里,编者主要想回顾他对于教会圣乐界的贡献,马老曾说:“我一直有两个心愿,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圣乐——为教会工作。天父也安排了各种机会给我,让我可以为教会做贡献,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

1914年12月27日,马革顺出生于南京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沉浸于教会诗班的赞美声中,其父马兆瑞是牧师,当时筹资创办了孤儿院,在管理、经营方面表现出他的才能。马牧师一心要培养长子马革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没料到马革顺在教堂的童年已经为他奠定了音乐之路的基础。

1933年,20岁的马革顺高中毕业,顺利通过了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的考试,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他也一生铭记了当时对父亲的承诺——毕生都为教会音乐做贡献。

1937年,马革顺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毕业,时值抗战爆发,他的父亲带着一家逃到西安,马革顺入西北音乐学院任教,到西安不久就一头扎入民间合唱工作。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国土沦丧,他和许多人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他指挥学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时自己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抗战的歌曲,用音乐为民族的抗战服务。建国后,一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历史纪录片中,曾有马革顺在街头指挥青年演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镜头。

早年的理论积累和大量实践让马革顺成了一个兼通合唱指挥、伴奏、作曲的多面手,但他并不满足。抗战结束后,马革顺赴美求学。他先在西南音乐学院拿下硕士学位,后又来到以合唱权威著称的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在那里,马革顺不但在专业学习上真正大开眼界,还曾作为校合唱团成员在卡内基音乐厅与指挥大师布鲁诺.瓦尔特及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马勒《第二交响曲》――没有第二个中国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马革顺就像其他许多老一代归国知识分子一样,也没能逃过历次政治运动。肃反时被隔离审查,反右时被戴上帽子,“文革”时又受到冲击,身为基督徒的马革顺始终豁达、乐观。他说,“在苦难中我们会记得‘欢乐颂’(赞美诗)。”林玉解牧师在回忆马革顺教授的“文革”经历时曾写道:“很多人在经历这样的遭遇后,会把那种经历变成生命中一种怨恨或苦毒的情绪。但马教授不是这样,经历文革的磨难之后,他没有让怨恨留在他的心中,就像当年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一样,他们从烈火的窑中走出之后,身上没有一丝‘火燎的气味’,马教授也是这样,他常说,是因为天父的保守,他才能走到今天,他将今天的这一切成果都视为天父的恩典。”

也正在艰难时期,通过大量比较研究,马革顺找到了真正适合中国人的合唱方法,并写出了日后被奉为经典的专著《合唱学》。马革顺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1956年调到上海音乐学院筹建指挥系。当时苏联专家建议马革顺写一本适合中国的合唱学讲义。

《合唱学》的雏形是马革顺1956年首次在上音开课的讲义,当时他手头拥有的参考资料只有来自苏联的两页教学大纲。马革顺用了整整7年边上课边修订,在通过对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汉语系几种语言的比较以及对中国戏曲的长期研究后,马革顺找到了适合中国人演唱的方法,1963年,他终于写出了中国的第一本《合唱学》著作。至今,《合唱学》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马革顺都仔细地修订,以使之更趋完善。由于马革顺对中国合唱指挥的贡献,他留学的母校―――美国威斯敏思特合唱学院于1989年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

解放初,马革顺负责上海教会联合诗班的排练和指挥,当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练亨德尔的《弥赛亚》有些单调时,就萌生了排练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一类的作品,但又感到这类作品难度较大,不易排练。由此,马革顺计划创作一部适合中国人演唱的圣诞大合唱。1953年春天,马革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开始创作《受膏者》。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于1954年春天写成,并于当年10月由中华浸会书局出版。《受膏者》分两个部分,由12首歌曲组成:第一部分为“预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为“成就”,共6首歌曲。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尔堂(今沐恩堂)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受膏者》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曾被批判为“大毒草”,但却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外广为传唱,有些音乐学院还将此作品用作声乐理论研究的样本。改革开放后,全国基督教两会再版了《受膏者》,并录制了录音带(后来也制作了CD),这部作品再次开始在各地教会的圣诗班传唱。马革顺曾在95岁生日当天,亲自指挥了这部创作跨半个世纪的圣诞大合唱,整整四十五分钟。

在自传《生命如生活般燃烧》中,马革顺这样说,“他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发挥余热”,这使人联想到将要燃尽的蜡烛。他最喜欢的是奥运会的圣火,只要人活着,就应该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熊熊燃烧。”

他一直记得为教会圣乐做贡献的心愿。

据华东神学院林玉解牧师介绍,20世纪80年代,华东神学院开办不久,马革顺就向当时的院领导提出开办圣乐专业的设想。由于当时条件不具备,这个想法未能实现。一直到2005年,神学院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开办圣乐专业,马教授一如既往地关心这个专业。在圣乐科创办之初,马教授对于圣乐科课程设置提供宝贵意见,并且为圣乐专业的教学推荐多位优秀教师,他自己也在耋耄之年热情投入到圣乐教学之中。

马教授对于圣乐的理念也影响着很多人,这位圣乐家认为,“只见耶稣,不见其余”是圣乐侍奉者应该追求的境地,圣乐侍奉是一种谦卑自己,隐藏自我、高举基督的侍奉。“圣诗就是圣诗,圣经中彼得在山上看到耶稣、摩西、以利亚。他很高兴,说要搭三座棚子。但云彩过去,不见一人,只见耶稣。‘不见一人,只见耶稣。’这就是天父喜欢的方向,赞美诗应该有这种方向。”在接受福音时报同工采访时,他曾说。

2009年,他受邀于北京市基督教朝阳堂进行讲座时,谈到了何为“真正的崇拜”,马老认为,崇拜不同于弟兄会、布道会。真正的崇拜是每个人把身、心像无瑕疵的羔羊一样奉献给神,而唱诗班是崇拜中的半个牧师,把自己作为馨香美好的祭物献上给神,让会众跟你产生共鸣,更好的接受牧师的讲道。唱诗班的作用是帮助牧师把信息歌唱出去。

林牧师还回忆,“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是马教授圣乐合唱方法的核心内容。在马教授的课上,属灵的劝勉、合唱的指导、圣诗的排练总是融合在一起。在排练合唱时,他要求学生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14:15)。“用悟性歌唱”指的是如何运动合唱的技巧,将圣乐的艺术性表现出来。在圣乐合唱技巧方面,马教授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的《合唱学新编》对于合唱的协调、均衡、色调、咬字吐字等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加上他70多年从事合唱指挥的教学,因此可以说他对合唱指挥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课上,马教授也很强调学生要“用灵歌唱”,要将圣诗的灵性的意义表现出来。他认为,唱圣诗首先要读圣诗的内容,明白该圣诗所承载的属灵意义。在合唱圣诗时,除了注意其合唱的要素之外,还要注重对歌词内涵的表达;在合唱色调的处理上,既要考虑旋律的因素,也要考虑歌词的内涵,如此,才能将圣诗唱好,使听的人受感动。

这位老教授在圣乐教学中认真、负责、热情洋溢的态度也给林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在博文中写道:“记得那次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位老师从考场里出来对我说:‘玉解,你要赶快把马教授劝回家,我今年七十多岁都感觉到疲倦,老教授今年90多岁,这一天下来,可不是开玩笑的哦!’于是我去问马教授要不要休息,他回答说‘“我不累,你们让我坐沙发已经是特别优待了,时间很紧,继续考试。’那次的考生有130多位,从早晨9点一直考到晚上6点多,等考试结束后,大家用过晚餐已经是八点多了。神学院的校车将他从青浦送到市区,他到家的时候,想必都快接近晚上十点钟。他的这种忘我的奉献精神真是令我感动。”

马老为人谦卑,据说,马老最喜欢的一首歌是《雪花》,他曾说:“我喜欢雪花的品格,下雨声哗啦啦,大家都听得到;下雪则悄然无声,默默无闻,不张扬,不自夸。大雪无痕,飘飘洒洒覆盖大地,融化了自己,滋润了禾苗,这是一种奉献,不求回报的奉献。”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