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首页>其他>正文>

【特写】访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苦难历史中人道主义精神的见证(一)

二战期间,来沪避难的欧洲犹太人大约有3万人左右,这个数字超过了当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和南非五个国家收留的犹太难民的总和。这段历史不但没被忘记,还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忆起。

“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走过位于上海虹口区提篮桥的犹太难民纪念馆,让笔者想起的竟然是《上海1943》里面的这几句歌词,尽管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与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主题风马牛不相及,但“老街坊小弄堂”和“回头看的片段有一些风霜”等词句总能将人带入同样的情境和思绪里。

犹太难民纪念馆是犹太摩西会堂旧址,坐落于长阳路62号,其主体建筑为三层青砖墙面、水平向带状红砖作为装饰,十分古朴,但它却成为了承载着厚重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上海方舟”,见证了艰难困苦中任何罪恶都不能毁灭的真善美。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

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周末的时光闲散而自由,笔者和友人走进犹太难民纪念馆,立时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讲解员首先介绍了犹太人与上海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犹太人大规模迁徙到上海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在1840年,即鸦片战争之后,一批非常富有的犹太人从孟买、印度、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到上海经商,进行房地产和国际贸易等行为,并很快在上海成为了富有的人。当时在上海有三大家族,叫做沙逊、哈同和嘉道理,外滩的和平饭店的原名叫做沙逊大厦,就是当年沙逊家族的私产,为上海当时最高的一栋建筑。哈同家族最为出名的是一个叫做哈同花园的地方,即现在上海展览中心所在地,但也只有当年哈同花园一半的面积而已。嘉道理家族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很多犹太难民上的都是嘉道理学校,这个家族后期迁到了香港,并和中国政府进行了大亚湾核电站的项目,和整个国内、包括上海都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批叫做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即所谓的俄国犹太人。当年,这批犹太人由于俄国境内有非常严重的反犹浪潮和内战,因此通过中东铁路逃难到了东北哈尔滨等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之后,他们继续南下到了上海。这一批不像第一批那么富裕,他们就是一些中产阶级,摩西会堂是由第二批犹太人建造的。整个摩西会堂是在1927年建造的,外墙是于2007年由虹口区政府重新修缮的。

犹太难民纪念馆内的名单墙与第三批来沪犹太人有关,1937-1941年间,从纳粹统治下的欧洲逃到了上海,共有两万多名,其中有一万多名居住在上海虹口。1943年,日军在虹口建立了隔离区,以摩西会堂为中心,方圆1.5-1.9平方千米的地方,其中有14000多名犹太人居住在那里。

穿过入口处的栅栏铁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座由六个人组成的铜色雕像,其设计理念借用“six of sixmillion”(六百万中的六个),将上海的拯救与纳粹在欧洲的大屠杀相联系,刻画了六位犹太难民的形象:正统的犹太教徒、老年犹太妇女、中年男子和儿童以及青年男女,分别代表信仰、苦难和爱、坚定和未来、光明和希望。

雕像连接着一长幅古铜色的墙壁,上面满满地镌刻着上万个犹太难民的名字,这就是由旅美中国艺术家何宁设计的“上海名单墙”,用26块铜版雕刻蚀刻文字,加上雕塑共长37米,宽2.5米,是全球唯一一个以拯救为主题的幸存者名单纪念墙,那是二战结束之后,曾在虹口隔离区居住过的犹太难民幸存者的名字,名单墙的背景是若隐若现的犹太难民形象、海水和海鸟,名单墙的尾饰则是代表犹太民族的《妥拉》经卷匣子上的护盾和代表上海的白玉兰花,象征着上海和犹太难民之间的感情。

讲解员还介绍了为何名单墙没选用黑色大理石而是用铜版记录犹太难民的名字,“因为我们觉得这扇墙是一扇充满着生的希望和喜乐的墙。”墙上的10个小铜版记录了犹太难民从在欧洲申请签证,安定在上海,回到欧洲以及重新回到上海之后的想法。整个纪念馆周围的老旧的房子是当年犹太难民与上海居民混住的区域。

其中一块小版记录的是著名的犹太画家彼得•马克斯对于当年上海时光的回忆,那时,一位年轻女士开启了他绘画的兴趣,之后他成为了全美著名的画家。当他再回到上海想寻找这位女士时,却没有找到。小版上刻着:“善良、田梅、温柔,总是微笑着,总是拥抱我,就像是一个大姐姐。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但是我忘记了,好像是叫‘云葆’?她几乎每天都来。她教我画画的技巧,但最重要的是她开发了我对艺术的爱。你知道吗,真实令人难以置信,我现在是全美国最出名的画家了。”

另外一块版记录了当年虹口隔都的事情,当时负责的日本长官叫合屋,当着小女孩的面割作为犹太拉比的父亲的胡子(胡子对于拉比有神圣含义),合屋长官是故意做出这种带有羞辱性质的事情来的。

在日军建立虹口隔都之后,他们找了三个犹太小女孩来记录犹太难民的名字,用打字机打下来。这三个小女孩非常聪明,想着为何日本人要犹太难民的名单,是不是想做不好的事情,她们就故意打错和遗漏了很多名字。其中一个女孩的名字叫索尼娅,二战结束之后回到德国成为了一个学者,上海这边也是和她联系,才拿到了名单。此外,上海这边也从以色列和美国的大学收集到了很多名字,经过核查,理出了目前统计到的13732个名字,但这并非完整的,所以墙的最后面留了一块空白处,希望将来能有更多幸存者添加上去。

纪念墙的对面,就是摩西会堂,是一座犹太风格明显的三层建筑:尖顶、山字形入口、石拱门廊、旁边配之红黑色砖块相间砌成的外廊。上面的大卫星十分醒目,代表犹太教和以色列。

据讲解员介绍,当时犹太人在聚会时,男人会聚集在一楼祷告,二楼则留给女士和小孩。建造会堂的正统犹太人们认为,男士在祷告时会容易被女士和小孩分心,因此要分开来。所以女士和小孩是通过外面的楼梯直接上到二楼,不会进入到一楼。

进入到摩西会堂后会发现,在里面是面向西方,与中国人传统的坐北朝南不同。原因是西方是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的方向,所以无论他们在哪里,都要面向这个方向祷告。

摩西会堂旁是大西洋咖啡厅。纪念馆对面还有白马咖啡馆,它原本是维也纳的咖啡馆的名字,当年犹太人逃难到上海之后非常怀念在维也纳和平安逸的生活,所以选择在虹口隔都建立了白马咖啡馆,现在的建筑为迁址重建。大西洋咖啡厅由三家店组成,每个招牌显示着不同的店,这个地方也被称为“小维也纳”,这三家店本在街边,后来政府在拆迁的时候将依然清晰可见的招牌挪进了纪念馆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其夫人曾在该纪念咖啡厅落成时参与了剪彩活动,这位总理说这是他做过的最奇怪的一次剪彩,竟然是在那么小的咖啡厅里进行的。

咖啡厅的墙上还贴着很多照片,展现当年热闹的小维也纳街景,商店名多是德文招牌。当时,在艰难时期,犹太人甚至买不起一杯咖啡,但是有的人也会点一杯白水,装作自己在喝咖啡和享受午后生活,非常有趣。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