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死亡的意义——如何面对死亡?

在菲律宾,一个小男孩趴在妈妈的棺材上与妈妈告别,小男孩阿姨拍下的他与妈妈最后的合照。

阿姨在脸书上写下一段令人心碎的话语:“看着孩子自己搬来凳子,爬上去伏在棺材上,想再次和妈妈拥抱。孩子问:为什么妈妈不能再陪我睡觉?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我想孩子可能知道妈妈不能再陪他了,但他仍不能理解死亡的意义。”

何为死亡?

死亡对于传统社会是一种禁忌,但是,生命的本质就是有生有死,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死亡这个话题有很多人不愿提及,但是每个人都是要去面对的。

在圣经里面,死亡不单单是身体的死亡,还有灵性的死亡,就是活在罪中与神隔绝(弗2:1),以及永远的死亡,就是下地狱,这几重加起来才是死亡的全部含义。身体的死亡是每天都发生的事实,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经历着身体的死亡,这世界上有许多不平等的事情,而死亡是待每个人皆平等。学生毕业了,都进工厂,但最终都要到一个厂报道——火葬场。

身体死亡是人的物质部分,失去生命力,人的非物质部分灵魂从身体里面出来,与身体分离,而人的物质的身体是从土而出,因而又受化学规律的控制,从而归回尘土,这为身体的死亡。而身体与灵魂的离开,并非是完全消灭了,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像有些人说的“人死如灯灭”。因他的灵魂或去阴间,或去乐园,等候末日之复活,以及复活后的审判(启20:11-15;林前15)。

无神论者以及新神学派人认为死亡是人一种自然现象,生死乃是常见的规律、正常的事情,不足为怪,无须称奇,乃很自然,甚至也有人认为人的里面一生下来就有死亡因子,直到那因子慢慢长大,夺去人的生命,此种道理实属谬论。神在圣经中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人死亡乃是因着人的罪恶,罪恶的工价乃是死,死是人犯罪之工价与结果,罪的长成便是死,罪的果子便是死(罗6:23)。作为罪奴的人本身无法挣脱死亡的束缚、捆绑与挟制,而神自己为被罪与死所抓住的人开辟了一条道路,那就是神藉耶稣基督打败了死亡,战胜了人类不能克服的仇敌,神借着耶稣的死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释放每个他自己所拣选的人,从罪与死亡权下出来。

世人对死亡的态度是惧怕与厌恶。像我们华人经常用驾鹤西去、升天、驾崩等好听的词来代替死亡。感谢主,基督徒不会惧怕死亡。因为基督徒知道这个世界只不过是暂时的,人在世上只不过是客旅、是寄居的!我们永远的归宿是在那美好的天家。基督徒不是死了,而是“睡了”!睡了的人,将来必要复活,所以我们是有盼望的。

死亡的意义

对圣徒来说,死亡也不是信徒入天堂之必需条件,因为有人活着被提;对圣徒来说,死亡也不能说是脱离疾病、痛苦与罪恶的方法。那么,死亡到底对信徒之意义是什么呢?

一、死亡本身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与不幸的事,但在神的计划中,神可以藉此,带来圣徒的自卑、悔改与对神真实的盼望与信靠,使圣徒与罪彻底的断决,在清洁中见主。

二、“死亡”有时也是神对一些圣徒的惩治,一让他们先被惩治,将来就不必和世人一同定罪。

三、我们的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必朽坏的身体不能承受不朽坏的,在基督再临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主收纳我们的灵魂进入他的同在的乐园里,而这血肉这体神让我们留下,直到他再临时,他再让我们的身体复活且改变成不朽坏的荣耀之形体,这已被罪污染的必死的身体必须脱下(林前15:50-54)。

四、信徒的身体在基督再来之前,仍要经历死亡,是神自己所做的决定,让其先死去,然后在主的时间里,再经历复活进入荣耀,正如保罗所言:“无知的人哪!你所种的若不死就不能生。”神这样决定自有他的美意,我们虽理解得不是很完全,但是这并没有大碍,等到见主时就都明白了。

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近年来,地震、瘟疫、洪水,无数的灾难一个接着一个,一次次冲击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作为父母,大人们如何与孩子沟通“死亡”的话题?有这样一件事情:儿子听完“小美人鱼”的故事后,问我:“妈妈,美人鱼变成泡泡是不是就死了?”我回答:“是。”他追问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死呢?”在听到我的回答又为“是。”时,他大哭起来:“不行,不要你们死。”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个很严肃很沉重的话题,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跟孩子谈论什么是死亡。可是孩子一天天长大,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当家里的年长的亲人离开人世时,孩子还是要遇到死亡。那么如何跟孩子谈死亡呢?大多数家长是用回避的方式来跟孩子谈论死亡。

我们看一下国外是怎么做的,在欧美很多国家已经将“死亡教育”引进课堂。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到1976年,已经有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的课程。在“死亡”课上,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

在英国,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1988年出台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就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

在德国,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出版了专业教材,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面对死亡。

在我们国家,“死亡教育”似乎尚未走进课堂,对于“死亡”的教育,全靠爹妈,甚至很多人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一直到老都不能明白死亡的意义。

非基督徒的死是没有指望的死去,死而灭亡;基督徒的死是有指望的睡了,死是等候复活,像种子种下去是指望生出更美的子粒。所以“有指望”跟“没有指望”是基督徒跟世人的分别。这指望不但叫我们在平安喜乐的境遇中显出与世人的不同,也在遭遇苦难损失时显出不同;不但在“活”的方面跟世人有分别,也在“死”的方面跟世人有分别。德国著名作家费希特死时葬礼十分隆重,但墓碑只刻两字“剧终”。所以,死亡决不是结束,而是更美的开始。保罗说他不但天天为主而活,也是天天为主而死。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因着主耶稣的十字架,不知有多少人投降了,实在死的力量比活的力量更大,在每个时代中,都有人为主流了血、殉了道。他们不是死了而是种在那里,不久的将来,要有无数的生命,因着他们的死而生长起来。有多少爱主的人不但甘心为主而活,也羡慕为主受苦,为主受逼迫,甚至为主舍命,他们的心志到了这种地步,生就不断的从他发动,死比活更为宝贵。所以,在主再来以前,圣徒不但应有一个心志为主而活,更当有一个心志为主而死,肯为主死的人,才能为主活的更好,有了不怕死的心志,才能在这条十字架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坚定!

(作者系河南平顶山一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