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苗族村中别具风情的基督教堂
苗族基督教历史
1.基督教循道公会--内地会
自立会到安息日会在滇中苗族地区的建立:
发生于龙年(1 9 0 4年),基督教循道公会的英籍传教士博格里,在滇黔交界威宁县石门坎苗族地区建立传教点后,循道公会通过建教堂、学校、办医院,很快唤醒了世代为牛为马的苗民信教的狂热现象,并传向四方。
l 9 0 5年,滇中武定县洒普山苗族,有人得知石门坎教会建医院,能治疗麻疯病,从而前往石门坎求医遇到传教上。这以后,博格理与内地会澳大利亚籍传教士郭秀峰来滇中苗族地区进行了考察,由郭秀峰在洒普山兴建教堂传教。
l 9 2 0年前后,武定洒普山已成为内地会总堂,分设有嵩明的牧羊、寻甸的新哨、大水井等分堂。
l 9 2 0年,由于寻甸县新哨教堂的外国会教士被人抓走,以及受郭秀峰排斥等原因,附近大水井教堂和学校又无教师的情况下,当地请来贵州省威宁县长海子人,循道公会传道员兼教师韩杰来办学。(韩杰,字万选,l 8 9 4—1 9 6 0,l 9 l 1年高小毕业于石门坎光华小学,同年被分配来寻甸六音堂。l 9 l 5年又调至彝良青树林,l 9 l 0年再调回寻甸新哨任教)
l 9 2 4年,又请来富民县柿花箐「王有道」及新啃传道员「张怡福」,共同在大水井教堂及教会学校任教。后来,韩、王、张三人由于在坚持办学和办教会等方面与郭秀峰发生分歧,便于当年带领大水井信徒建立了一个教派组织『爱救会』后更名为『中华基督教自立会』,会长韩杰,副会长张怡福,教员王有道。
l 9 2 7年,『自立会』在维持教会和学校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而自行解散,王有道回柿花箐继续任教。
为继续创办学校,韩杰辗转富民,罗茨到达富民县石板沟马房袁家村,在族人支持下继续办学。为印刷学生书籍,苗文诗歌,韩杰步行到昆明找自立会谢牧师请求帮助印刷。谢因资金缺乏,又介绍韩杰到圆通西巷安息日会米迩乐和怀德处(此系l 9 2 6由重庆华西联合会派美籍传教士「米迩乐」和「怀德」两家同中国传教士冯德胜一家,从重庆出发,经历四十余天到达昆明建云南区会)米、乐两传教士以加入安息会作为帮助印刷苗文诗歌为条件,让韩杰参加了正在举办的查经信教班,从此韩杰成为安息日会传入苗族地区中较早的人。
查经班有冯德胜夫妇,胡克昌,刘恒一,沈师母,郭本忠,彝族能大德、罗国义;苗族龙昌德、韩杰等。查经班经三个月学习后作了分配:刘恒一到大理,丽江;冯德胜夫妇到寻甸大水井;胡克昌和沈师母在昆明;罗国义到新平;项从光到富民者北马场;龙昌德到罗茨红土山;能大德回明朗;韩杰回富民。韩杰回到石板沟马房袁家村后,正式开办学校并建立了安息日会苗族地区第一个传教点。
l 9 2 8年6月,在族内兄弟帮助下,举家从寻甸大水井来此地办学。后来韩杰根据村旁有一塘清泉明亮的流水长年不断,便将马房袁家村改名为『大龙潭』。
2.安息日会重视培养苗族人才
大龙潭教堂和学校建成后,学生日渐增多,加之武定、罗茨等苗族地区一些苗族农民,因被恶势力敲诈勒索,抓兵或蒙受冤屈等,前来大龙潭求助于韩杰代书写公函呈文申冤讼诉到宫府而得到解决。因此一时名扬四方,不少苗族便信奉了安息日会。武定县九厂、大平子、松包林、罗茨红土山、尖山、禄丰县天心堂等地,陆续建成安息日会教堂和学校。这以后,安息日会积极热心培养苗族人才。
l 9 3 0年安息日会云南区会租到圆通西巷黄斐章的后院为会址,并在此地开办了一个高小班,请郑夫庸为教师,收取城内四个信徒子弟以及彝族能大德、苗族韩兴德、韩兴才共七人为学生,进行两年高小班学习毕业。
l 9 3 2年5月2 1日,郑夫庸带领此七人由昆明出发,步行经东川、昭通、盐津到叙府,改乘船到重庆,再沿嘉陵江而上到达柏溪松堡的川康黔滇西南联合会开办的厂华西三育研究社,工读中学。同年云南区会正式买到北门街86号作为会址,并新建住房及大礼堂,又请来陈健文老师,继续开办一个高小班,苗族地区有大龙潭送来的学生张宗杰、袁德先、张德英、袁开道、潘富成、潘光德等。
l 9 3 3年,云南区会决定,由韩杰和龙昌德参加上海总会在南京桥头镇举办的暑期教员训练班学习。4月2 0日,二人由昆明出发乘火车经『法属安南』(今越南)海防,再乘轮船过香港到上海转至南京,经三个月学习取得教师合格证而回。
l 9 3 7年7月,韩兴德,韩兴才由『重庆三育研究社』初中毕业回到昆明,参加了云南区会举办的暑期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分配了学员的任教地点:韩兴才、潘福成到大龙潭高小,马武到富民马场初小,张德英到罗茨红土山初小,韩德先到武定大平子初小,潘光德到禄劝羊槽初小;项从光到武定迤南厂初小,龙昌德和张开慧到大松园高小,朱子明到寻甸西波田任初小教师,礼兴任传道员,龙顺明任松包林,大平子的传道员;马英和潘耀德到滇顺宁;张新民和张怡福到文山麻栗坡苗族地区去开展工作;韩杰翻译教会书籍教规教义;决定张宗杰又到『重庆华西三育研究社』去工读。
l 9 3 8年和l 9 4 0年,云南区会分别选派苗族教师韩兴德和彝族教师能大德先后到『香港中华三育神学院』深造,读完两年高中师范科。
3. 安息会在滇中苗族地区的大龙漳小学
l 9 3 4年3月,大龙潭村不慎失火,全村及学校一时之间化为灰烬,这对于大龙潭安息日会是一次很大的打击和考验。经过韩杰多处求援和各方大力支持,安息日会经一年多努力,在原村东面新盖大礼堂瓦房一栋,学校楼房三间,学生宿舍和厨房各两间。
l 9 3 6年,『大龙潭神学社』复课,消息传出后,一时间学生达七、八十人。其中:顺宁苗族来了四个学生,罗茨碧城,窝朵朵和北厂来了三个汉族学生,富民罗冕糯支彝族来了五、六个学生,寻甸万旦来了张文学等苗族学生。
l 9 3 7年初,韩杰选派并亲自带领大龙潭小学五、六年级年龄较大的学生,徒步参观了『昆明长坡蚕桑烤烟改进所』。回来后韩杰为大龙潭小学向政府申请立案纳入管辖,因而受到云南区会的非难,被撤去教师职务、停发了工资及办学经费。但韩杰毅然坚持办教育,并带领学生开荒种地,增加收入补助学校和学生的困难。
l 9 3 9年夏,云南区会不得不收回前令,要求韩杰返回安息日会。但他提出:『大龙潭小学』对政府用『私立时雨小学』之称,对教会则用『大龙潭儿童生活团』之名,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国家建立的学校继续升造等作为返回条件。于是区会只得应允。后来政府给学校发了校牌,正式接收了『大龙潭小学』。
l 9 4 0年,『富民县教育局』举办教员暑期训练班,由大龙潭小学派出韩兴才、韩兴智参加,在会考中,大龙潭小学教师获个人成绩第一名。第二年在举行的『富民县学生运动会』上,大龙潭小学代表队,竞赛成绩优异、荣获:『民族之光』的奖旗。
l 9 4 3年春,韩杰在大龙潭小学主持举行滇中苗族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内地会,自立会和安息日会30多所小学的1,200余名师生参加运动会。每个代表队都有军号手2人奏号为前导,齐步入场,东道主小学也吹起军号、乐号列队迎接。开幕式上30余对军号齐奏当时的敬礼号,了亮的号声在石板沟地区方圆数十里的上空回荡,使得主席台上安息日会云南区会的外籍牧师赞叹不已。
l 9 4 6年3月大龙潭小学地位升格,『大龙潭儿童生活团』更名为『滇中区儿童生活团』,辖富民县马场,武定县大坪子、松包林初级小学;禄劝县大松园初高级小学和六块、羊糟初小;罗茨红土山、禄丰天心堂、尖山三个初小及寻甸西波田初小等。每年年末皆集中于大龙潭或昆明北门街区会内培训。至此,安息日会在苗族地区发展教育之鼎盛时期。
从l 9 2 8年到l 9 5 2年,大龙潭小学经历了24个不寻常的年头,共开办了十一届,后由富民县人民政府接收。
l 9 5 3年被命名为『富民县第四中心小学』。这样,安息日会在苗族地区大龙潭创办的小学,到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4.安息日会在滇中苗族地区创办教育
l 9 3 0年以后,安息日会在滇中一些苗族地区的教会及学校,尤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由于区会不断地扩大,到l 9 4 6年,云南区会把全区分为四个区,即:
一 昆明区。辖昆明、象石、花鱼沟、石屏四个教会,由冯德胜牧师负责。
二 墨江区,由贺爱敦牧师负责。
三 贵州毕节区,胡本真牧师负责。
四 滇中区。
l 9 4 6—l 9 5 0年间,因缺少牧师,暂委托韩兴才为区会代领员代理。
l 9 5 1年,上海总会陈民牧师来滇与葛肇谅、冯德胜三位牧师,在昆明区会内为韩兴德按立为滇中区牧师,并决定张宗杰为滇中区会计,负责滇中教会工作。
该区下设四个小联区,即:
1.小乐泉(大龙潭)南关区。韩兴才为区助理员,设初、高级小学,由陆彬荣和潘光明任教。辖马场初小,马世明任教;松包林初小,韩快明任教;丰糟初小龙文光任教;大平子初小王财富任教,尖山初小韩俊明任教。
2.大风丫口联区。韩德先为区助理员。辖天心堂初小,龙志英任教;大风丫口初小张有智任教;石冠山初小潘学德任教;红土山初小潘文亮任教。
3.大松园联区。龙昌德为区助理员,设初高级小学,由龙荣光和潘志城任教,辖大坪地初小马忠仁任教;芹菜塘初小张开慧任教;三锅厂初小王德安任教;六块初小教师一人(姓名不详)。
4.西波田联区。王礼兴为区助理员,初小由杨德华任教。辖三哨初小马武任教;则鲁初小张文学任教。
滇中苗族地区共计十八个数会都设有初小,其中完小两个,教师兼传道员计22人,学生500余人。滇中区教友(信徒)共计l,500余人。
5.云南三育研究社与笛文印刷
1 9 4 2年,云南区会在长坡新庄租得李芬七、八间旧房,创建了『云南三育研究社』,实行工读制,所谓『三育』即灵育、智育和德育。以教会教规教义及其历史为灵育;以国家出版的教科书,文化知识为智育;体育设农场、缝纫、奶场和印刷四个生产部门。校务管理由社长(校长)能大德,教务主任韩兴德,事务主任胡本真,印刷部主任张宗杰负责。教师有冯德胜夫妇等。
1 9 4 5年秋,学校租房期满,该社临时迁回昆明北门街联会内。
1 9 4 6年,云南区会买到安宁象石村已停办的『中央电工器材厂』部份厂房,学校又迁入此地继续开办。
l 9 5 0年初,因学校所在地需改建为化工厂,学校又迁至安宁县始甸村。
l 9 5 2年7月再次迁回昆明北门街云南区会内,l 0月间由省教育厅正式接收了『云南三育研究社』。
『云南三育研究社』办学期间,前后调进学校的负责人有:由成都来的吕守道任过社长,教务长有张惠安、邵贡三担任过,英文教师菲律宾华侨陈守道任过实业部(事务)主任,韩兴才,任过训育主任,韩兴智任过印刷部主任等。担任过教师的有冯茂昭、王仰之、刘佩芬、韩杰、何品彰、冯崇贞、邵贡三夫妇、韩兴才、胡月娥、黄恩德等。
学校属初中学校,附设小学部,正常学生一百多人,学生分别来自滇中的武定、禄劝,富民、寻甸、罗茨、禄丰等县及大理、墨江、顺宁和贵州毕节等,另外昆明,安宁象石周围的一些村寨也有学生就读。学生中有汉、苗、彝、卡佤、景颇、哈尼等民族。在半工半读中,奶场饲养奶羊挤奶向安宁和昆明出售;缝纫使用昆明宝善街胜家服装店经理菜珥璋、菜宝兴兄弟向学校捐赠的缝纫机十五架,曾聘请了浙江籍剪裁师傅蒋国铺传授剪裁技术,向外接纳布料加工成衣,后缝纫机增至二十六部;农场还扩大栽种果木和计划开工采石;印刷方面使用二号、三号圆盘机各一台、石印机一台、铅字有二、四、五号中文正楷铅字各一副;苗文使用四号铅字两副。印刷有关教会书籍和表格账单等,向社会提供服务。
『云南三育研究社』在安宁时期,从事过苗文印刷,这不仅在昆明地区是开创性的事业,就是在全省范围内也属于创举,值得特别一谈。苗文书籍,我国并无专业印刷机构。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上海虽印过苗文『新约全书』等,但事后即行停止。到四十年代初,安息日会承担着为苗族聚集的滇中及贵州毕业等一些地区培养师资的任务。为了巩固和发展苗族地区的教会和学校,解决苗族群众学习本民族文字的迫切要求,『云南三育研究社』承担了苗文印刷业务。
从l 9 4 2年9月至l 9 5 2年l 0月,先后担任过印刷室主任的是张宗杰,韩兴智,兼负责印刷技术和校对;苗文翻译和编辑工作由韩杰承担;在学校学习并从事苗文排版印刷的苗族学生有马世明、王福昌、韩德先、张兴德、张朝富、张志光、龙复明、张德福等。参与印刷的还有墨江等地教会来的彭天锡、彭天恩、徐怀昌、白世宽、陶发生、徐怀恩等景颇族、卡佤族等学生,以及贵州毕节来的胡金华、龙运莲等同学。
l 9 4 2年9月至l 9 4 6年6月,印刷的苗文有三十二开本『圣道纲要』、『使徒行传』各一千册,『颂赞诗歌』三十二开本二千五百册。
l 9 4 6年7月至l 9 5 2年l 0月间,因各地教会苗族教友日益增多,苗文需求量随之增加,因此,又印刷了第三版『颂赞诗歌』四千册,『圣道纲要』一千册,并且付印了寻甸县柿花箐、王宏道收集整理的唯一『苗族古诗』三十二开本一千册。
苗文印刷所用的苗文铅字四号两副,分别是l 9 4 1年由美籍牧师汪和仁从上海买来,及l 9 4 8年由美籍牧师郝维廉从上海增购的。
印刷使用的苗文是基督教传入贵州威宁石门坎后,由英籍传教士伯格理和汉族教师以及苗族老前辈杨雅各布等共同研究制定出来的。这套苗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分为声母和韵母,声母字母有24个,韵母字母有36个。根据这种文字的结构特点,声母在前,韵母在后,并以韵母字母写在声母字母的顶部,标注高平调,右上角是高降调,右中是中平调和中升调,右下角是低升调和低平调,形成六个发音高低不同的声调。(一般只标注四个位置的声调)。排版时,为检字排版上的方便,将两盘声母铅字盘,分别摆在韵母字盘的左右两边,由两个排字员同时检字排版,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有了铅字,苗文在印刷质量上大大提高。每当印刷成品一出版,就很快地被苗族群众购买一空,这表现出苗族群众非常热爱自己的文字书籍。
『云南三育研究社』在安宁的苗文铅印,是我省历史上第一次由苗族自己掌握印刷技术,用自己的文字,印刷出版自己文化书籍的起点。它改变了原来刻版,油印等落后面貌,为后来省内苗文印刷版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也为普及和推广苗族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l 9 5 2年l 0月,『云南三育研究社』由『省教育厅』宣布正式接收。该校印刷室负责人及全部财产统一调入『云南民族学院』。教职员工得到人民政府的妥善安排,有的分配到大专院校或中小学继续工作。学生有的被保送到医学院、云南民族学院及师范学校继续深造,成为建国来教育、卫生及行政机关等方面中的人才。
更多内容请查看: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