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中俄边境小县城的一次追思礼拜中的沉思

借着出差,我来到了位于中俄边境的一个小县城。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十一月的早晨,当地风很大,气温也很低,地上已经被雪覆盖着。当地传道人要去主持一个信徒的追思礼拜。我也就跟着去了。

去世的弟兄享年七十六岁,是一位平信徒,一生以木匠为生,养活了三儿两女,全家人都信主。这是一个很平常的追思礼拜。让我感恩的是,整个会场的布置充满了基督信仰的气氛。老弟兄的遗体在中间,前面是十字架和一副对联,“安睡主怀,荣归天家”,旁边的挽联也都是基督信仰的内容。中国政府规定,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场所举行,可是似乎火葬场和墓地是“法外开恩”的地方,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式为去世的人举行仪式。这可能是“死者为大”的习俗所致吧。孩子们举着十字架和家人站在会场的左边,教会的诗班站在右边,一些信徒站在诗班的后面,进大门的地方站着许多来参加追思礼拜的亲戚朋友。我没有和传道人站在一起,就站在了大门的附近,和这家人的亲戚朋友站在一起。

这是一个普通的追思礼拜,在一个普通的小地方,在一个普通的某一天,为了一个普通的信徒而举办,而且三十分钟就结束了。因为我站的位置,使我有机会对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有一些思考。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当时感觉最强烈的一个词就是,“反差”。反差能在这个大厅和旁边的大厅感觉出来,也能在这个大厅里的不同的人群中感觉出来,通过这些外在的现象,能让人明白不同的人内心的差别。

反差首先反映在两个大厅之间。在这个大厅里,有赞美的圣诗,平安的音乐,和思念的歌声,也有低声的抽泣,让人有一种肃穆和思念的感觉。在旁边的大厅里,传出来让人心碎的哭喊声,不由地让人难过,好像是那一家人的天塌下来了,完全没有了希望。这两个大厅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两种世界观的反应。在这个大厅里,主角的家人知道,地上的分别只是暂时的分别,而且老人去的地方,他们也要去。而旁边大厅的人觉得,活在世上就是人生的一切,人活着才有意义,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虽然双方都知道人死不能再回到这个世界上,但是,这边的人知道他们和亲人将来还会相见,而那边的人却以为这是永远的分别,他们再也不能相见了。这两者的反差在于希望和绝望之间。

美中不足的是,反差还反映在大厅里的两个人群之间。在教会的人群里,大家站的蛮整齐的,而且很安静,偶尔有人说话,只是低声耳语;而在门口这群人里,站得散乱自然不用说,因为他们许多人之间也并不认识。但是这些人和里面的那群人有两个明显不同的地方,一个是说话,有的甚至大声说话,有聊天的,也有打电话的;另一个就是有人在嗑瓜子,有人在抽烟,所以那边的地上很干净,这边的地上却很狼藉。我自己不抽烟,自然就对二手烟反感,当时真后悔“站错了队”。站在局外看这两群人,一边是有序和亲情,感到他们是为家里人做事情,眼泪和歌声道出了心里的不舍和追思;另一边是混乱和嘈杂。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但是其中一些人的行为让人感到他们是在应景。有一些人明显是不情愿的,他们可能是因为某种社会关系来到了这里,但是,人来了,却没有心情。他们来了,是为了完成“某种责任”。这两群人所表现出来的差别在于他们的心。一边是为自己家里的亲人做事情(不论是自然家庭还是属灵家庭),他们的心在会场里;而另一群人觉得自己不是去世之人的家里人,事不关己,自然就高高挂起,他们的心在会场之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心才有爱,没有心就没有爱!所以,里面的有心和无心就表现在外面的有爱和无爱之间。

站在会场上,我心里在思考,这场追思礼拜是为谁举行的。似乎它应该是为去世的老弟兄举行的,因为这是他的追思礼拜。可是老弟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也不在乎这个追思礼拜了。所以,虽然是挂着老弟兄的名字,这个追思礼拜却是为老弟兄的家人举行的,为了安慰他们亲人离世的悲伤。作为基督徒,我知道,教会里来的人都有另一个心愿,就是借这个会场,能让那些还没有信主的人有一个震撼。当他们听到旁边大厅那撕人心肺的哭声,又看到这一家人那悲伤但却平静的表情,他们可能会感叹信仰的力量,甚至可能有人会问,这家人所信的上帝为什么这么有能力,能止住那伤心的泪水,甚至在痛苦的时候,能让人唱出赞美的歌声?

在美国,我有时会特意看当地报纸的“讣告栏”。有的时候我会看到类似于这样的讣告:“当你看到这篇讣告的时候,我已经不再这个世界上了。请不要为我难过,因为我生活得比以前更好。我正在和我的天父在一起,享受着与他的同在,而且这里十分美好。我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如果我没有眼泪,我不希望你有眼泪。如果我没有痛苦,我希望你也没有痛苦。如果我是在欢笑和喜乐里,我更希望你也是在欢笑和喜乐里。我最希望的还不止这一些。我最希望的,就是将来你也能来这里,我们在永恒里共度与天父同在的美好时光。这是我的祷告,我真心希望这也是你的祷告。阿门!”这是敬虔的基督徒在离世之前写好的讣告,他的家人在他离世之后登在报纸上,让亲戚朋友知道他离世的消息。这是使徒信经里“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的反映,因为我们所信的耶稣从死里复活了。他在约翰福音11:25-26中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对于基督徒来说,身体的死亡只是和亲人暂时的分开。这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这是上帝的应许,有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历史事实为证据,也有历世历代的圣徒的生命为今天的你我的鼓励。

站在会场上,我又想起了美国的感恩节。适逢十一月,美国的十一月的第四个礼拜四是感恩节。每年这个时候总统就会特赦一只火鸡。养火鸡是为了提供肉食。所以,火鸡都有一死,死后且要被吃。但这只鸡却撞上了大运。不但不死,还从此有了终生的饭票和医疗保险。这只火鸡所以不死,是因为美国总统有权柄特赦它,而且有能力给它提供终生的福利。但是总统没有给人永生的权柄,因为他自己也要最终离开这个世界。基督徒们,你明白吗?你真是有福了!希伯来书9:27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本来我们都是没有希望的,都是必死的,但是因着耶稣基督和他在十字架上完成的大工,我们都蒙了神的特赦。在基督里,我们有永生。而且,只有创造人的上帝才有如此权柄和能力。他是永恒的,所以能给我们永生。他是全能的,所以能叫信耶稣的人活得有意义,而且死而复生。

参加了一个普通的追思礼拜,我就有了这许多的感慨。所以要和大家分享,是希望读者能开始思考,生命的真意是什么?

(本文作者是一位物理学博士,1990年信主,目前住在北京,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总经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