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传道人才是合格的?
随着复活节的临近,一些同学群里开始有同学说自己复活节要讲道,但是现在还没有想好要讲什么道,问别人有没有写好的讲章可以拿出来用一下。其实不但是复活节,圣诞节也是这样,很多人顶着传道人的名号,但是本身是靠借讲章度日的。我认识一个南方教会里面的传道人,因为教会里面的传道人比较多,因而讲道有时候一个月才有一次,到了该他讲道的时候,然后就开始在网上或者讲章集里面翻一些,最终被教会里面细心的信徒给发现了,并且有一次就直接找到了主任牧师告发了这个传道人,主任牧师听说后,就解雇了这个传道人。目前来说中国教会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传道人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传道人,他们的讲道很多都是借鉴别人,要么是直接拿别人的讲章来使用的,而自己对于圣经的理解以及神学的框架非常有限。
当前,我们一直在讨论传道人的生计问题,但是一直对于传道人这个角色未曾真实的定义过,当然从广义上来讲,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传道人,包括热心传福音的普通信徒在内。然而从狭义上来,传道人是指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有自己神学框架和独立编写文案能力的一群人。这三个条件缺少了任何一个其实都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传道人,我们同作传道的同行也可以看看我们是否符合这三个方面。
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讲,神学教育是一个做传道人的基本要求,过去的年代我们教会由于历史原因,因而产生了很多的“土八路”式的传道人,这类传道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他们能走上讲道的道路多是因为口才比较好,能把一件事交代清楚,就像古时的说书人一样,能把一个故事有头有尾的讲完。我所认识的几个传道人就是这样的,他们的讲道其实更多地就是在讲故事,世俗的故事亦或是圣经的故事,更多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因而他们的通篇讲道其实与他们的主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不过这样的讲道在过去那段时间里面也帮助教会渡过了无知的危机,所吸引的人群也都是没有知识的人。再后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国民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高的时候,这一类的传道人也匆匆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始在教会里面做义工服侍。甚至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教会的听众了,教会需要培养一批有专业素质的人继续做传道人。这就是为什么近些年来中国各个神学院都招的彭满钵满的原因。不过据我推测,这个现象会在接下来几年来达到瓶颈期,神学院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会的不繁荣,目前中国神学院繁荣的原因尚不在于对于神学的思考,乃在于对于讲道流程的培训,很多人读神学其实不是学习神学而是学习如何讲道,这是中国的神学之殇。
对于神学框架的理解是我们今天教会的一根软肋,很多人对此不了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传道人也不了解。我自从事文字工作以来,经常会有很多人加我的微信问我一些信仰上的问题,比如神在圣经上说的那些话为什么不灵?我举个例子,耶稣说:你们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寻找,就寻见;祈求,就得着。很多人其实因为神学的空白,而只能将其解释为人的信心不够。那在神学的关系上这一些应许是关联于上帝的国的,如果我们对于神学中上帝的国又不能明白的话,其实圣经上的话很多对于我们不过是负担而已。怎么说呢?就是圣经很美好,但是我却无法从圣经中得到真实的喂养。其实,一个传道人不应该是一个鹦鹉学舌的人,而应该是一个厨师,他对于圣经有自己深厚的厨艺加工能力,圣经上的话语是手中做饭的材料,而如何将之料理成对人生命有供应的食物是需要他对各种调料的掌握。神学其实非常的重要,没有神学的调理其实圣经我们是读不出多少结果的,除了一些伦理的教条之外。任何宗教信仰都会有教条,但是圣经中最重要的却不是教条,而是为什么会有这些教条,而神学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文已经说过,这就是中国神学教育之殇,我们培养的人是专业的快餐人员,进入神学院然后成为一个快餐加工师傅,这对于中国教会的长久发展是弊大于利的。我们的信仰不是简单地宗教式的规条,而是具有思考性的,基督教神学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伴随着希腊哲学的思辨而来的,如果我们今天丢弃思辨的能力,教会对于神的信仰就会坠入宗教的礼仪与条文里面。作为一个合格的传道人,我们今天其实很多人都是止于讲道,而没有神学的。古代圣哲老子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他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一个人明白神学,但是不知道如何讲道,这个方法是可以学来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只会讲道,而没有思想上的东西,那就很危险了。就像圣经上的言语,其实我们都认得那些字,但是这不是说我们认得字就能彻底明白的,这里面有神学的思考。
独立编写文案的能力是一个世界范围上对于本科生的一个要求,这就像我们本科毕业的人一样,其实本科论文也是体现这样一个方向,往往一个做本科生导师的人他不希望你能够提出什么理论,而只希望你能够有一个整合的能力,将你所掌握的资料进行整合,能够梳理地很通顺就好了,这就具备了一个文案编写者的基本要求了。一个具有原创能力的传道人对于文字的编排能力实在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合格传道人的第三个要求了。为什么我们很多的传道人会倾向于寻找别人的讲章呢?这就是我们的文案能力太差了,或者看了很多的书,但是却无论如何也整合不到一块。这就像我们作为一个厨师面对很多的食材,我们虽然也知道要做什么,但是却总也做不好。反观今天很多的传道人,除了有一些是脱口没有时间之外,很少人会重视自己的文案编写能力。我们中国教会里面的牧者其实是很少有出书的能力的,一个原因是神学上的思考不够,另一个原因就是文案的功底太差。
再说今天教会对于传道人的供养问题,很有必要确定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符合传道人的体统这个很重要,并不是这个人读了几年神学就自然成了一个传道人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的传道人数量是远超过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就目前的培养速度来看,也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一个人读了神学就一定是一个合格的传道人。一个合格的传道人是需要经过教会评测的,这个人是否有讲道的恩赐,有神学的造诣,以及文学的修养。我们可能感觉这些条件是苛刻的,但是包括初期教会在内选择一个人是不是可以做执事的条件也是苛刻的,比如彼得认为一个人想要做执事很好,但是不是真的能做执事很重要,为此就在一大批人员中选择了7个人,是圣灵充满,有智慧(知识),有好名声的人,而不是只要愿意做都可以做。保罗为什么后来不愿意带马可传道呢?也是保罗认为马可的性格可能不太适合做传道人,我们目前教会往往有点饥不择食,只要一个人愿意奉献做传道人,就送去读神学,富了神学院穷了教会,结果出了很多并不适合做传道的人,让教会也感到非常寒心。
就目前来看,很多的教会其实也有这个意向要负起传道人的生活问题,但是面对这一庞大的良莠不齐的团队,又显得囊中羞涩,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教会负责人,他其实很有负担要负责传道人的生计问题,问题是他们教会的神学生太多了,有些人明明水平不行,恩赐也不突出,神学也不懂,但就是认定自己是被神呼召了,这个也是很麻烦的。因而如何精简这个庞大的团队,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往往说到下岗是很残酷的,但是一个组织或者机构想要更加具有竞争力就不得不启用淘汰机制。如果今天的北方教会意识不到这个问题,那么传道人生计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如何确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人有资格和能力做传道人,假如一个天天在网上下载一些讲章稍作修改的人、天天一到什么节期就四处求讲章的人,这样的人还是辞退了好点。因为他们有的资本不过是有一个文凭,有一段学习的经历,除了这些他们与真正传道人就开始格格不入了。
(作者是基层教会一名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