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中秋话相思:你是上帝所思念的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唱,每到节期总会被人拿出来进行引用,尤其是那些常年奔波在外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念叨此诗,心头总也会默然腾起一股荒凉,如同身处旷野,面对皎月的无言。

团圆,一个美妙的词语。古人的路很漫长,他们囿于时代的缓慢,因此很近的距离也需要长年累月的奔波,那些常年在路上的人,总是被思念的味道舔噬到夜晚无法安眠。或者他们为了什么梦想,不得不离家外走,撇下所牵挂的亲人,独自一人在落日长河中缓慢踱步。每一个夕阳洗下的余晖里面,都可以绽出墨水青书描绘他们对于亲人的想念。

中秋是一个天气准备变冷的节期,这个节期告诉那些在外奔波的游子需要回家添件衣物了,毕竟那数九的寒天就快要到来了。往往此时,是母亲的油灯点亮的时间,在昏花的灯光下,一双浑浊的目光正对着细小的针眼,努力着多走一针线,使外出劳累奔波的儿子缝制着棉衣。中秋意语秋日将近,树上的叶子和草上的花都已经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冬天就要快快地临到了,出外的游子啊,你今安身何处呢?

在圣经上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一天他的小儿子对他说自己想要去外面闯荡,并且要了很多的家产,对他父亲说自己要到“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面去生活了,要父亲不要想念他,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儿子说走,父亲虽然故作很坚强的样子,给了他细软,并且交代了路上的一些注意事项。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老人心里不禁担忧起来,眼泪也溢出了眼眶。

思念,开始一天天萦绕在老人的心头,每一天他都会到村口的柳树下面驻足观望,等到晚霞落去,天空最后一抹亮光也沉寂下去的时候,老人又开始颤巍巍地往回走,他不敢走得太快,怕自己的脚步声太大,生怕他儿子从远处回来的时间对他的呼唤被湮没了。

天空燕返几度,远处青山挂雪。村口的老人依旧每天都会在石块上坐着,眼睛直直的盯着远方,那块石头也因此变得光滑起来。这是思念的力量,使石块变成了守候,把棱角变成了光滑。那一天,他正准备起身回走的时间,他似乎听见了什么,像小儿子的声音,可是他为什么变得这么沙哑呢?暮然回首,远处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又朝自己喊了一声“父亲”。他身体一颤,随后立即回过神来,扔下了拐杖。那一天,他跑得像他生了儿子去报喜的那一天一样快。这是思念的力量,让一切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我忆起那年毕业,独自一人去远方的路。那时火车还没有实名制,我买了一张西安的车票,要去那里闯闯,不管父亲如何劝说外面的世界凶险,我毅然登上了去往西安的火车。就在我上车之后,我才发现,我父亲居然也在车上,他没买票而是挤上来的,他说他要把我送到西安,然后他再回家。

我嘴上埋怨了他几句,说他不遵守规矩,不买票怎么就上车了。他嘿嘿一笑,说一会儿就去补票。就这样,我们爷俩都到了西安,我安顿好了之后,就劝老爸赶紧走。临走时,他到商店里面给我买了很多的东西,并且嘱托如果没有钱了就给他打电话。我说他啰嗦,然后就仓促地催他回了河南。

我们本地的习俗,不管过什么节家里都要吃饺子。因此我父亲每到节期就会给我打电话,问:“儿子,今天过节呢,你吃没吃饺子啊?”我知道其实父亲问我吃没吃饺子只是托词,他只是想给我联系一下,毕竟他这个白眼狼的儿子出去之后根本想不起来给他打一个电话。第一年过年,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不想回家过年了,结果立即遭到父亲激烈的反对,说别的节日不回家也就算了,春节必须回家,不然就到西安来找我。回家之后,我才听我妈说,我爸这个人每天都在念叨我快回来了。我妈妈还说,我爸刚从西安回来的那两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眼睛熬得像兔子一样。别说,肯定是对我的担心,毕竟他的宝贝儿子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

相思,世界上有无数的文学都是在相思中创作的,如明朝女词人李清照在对自己丈夫的思念中,写出了大量的优美辞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同样还有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以及我们很喜欢的词人苏轼写给自己亡妻的悼词,读起来也是令人倍感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不止我们中文世界里面,就是以色列的希伯来文化处境里面对于思念的理解也是刻骨铭心,如著名的诗篇一百三十七篇中有亡国之人对于古城耶路撒冷的思念:“耶路撒冷啊,若我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若我忘记你,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

其实我们如果用一种思念的表现形式来读圣经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圣经也是一个相思的作品,这里面描写了上帝对于迷途之人的相思,不断地用各种办法去唤起人们对于永恒之家的回忆。对于以色列的背叛,上帝说:你幼年的恩爱,在旷野无水之地跟随我,我都记得。上帝也不断的提醒以色列人,希望他们能够回到他的身边。

圣经所描写的上帝是一位处于思念中的上帝,他朝思暮想的一件事就是希望那些在外漂泊流浪的人能够找到回永恒之家的路。圣经所刻画的神是一位情感非常丰富的神,祂的孤独、祂的善感以及他的意愿,给我们刻画出来一个情感细腻,相思成涌的上帝。也正是这样的,我们今天的信仰才显得与别人的信仰一点都不一样,我们所信仰的不是呆板木讷的戒条式的上帝,而是一位又真又活,又有丰富情感的上帝。

圣经启示给我们,人类得救的宏图也是团圆,上帝为人类所做的种种都在指向一个结局,就是“看哪,神的帐幕在人家,他要与人同住。”同住,就是团圆,一首宇宙中最美的旋律。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南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