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宗教中国化”系列之七:《天乐正音谱》—— 天主教音乐中国化的探索

从某种意义而言,《天乐正音谱》表现了中国天主教徒从“被动接受的角色”,向“使自身成为主要的作用者”的一种转化。因此也可以说,吴历的《天乐正音谱》是天主教音乐中国化的创作与实践。

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他是著名的诗人,曾学诗于钱谦益;他以画而知名,曾学画于王鉴、王时敏,是画坛“清初六家”之一。吴历是最早成为天主教神父的中国文人之一,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被祝圣为司铎。(陈垣:《吴渔山年谱》)他用儒家学者的思维表达天主教的义理,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天主教史上元、明以来,能兼善诗、琴、书画的,亦吴历一人而已。”(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

吴历精通音乐,著有《天乐正音谱》。这是中国人所写的唯一采用中国南北曲形式的天主教赞美诗歌集,在中西文化传播历史上为仅见之作。

“《天乐正音谱》是中国人创作的最早的而且是一部大型的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弥撒和赞美诗歌词,吴渔山则是中国创作赞美诗歌词的第一人。”(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从这个角度而言,吴历可以说是天主教音乐中国化的先驱者之一。

从《天乐正音谱》中,可以看到天主教音乐中国化在清初时期的探索。

《天乐正音谱》大致创作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前后,“天乐”即天主教音乐;“正音谱”,是沿用了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的标题,意为为中国天主教音乐创作确立范本。

《天乐正音谱》包含了以天主教弥撒音乐为素材的《弥撒乐音》,一共有九套套曲,此外还有拟古乐歌《每瑟谕众乐章》二十章。

这些韵文都是按照南北曲(使用南曲曲牌的七套,使用北曲曲牌的二套)的格律写就。在清初,南北曲都是用昆曲演唱,不过史料中并没有关于《天乐正音谱》使用昆曲演唱的记录。“以当日昆曲之盛行,此等作品,如由晓昆曲之戏班或唱家,自可一见作品而即歌咏,当日亦不需订谱。惟自清代康熙末年以后,昆曲没落,不订出工尺谱,也就无法有人见辞即唱。”(刘有恒:《清初吴历<天乐正音谱>校正补》)

《天乐正音谱》中的韵文都是以“乐”“咏”为篇名,说明是与中国传统的曲牌相合,可以直接歌咏。套曲中有很多“增减句”,则是为了适应当时已经有的曲调而做出的调整。因为吴历著作的初心并不是仅仅供昆曲唱家之作,而是为了宣扬天主教的思想,是一部普及大众的作品。所以《天乐正音谱》并没有严格按照昆曲“过度流蔓之赠板曲”去创作,而是进行了改变,订谱的演唱速度“至慢一板三眼(四拍子),每套曲原则上一至二曲为一板三眼,余者一板一眼(二拍子)为主”。(刘有恒:《清初吴历<天乐正音谱>校正补》)很显然,吴历的这些做法,完全是出于方便一般咏唱者演唱的实用目的。

由于吴历精通音律,他创作的《天乐正音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当代著名曲学家郑骞在《天乐正音谱·跋》中称赞这些套曲是“格律妥帖,机调圆熟,且复浑雅渊穆,声希味淡,居然于南北曲中,别开新境”。在18世纪前后,西方传统的弥撒曲都是复调风格的声乐套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完全陌生的音乐形式。吴历的《天乐正音谱》,正是为了创作适合当时中国人审美习惯的弥撒乐曲。由于吴历深得中国古代雅乐之神韵,音乐造诣精深,因此才能够用中国传统的“浑雅渊穆,声希味淡”的音乐形式来创作天主教的弥撒曲,从而“别开新境”。吴历《三巴集》中有一些诗文,记录他在澳门修道时期,不仅勤修拉丁文,而且也接触过弥撒音乐。这些西方传统的天主教弥撒音乐想来对他的作品也是有影响的。

《天乐正音谱》的这些套曲,“寓情于理,敦挚诚笃,如见耆年大德,耳提面命,自非学养深厚,艺与道合者,孰能臻此。”(郑骞:《天乐正音谱·跋》)所谓“艺与道合”,堪称对吴历将中国传统音律与西方天主教思想完美结合的最好的表述了。

在《天乐正音谱》的曲文中,更加能够明白地看到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

比如,在《称颂圣母乐章·端正好》中,吴历写道:“皎团团,光无并。印照人无既无生。似海星明立极中天定,怜悯那苍生命。”这是用文学的笔调,对圣母的神学论述,其中使用的“光”“皎”等概念,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圣洁”的描述用语;“无既无生”,则是对“永恒”概念的阐释;“立极中天定”,是对神圣之物、崇敬之情的表述。

作为清初的文人,吴历在曲文中不仅仅使用中国传统的典故,同样也使用了大量西方的典故,从中亦可以看到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比如,在《天乐正音谱》中,很多地方都使用了天主教标准的弥撒规程中的文字。

《天乐正音谱》继承了天主教会歌颂圣母的传统,并且用中国的文化形式加以描述。这部天主教音乐中国化的开创性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一方面当然在于它的中国化特色,这种尝试是开创性的;另一方面,它也被认为是符合天主教思想传统的作品。“若夫天乐正音谱,则咏弥撒、咏圣母、咏感恩、咏进德,正纯粹公教之曲也。”(方豪:《天乐正音谱·跋》)

吴历在《半桐吟》中写道:“初含西妙响,再奏道徂东。”他借咏叹“半桐”(古琴),表达了自己创作的理念:以中国的古琴,移植西方的宗教音乐。正如他的绘画艺术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他的诗(天学诗)表现天主教的思想,古琴也承载了他的宗教感情。

从某种意义而言,《天乐正音谱》表现了中国天主教徒从“被动接受的角色”,向“使自身成为主要的作用者”的一种转化。因此也可以说,吴历的《天乐正音谱》是天主教音乐中国化的创作与实践。

作者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文刊《中国宗教》2018年第2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