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谈“孝道”
四月柳芽泛绿,草长莺飞,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悄然而至,清明节扫墓祭祖是中国民间一种牢不可破的宗教礼仪。在中国历史上,祭祀与中国孝道的关系可以相提并论。孝道是中国传统德行之首,百善孝为先,几千年来,传统的孝道文化一直都影响着中华民族。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亦是人类的延续之本,孝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国人祭祀祖先的历史十分悠久。到了汉代,孝道成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一些文人将孝道与祭祀礼仪相结合,并逐渐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的孝文化。
说起“孝”,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孝敬父母。然而,国人在“孝”的认知中,认为祖先是人生命存在的本源,所以对逝去的祖先报以崇敬。《史记·礼书》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即为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而祭祀祖先,则是在尽孝道,感谢祖先赐予生命之恩。
以上是从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来论证祭祀与孝道的关系。但纵观中国现代孝道与祭祖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孝与祭祖其实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现代中国人祭祀祖先只是挂了一个“孝”的幌子而已。按照国人对孝道的认知,孝包括养亲,尊亲,护亲,荣亲。作为人之儿女,照顾父母和满足父母的需求是每个成年儿女的基本责任,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子女和父母的分开居住,对年老父母的关照重新成为社会的焦点。在现今物质生活逐渐步入小康的中国社会,仅仅是物质上满足父母,解决父母的温饱还不能叫做孝敬。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子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今天许多人把孝敬单纯理解为赡养父母,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如果不尊敬父母,常年把父母扔在养老院,不经常去陪父母,这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这里孔子说的)?
古文字学家这样解释“孝”字的含义,“孝”是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老”代表上一代,表示老人弯着腰,手拄着拐杖;“子”代表下一代,表示儿子搀扶着老人的形状。可见,早在中国文字初创之期,孝道便有了明确的思想内容。孝的真正内涵就是人们在自己的出生和成长中获得父母及长辈的抚养关怀之感恩和回报。
中国人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是其次,其真正的意义是在于他们把祖先神化。《礼记·祭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为鬼。”中国人历代都称死人为鬼,认为鬼具有超然能力,其能够保佑本家族成员消灾除祸,赐福庇佑子孙后代。古代的老子、关羽、秦叔宝等一度都被尊奉为“神明”,其实这才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的根本所在。当人一但有这样愚味的封建思想观念时,就不奇怪为什么中国人的孝道中包含着祭祀祖先,还有对孔子、老子、关羽等古代圣贤的崇拜了。
其实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在中国传福音是相当顺利的,当时清政府没有对此加以制止,因为在中国传福音的天主教耶稣会(如利玛窦)试图对天主教作某种中国本土化的改造,以便更能为中国人所接受,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容许中国的信徒继续祭祖祭孔。利玛窦的这一传教策略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时就有很多人接受了福音,以至于在清军入关时,明代崇祯皇帝的皇后都准备皈依天主教。但天主教的其他宗派如: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他们对耶稣会的做法很是不满,认为利玛窦允许中国信徒祭祖敬孔这一行为有悖于“除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神”的诫命。1704年11月20日,教皇克勒门十一世发布了中国信徒禁止祭祖祭孔的禁约,后来这一禁约被翻译成中文呈康熙帝御览,康熙看后勃然大怒,遂下令禁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由此可见祭祀祖先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是多么根深蒂固!
其实真正的孝更应体现在父母长辈还健在时,父母长辈还健在时,做儿女的就应孝敬父母。孝敬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供给,更应照顾父母长辈的精神需求。据调查表明: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与不便,他们渴望沟通交流,却找不到能够倾诉的对象!他们最需要的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所以,孝敬是让父母的生活的有质量。应多陪父母聊天谈心,真正让父母老有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切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空悲切!
注:作者系江西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