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教会当警惕帮出一群不知感恩的人

在七月三日,人民日报的关注栏目报道了一篇文章《住院一个月花了5块钱!他直接不走了》文章中说道,“过度帮扶”, 造成了一些扶贫政策的“福利化”倾向,一些地区不仅负债压力加大,贫困户的脱贫内生动力也减弱。在文章中列举了几个小例子。

今年春节前,西南某贫困村一名贫困群众患了小病,本来在乡镇卫生院就可治疗,他却一路打车到县医院要求住院。不仅如此,在治疗痊愈后,医院多次让其出院,他都赖着不走,连春节都在医院过的。

后来村干部才知道,该贫困群众在外打工的子女春节不回家,他觉得一个人过春节没意思,还不如在医院待着。当地扶贫干部告诉记者,这名贫困户住院一个月,就付了5块钱。

无独有偶。在中缅边境的一个贫困村,一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傍晚时对驻村干部说,自己生病了要去省城看病。驻村扶贫队员连夜开车将他带去诊断、开药,都搞好后该贫困群众赖着不走,还给包村领导打电话,说自己要住院,让领导去看他。

他的想法也很“实际”:反正住院不用花自己什么钱,还能在省城待着,有吃的有住的,何乐而不为?不过这可苦了驻村扶贫队员,轮番做思想工作,还找来村干部一起劝,才把他“请”了回去。

文章中还有很多例子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在文章中指出,如此荒唐事的发生,根源就在于“好政策”,帮扶出了不少“懒汉”。 “过度帮扶”还导致奖懒罚勤,助长了争当贫困户、不愿意脱贫、不愿意摘帽的不良风气。一些贫困户甚至认为,所有事情都是政府应该做的,缺乏脱贫内生动力。与此同时,“过度帮扶”还加剧了非贫困户的心理失衡。

看到这篇文章,联想到前几日写过的一篇文章,在文章里,我主张基督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失去爱心,特别是在一些世人以为“傻”的领域,要不失基督徒爱的本色。看过人民日报的这篇报道后,我想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基督徒的爱心要付出,但爱不可盲目,爱人也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度扶贫”。

前几日因自己的失误,丢了一篇见证,只记得见证的一些内容,忘记了发生的地点。见证中讲道:他们的教会收留了很多流浪儿童和无家可归的乞讨人员。这没有错,基督教讲的就是爱,但因为收留的人数越来越多,还有一些离异父母顾及不了孩子也给送到教会,导致教会无力再供养他们,有些很有爱心的弟兄姊妹开始抛开个人的家庭生活,外出打工,来贴补教会资金短缺,听了某人的讲述后,很受感动,在敬佩这些拥有爱心的弟兄姊妹的同时,我想再次提醒一下大家:

基督教所讲的爱与帮扶,有别于社会上倡导的扶贫,社会的扶贫是要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而我们的帮扶更多的是要消除思想的贫困,要让人明白真理,与真理同行,认清光明的道路。如果我们的爱心付出,也像社会扶贫一样,只为了肚腹那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很可能也帮出了一些思想的懒汉,那就可悲了。

在一间教会里,有一位信徒有事就去教会找弟兄姊妹帮忙,明明自己能干的事情,他自己不去做,就整天依赖弟兄姊妹的爱心,这种躺在恩典里的蛀虫,还时常生怨,怪别人爱心不够多。类似这样的事情,教会里有很多。他们就是来蹭恩典的,他们的想法也很“实在”,基督的教会你不讲爱吗?那你就应当无条件地爱我,否则你就是没有爱心。像这样具有“福利化”倾向的信徒不少。

对待这些人,要帮扶的同时,更要用真理打开他们的心窍,要让他们自己走路,绝不能让他们总躺在恩典里。

对于帮扶,基督徒也要量力而行,我听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基督徒的母亲很有爱心,她帮助有需要的人,后来自己忙不过来,就让自己的孩子辍学也过去帮助照看有需要的人。

这爱心是大的,但超出了爱人如己的范畴。她的孩子应当是求学的年龄,却偏偏为了爱别人,牺牲了孩子的前程。听到这位基督徒母亲的这种做法,我无法理解。因为我的理解力,还达不到这种爱的高度,让我不能接受。

有些信徒为了能达到自己理解的爱的高度,牺牲别人利益的做法,我认为应当反思一下。就像有些父母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就强迫自己的儿女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样,我认为这是自私的做法,要警醒不是从神而来的爱心。

孩子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不是父母的私有品。神都给人自由选择的意思,为什么很多属灵的,拥有爱心的人,反而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呢?因为他们要做出了一些超出“爱人如己”范畴的事情,没有量力而行,反而适得其反,很多看似很属灵,很有爱心的人,与亲人的关系却不是很好。

《圣经》上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是爱人如己。这个次序是不可以颠倒的,否则你爱的方向就错了,你付出再多在神那里没有一点的意义。

爱人如己,在《圣经》里是神的命令不假,但同时也是神体谅我们的承受能力给出的一个度,是在个人有能力的情况下,来帮助别人,完全是针对个人的行为,不是你行善,还要强迫别人。千万要警醒面对一个问题,是让神来规划别人的人生?还是你安排别人的人生?这是不同的事情,结果也是不同的。

“爱人如己”完全是个人的行为,当你自己爱人,还感觉不够,还要强迫别人一同像你那样做的话,我认为这种爱就超出了“爱人如己”的范畴,是应当反思、警醒的做法。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看到现在的社会扶贫,不仅是要让贫困户的口袋脱贫,还在强调实现思想的脱贫。同样,我们教会爱的帮扶,不仅要实现思想脱贫,更要让新生命内生动力,让他们可以去走生命的路。千万不能让教会的帮扶有“福利化”的倾向,帮扶出一帮不知感恩上帝的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