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该如何自牧——疫情当下的反思(二)
二、信徒自牧的圣经依据及历史个案的反省
1、相关的圣经依据
新约圣经有三处提到教会治理与牧养的经文,笔者觉得十分特别,愿当作信徒自牧的依据加以讨论。第一处是《使徒行传》中的相关经文,使我们首次看到了“三自原则”,首先是“自养”,即信徒们凡物公用,他们在经济上的需要完全是自给自足;第二是“自传”,使徒带头传扬福音,信徒们也跟着他们一起传福音;第三是“自治”,第六章记载在使徒的提议下,信徒们选出了自己的事工管理小组,自己管理自己。
第二处是《哥林多前书》十二至十四章经文,保罗将教会描述为基督的身体,而这个身体是由无数的肢体组成的。“肢体”不仅指身体上的一部分,更是指“该肢体的特殊功用”,只有每个肢体都发挥出了自己的独特功用,这个身体才能成为正常的身体。如果一个肢体对应的就是教会中的一个基督徒,那么保罗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在他看来,一个正常的教会,应当是一个人人参与侍奉的教会。而这种的侍奉,其中就包括了“自我牧养”。十四章中保罗提到“说方言”与“作先知讲道”。虽然这两种都是恩赐,是圣灵随己意赐下的,但保罗并没有说,只有传道人才可以说方言与作先知讲道。从相关经文我们看到,保罗是说,在哥林多教会中的任何一个基督徒,都可以说方言并作先知讲道。其中,说方言是为了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既是为了造就自己,也是为了造就别人。第三处是在《以弗所书》第四章,保罗告诉以弗所教会的弟兄姊妹,上帝在教会中已经设立了若干牧养的圣职,有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不过,保罗补充说,上帝设立这些圣职人员并不是为了取代全体会众的侍奉,而是为了“成全”他们,使他们能够“各尽其职”。“成全”含有“装备”的意思。也就是说,上帝设立圣职人员的目的是为了借着这些圣职人员装备教会中的平信徒,使他们能各尽其职,牧养好自己。
2、相关历史个案的反省
(1)马丁路德的“人人皆祭司”原则
大家都知道路德提出的三个唯独“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恩典”。其实,这三个唯独都是为了使“人人皆祭司”的主张得以落实。路德改教的基本处境乃是罗马公教会的“教皇无误论”及其谬论之下的“教阶制度”。公教会将教会的权威置于圣经之上,又将教廷的权威等同于教会的权威。一切有关真理,有关圣经的解读只是神职人员的解读,平信徒是没有解读权的。
事实上,由于公教会一直都沿用拉丁译本,不懂拉丁文的民众是读不懂圣经的,他们对经文的了解全都维系于神职人员。他们想要了解圣经就必须要听神职人员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无法“自牧”的。这不仅助长了公教会的专断,更是有损于真福音的传播。
故此,路德才发起了改教运动,将圣经的权威置于教权之上,目的就是为了让平信徒也能解释圣经,借着圣经与上帝建立生命的关系,并使得每个上帝的儿女都能成为侍奉者,成为上帝的祭司。
(2)弟兄会与“去圣职化”
虽然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与人人皆祭司的主张,但后来的新教阵营仍发展出不同的传统,有些是比较靠近天主教的,如圣公会的传统,有些则离得比较远,比如莫拉维亚弟兄会的传统。倪柝声便是继承了弟兄会的传统,竭力主张“去圣职化”。倪认为宗派教会的圣职人员就好比是尼哥拉一党的人。他认为“尼哥拉”含有“超越平信徒”的意思。故此,他认为尼哥拉一党的教训就是建立了教阶制,容让所谓的圣职人员高过一般的平信徒,以致在实际上架空了平信徒的功用。倪在某个时期曾提出比较极端的主张,他主张基督徒聚会处应当废除宗派教会的主日崇拜,因他认为这个所谓的主日崇拜是导致平信徒懒散、不思进取的罪魁祸首。他认为真正的崇拜应当是《哥林多前书》十四章所提到的“造就聚会”,让每个信徒可以操练上帝所赐的恩赐,并且能彼此造就,而不是说,让一个人在教堂里一直讲到底,然后下面的人就在那里傻傻地坐着听。这是倪氏曾经提出的主张,但我们从今日聚会处的聚会模式来看,这个主张并未得到普遍的采纳。因为主日崇拜是基督教会最重要的传统之一,是无可替代的。
虽然如此,倪氏的话也不是毫无意义。长期性的、单一的听道模式是有可能使人懈怠的。有些信徒,你别看他已经听了几十年的道,其实,留在他里面的道真的非常少,大部分的都随流失去了。每次都是听听就过,就像每次都把真种子撒在路旁或土浅石头地上一样,根本就不能扎根。当然,你说,这是听道的人有问题,不是主日礼拜本身有问题。笔者绝对赞成主日礼拜,但与此同时,笔者也认为教会不应该只剩下一个主日礼拜。
初期教会是一个爱的团契,大家聚在一起并不只是为了听道,而是彼此交接、掰饼、祈祷。我只想问,除了主日听道与圣餐礼拜以外,还有哪些事工是要求整个教会的弟兄姊妹一起参与的?我们有主日听道礼拜,有主日圣餐礼拜,为什么就不能有主日祈祷礼拜,主日小组聚会呢?当教会的功能只剩下“听道”与“圣餐”的时候,这个教会仍然无法成为一个人人皆祭司的教会。
(3)小组事工与信徒的自牧
近几年来,从欧美、韩国及新加坡、台湾等地引进的家庭小组事工,在国内的一些教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小组事工跟传统的聚会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模式注重“聚”,而小组实际上是注重“分”;传统模式注重“听”,而小组却注重“行”。笔者并不是贬低传统模式,而是认为传统的聚会模式存在着某种缺陷,是需要小组事工来补足的。有“聚”无“分”,只“听”不“行”,那么我们的教会最终只会成为一潭死水。除了以上描述,笔者也可以将传统聚会形容为“教会分口粮,会众吃大锅饭”,小组聚会则是“教会分食材,会众自行煮饭”。在小组聚会中,教会负责将属灵的食材分给会众,而会众则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以及每个人的特殊情况烧制不同的菜肴。
比如,这个主日教会的传道人分享婚姻家庭方面的信息,虽然传道人讲得非常精彩,但仍是不够的。为什么?因为传道人不可能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将所有的案例与所有的情况统统讲一遍。这是不现实的。那么会众听了一堂婚姻家庭的道之后会不会有所好转呢?我想,有这方面问题的人听了之后可能会很有感触,然而他们的问题不可能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与当事人深入地沟通,就那人实际的情况进行私下的交流,逐渐引导帮助,并为他祈祷,才能慢慢得到改善的。而这就需要借助小组、家庭或属灵同伴等更小的单位去深入地辅导与牧养了。
小组聚会也可以设置讲道分享的环节。不过,我们必须注意,传统的模式是传道人讲道,而小组模式是平信徒讲道;传统模式是传道人在上面讲,平信徒在下边听,小组模式是平信徒们既可以听其他信徒的分享,也要自己起来与别人分享。再用做菜的比喻来说,传统模式是传道人做菜给平信徒吃,小组模式是平信徒做菜给自己,也给别人吃。这个模式的坏处是,平信徒因着缺乏圣经与神学的训练,可能会讲错,甚至乱讲一通;好处是,只要管理得当,平信徒们就会为了分享而不得不去加强灵修及圣经方面的学习,以此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