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坐落于欧亚两大洲交界处的伊士坦布尔(旧称君士坦丁堡)有一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她就是举世闻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在希腊语中是“上主的智慧”的意思,因而这座教堂也被称为“圣智教堂”)
根据著名教会史学家苏格拉底(不是古希腊哲学家)记载,君士坦丁大帝是这座教堂的建立者,当时这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教区的中心,也是那个年代世界最雄伟的建筑之一。404年,这座教堂因战乱而损毁,直到九年后,才重新建立。不过第二座教堂在百年后(532年)因拜占庭帝国著名的尼卡暴动而再度焚毁。
雄才大略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尼卡暴动结束后不久,就决心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而且他想建立一座超越所罗门圣殿的伟大建筑,以表达对上帝的感恩。他选用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和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为建筑师。拜占庭史学家普罗科比在《建筑》记载了教堂建立的境况:“皇帝将帝国各地的物料运送到君士坦丁堡,如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的古希腊圆柱。大石都是来自远处的采石场,包括埃及的斑岩、色萨利的绿色大理石、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的黑石及叙利亚的黄石。超过一万人参与建造工作,这所新教堂马上就被认为是重要的建筑,展示了建筑师的创造力。建筑师们采用了希罗的理论,在广大的空间之上建造巨大的圆顶。皇帝与牧首梅纳斯在537年12月27日一起参与了盛大的落成仪式。”
教堂落成后,成为东方教会的中心,很多著名的神学辩论、历史事件在这里上演。726年,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针对教会中的圣像灵修活动,认为这有违《圣经》中十不可拜偶像原则,因而颁布一系列的诏令抵制偶像崇拜,命令军队摧毁教堂内的一切圣像,史称“毁坏圣像运动”。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的所有宗教画像及雕像被移除。尽管伊琳娜女皇执政时期(797年-802年),神学家们认为圣像灵修,并非偶像崇拜,教堂又恢复了圣像,但这股风潮很快被压制,利奥五世发起的毁坏圣像浪潮卷土重来。直至843年,米海尔三世登位,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此运动才得以终结,没收的教产不用交回教会,而圣像则免于遭受破坏。从此圣像灵修成为东方教会的重要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054年,教堂见证了教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原来东方君士坦丁堡牧首不承认罗马教宗的权柄,又加上在“和子句”的分歧及希腊和拉丁文化上的差异,因而双方争议不断。当罗马教宗利奥九世派宏伯特(Humbert)到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主教长瑟如拉留拒绝向他屈服。宏伯特随即在7月16日发表一份文件,把主教长开除教籍。君士坦丁堡主教长也相对地同时开除利奥九世的教籍。东方教会在理论上强调宗教事务应由基督教五大地区的领导人会议控制,而教廷改革派则主张宗教事务应由教宗单独管理。东西方领袖的代表之间愤怒的龃龉,终致造成长久的分裂。东方教会自认为是正统,称“正教”又由于其地理位置而又称“东正教”。西方教会则称“公教”强调其普世性,即熟知的天主教。
在此后的将近一千多年里,圣索菲亚大教堂虽然经历了地震、战乱等灾祸,但拜占庭帝国以及东正教会始终及时对其修补,因而得以保存。1344年,一场大地震使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崩裂以及部分建筑倒塌,教堂只好关闭,并进行修复工作。然而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教堂落入穆斯林之手,东正教的中心也被迫转往俄罗斯。土耳其人对教堂进行修建,抹掉一切圣像壁画,并改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实行政教分离,弱化伊斯兰教的地位,因而下令将改为清真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博物馆。土耳其政府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工作,原来被穆斯林抹掉的精美壁画得以重现天日。1985年,圣索菲亚大教堂所在的伊斯坦布尔文化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最佳的现存范例,其镶嵌画、大理石柱子及装饰等内景布置极具艺术价值。查士丁尼监督著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直至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完成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保持着最大教堂的地位达一千年之久。教堂内部的空间广阔,结构复杂。教堂正厅之上覆盖著一个最大直径达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顶[65],圆顶直径较万神庙的穹顶直径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却多了四分之一。圆顶下连绵的拱廊使圆顶看似失重,其下方的40个拱形窗户引进光线,使室内呈现色彩。由于经历过为数不少的维修,圆顶已经不是绝对圆形的底座,圆顶略呈椭圆,其直径介乎31.24米至30.86米之间。室内地面铺上了多色大理石、绿白带紫的斑岩以及金色的镶嵌画,在砖块之上形成外壳。这些覆盖物掩饰了柱墩,同时使外观看起来更加明亮。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