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教堂巡礼:北京五座教堂

timg (4).jpg

(珠市口教堂)

这座教堂位于广安大街和前门外大街交汇处,是一座由卫理公会修建的教堂。

1904年,卫理公会在北京修建了第一座教堂,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进行了扩建,形成了今天的样式。珠市口一开始就由中国牧师负责,实现了自治、自养、自传。

在中国近代时期,基督新教较少使用哥特式建筑,可珠市口教堂则是其中的少数。教堂建筑是哥特式建筑的突出代表,她的特点是以细长的柱子代替厚墙。外形高耸轻盈,内部是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画,大窗子,辉煌而神秘。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高柱或簇柱。

本世纪初,为了修建广安大街,并保护这座历史风貌建筑。在有关部门的主持下,修建道路时特意绕了一个弯儿,保护了这座教堂。并在内部安装了闭路电视,信徒可观看二层主堂礼拜活动。

QQ截图20200511040727.png

(灯市口教堂)

公理会灯市口教堂曾是北京最大的新教教堂。1864年,美国公理会的传教士白汉理(柏亨利,Henry Blodget)进入北京,1873年在灯市口油房胡同建立教堂,可容纳200人,为公理会的华北总部。

1900年,教堂被义和团焚毁。1902年,梅子明利用清政府庚子赔款,在灯市口大街中段重建灯市口教堂。1904年10月8日,灯市口公理会新教堂竣工,举行献堂典礼,为北京最大的基督教堂。两侧分别开设著名的育英中学、贝满女中。公理会教会建筑群几乎占据了整条灯市口大街。

1949年之后,灯市口教堂宣布脱离公理会差会,人数也有所下降。1958年,基督教实行各教派联合礼拜,北京市区的60座教堂合并为4座,灯市口教堂为保留下来的东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灯市口教堂被毁。

1990年代,燕京神学院迁址清河,其教堂系模仿原灯市口教堂建造。

timg (3).jpg

(朝阳堂)

在北京的新教教堂中,朝阳堂建立的较晚。由于北京当地基督徒不断增多,为了满足信徒的需求。本世纪初,在朝阳区修建了一座新教堂。她于2003年开始修建,两年后投入使用。

朝阳堂。教堂建筑融入欧式风格的建筑,正中间为十字架,在阳光的投射下,释放出独特的光线,仿佛上帝赐予的荣耀。目前有青年团契,诗班,同声传译组,义工组,编辑组等事工。每个团契都各司其职,给整个教堂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信徒生活,提高了事奉者的属灵生命。

timg (2).jpg

(宽街教堂)

宽街教堂是属于倪柝声所发起的聚会处运动。1930年,聚会处进入北京,十年后通过信徒捐款建立了教堂。宽街教堂基本保持“聚会处”的信仰特点。注重生命之道,不重礼拜仪式,主张教会的地方性等。当时北京聚会处发展很快,信徒达到了上千人。

文革期间,教堂被迫关闭,直到1988年恢复。2000年8月12日因修建平安大道,教堂由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50号迁出。地安门东大街吉祥胡同10号重建北京基督教会宽街堂。

QQ截图20200511040422.png

(丰台教堂)

丰台堂同样是本世纪初建立的,她建于2004年,仅比朝阳堂晚一年。教堂位于交通便利的丰台区玉泉营立交桥南侧。其建筑外形奇特,好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以体现万物的美好;又如一只圆号,传出耶稣基督的美妙福音。俯视丰台堂则呈螺旋形状,具有强烈的动感,体现了世间万物和人类的活力,也显示出基督教千年来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钟塔由两道弧墙组成人字与十字架形成完美的组合,向人们述说着这是一条永生之路。丰台堂是北京市政府为基督教所建的爱民工程,也是丰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