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被丢失的十个美好信仰传统!

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被人铭记,因为它确实可以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和生活,锦上添花。当然,美好也不一定时刻陪伴在我们的身边,虽然有些不美好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好,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在逐渐丢失曾经的美好,自己却浑然不知。

一、撇下所有的跟随

当主耶稣在革尼撒勒湖边时,众人要听他讲道。他的门徒整夜劳力却什么也没有得着,但依从耶稣的话后,虽然没有十足的信心,仍收获颇丰,如经文所记“网险些裂开”,且还要招呼同伴来帮助。他认清自己,向耶稣屈膝,耶稣也给予应许:“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接下来他们的回应很重要:“他们把两船拢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参路5:1-11)

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虽然中间会有些曲折,但结果却异常美好,也给人积极的启发。门徒撇下所有跟从了耶稣!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和家庭,不论好与不好,其对我们各人重要的程度不言而喻。但当耶稣呼召我们时,主告诉我们要撇下所有来跟随,即是撇下一切对世俗的眷恋,当然并不是要丢弃我们应当尽的责任。

曾经的门徒确实是做到了撇下所有跟随,如施洗约翰,如保罗,哪怕可以享受极高的物质、名利等,他们仍然放下所有,一心跟随,实在是今日我们之楷模!反观如今,我们不仅缺失撇下所有跟随的心,反而是多了为赚取所有而跟随的心,为了个人的私欲假意亲近和跟随主,将某些世俗的(指不好的)方法带进教会和我们的信仰观念中,将原本美好的信仰和教会的形象搞得一团糟,不能荣耀主的名,实在是我们的一大亏欠和罪恶!

二、倾尽己力的奉献

《路加福音》21章和《马可福音》12章共同记载了一件事,即穷寡妇的奉献,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虽然财主也把自己的捐项投在库里,但主耶稣唯独称赞了穷寡妇的两个小钱:“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因为众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捐项里;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这是她倾尽自己所有和全力的奉献!

每个人的条件和情况都是不相同的,有人富贵,有人贫穷;有人有能力,有人平庸;有人有学识,有人普通;有人有远见,有人平凡。但这都无关紧要,神向我们所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是否已经尽上我们自己最大的能力!在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本性相适应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已经尽上我们的所有?这才是神所看重的!

我从小接触教会,也在不同的地方读了培训班和神学,见过许多同工和神学生,也听说了一些教会和神学院校的人和事。在这当中,恐怕能如这穷寡妇般心志的实在不是太多!虽说我们能够奉献读神学已是不易,很多也确实是暂时地撇下了自己的工作、生意和家庭,但这还不够。很多人都会给自己找许多理由,年纪小的不够成熟,年纪大的又有一种“熟透”了的感觉,部分人带着许多忙碌,比如教会离不开我、事工太忙等,还有些人整日叫唤着要学校给自己降低要求,理由是自己四十出头了,很大了,可以给二十多的多要求些,对自己要求就不要那么严格了。可能言下之意就是,我本就是来混个学历的,镀个金而已,差不多就好。当然,无论从身体还是精力的角度来说,年纪长的确实不如年纪小的,这是事实,却不是我们自我降低标准的理由。既是如此,又何必要读神学,又何必要奉献给主,并说要为主作工呢?当初的摩西已有八十高龄,他也曾推卸,但从《出埃及记》的经文中我们看到,神的恩典够他所用!同样,只要我们尽上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能力,上帝必会悦纳,他的恩典也将够我们所用!

三、同心合意的祷告

《使徒行传》第1章12-14节里记载一件事,我们常称它为“橄榄山的祷告”。放在今天的处境来看,这次的祷告只能是一次“小祷告会”,地点在一间楼房,祷告的人有十一个使徒,几个妇人,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但经文给他们的祷告作了一下形容,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同心合意”表明他们是一个心思和一个心意,“恒切”表示他们坚持、不停断,以此构建成了坚持且不停断地为某件事同心合意的祷告。那么为着什么祷告呢?祷告的内容可能就包括祈求圣灵的速速降临。

即是说,他们的祷告是不停断的,是同心合意的,也是为着神的工,总结而言,也是得到神喜悦的!我们应该由此得到启示,祷告必须要包含这几个层次。按照事实来讲,今日的我们不缺乏祷告,缺乏的是带有能力的祷告;我们不缺乏祷告的人,缺乏的是真诚祷告的心,既是真心,也是迫切的心!我们常把祷告当作形式,因为这样可以更加“合群”,不会显得突兀;我们也会把祷告当作自我的发泄,既用它来发泄情感,也用它来向神祈求,期望自己一帆风顺;我们还会把祷告当作控告,以此来抓别人的思想工作,影响别人的判断,以此高抬自己;我们更会把祷告当作标榜牌,以此显得更加属灵和爱神!但我们唯独不会藉着祷告使自己更加顺服神,使自己可以行在神的心意中。因此,祷告不是改变神的心意,而是使自己能够顺服神的心意!所以,缺乏祷告的基督徒和教会是可怜的,缺乏正确祷告的基督徒和教会更是可悲的!

四、等候圣灵的耐心

主耶稣曾在《约翰福音》多次提及门徒要等候圣灵的到来:“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约16:7)虽然耶稣告诉了门徒时间——当他去的时候,圣灵便会到来。不过这也只是个大概的时间,究竟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则是没人知晓。而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了圣灵的降临,同样在此之前也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就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马可楼的祷告。

在人和神之间会有一个距离,而这距离的长短可能各不相同,因为它和我们与神的关系相关。有些人不耐烦这样的等待,但又急切想要别人这样的恩赐,便“自食其力”,这也就会产生一些极端甚至异端的现象,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我们需要等待圣灵的进驻,这也是等待神的进驻,进驻到我们的内心和真实的信仰之中,免得我们失了方向和分寸,这方向是指着人生的方向,而这分寸则是就着在信仰当中的分寸讲的。待圣灵进驻到我们各人生命中时,自会洗净我们里面的一切不虔和不义,也会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纯粹,侍奉更加得力,教会更加复兴!

五、满有能力的讲道

《使徒行传》2章37-42节记载了一件事,和合本的标题为“三千人受洗”。简单概括便是,使徒彼得的一次讲道,使得三千人悔改受洗,并“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不可否认,彼得的讲道取得这样成果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圣灵的作工和神的恩典,但又不可否认的是,这次讲道的果效确实是显著的。

神在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处境下自然会有不同的带领,因为他有他的心意和计划,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极力渴慕这样的善工,更加热心地为主作工。就着事实而言,今日的很多讲道,莫要说是一次使三千人悔改受洗和遵守,可能连三个都没有。我们不禁想问,难道上帝在这个时代就不作工了吗?我想这一定不是的,但为什么不能取得当时的果效呢?或者说,今日的果效与当日又是否相差太大呢!我们先不论这具体的原因是什么,但让我们看到的是,今日的讲台是真的缺乏,且是十分缺乏大有能力的讲道!

六、凡物公用的决心

《使徒行传》2章43-47节记载了信徒的共享生活,这也是成了凡物公用的雏形。虽然我们今天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一定适合这样的生活,但他们的决心又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多年前的某个教会中,因为圣诞节的缘故,大家聚集庆祝,因为当地有摆桌的传统。但由于教会的一些厨具餐具数量并不太多,所以教会的肢体便各自带着自家的用具,一起在这次活动中使用,等活动结束后再带回,所以也都做了各自专属的标记。虽然教会的餐具和厨具不多,却也并不是没有,又因为使用的次数不是太多,所以大都是比较新的。等各人都声称拿走了自己的物品后,人们却惊奇地发现,教会本有的餐具厨具数量虽然没有缺失,但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被“狸猫换了太子”,很奇妙地都成了旧的了!

今时今日,虽然我们并不主张要回到当初凡物公用的状态,但至少要有那份决心。我们不求各人都能做到舍己的奉献,却也不提倡有人借机“偷取”教会的利益。有些人看起来还不错,因为也自称为教会奉献过,但都是把自己淘汰的、二手的、甚至废弃的往教会带,美其名曰“奉献”,自己却把新的留在了家里。试问,这样的做法真的是在奉献吗?难道上帝教导的奉献就是要献上我们所淘汰的吗?祈愿上帝怜悯,不求我们有功,但求无过,但求众人可以回到为神无私的地步!

七、和睦同居的美好

《诗篇》133篇为我们描绘和颂赞了弟兄和睦同居的美好:“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和睦同居常常又和彼此相爱相连,从理论上来说,这既是对《圣经》不折不扣地执行,也是个人属灵生命的具体实践,用行动来述说我们个人真实的信仰,也便是我们属灵生命的真光景!当然,我们所应当追求的和睦同居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和表面,而是内里的,是属灵生命上的相连以及和睦,这是一种由真实生命所自然带来的和好,与虚假的截然不同。

在教会中,可能我们常会遇到一种人,虽然表面上堆满微笑,却总会给你一种内心需要防范的感觉。这样的微笑是伪装出来的,是虚与委蛇的,是不能让人从内里安心的,看起来反倒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因为我们采取的方法只是世俗上的那一套,打官腔,走形式,而不过心,既不过心,就无法使人放心和安心!

八、庄重神圣的崇拜

若是提及理想的基督教的崇拜,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一定是“神圣”、“庄严”、“肃穆”等词汇,而绝非“轻浮”、“喧闹”、“嘈杂”等形象。但现实告诉我们,我们的崇拜已经逐渐失去了这些“神圣”、“庄严”和“肃穆”,反而转向“轻浮”、“喧闹”和“随意”。

有些人认为崇拜绝不能形式化,所以对崇拜中的一些形式嗤之以鼻,认为只要轻松就好,这样才更加“属灵”,因为拿去了形式,只留下了“感动”。有些教会还提倡临时的“感动见证和赞美(即是单个的临时上台唱赞美诗)”,更有甚者还提倡临时(崇拜开始前一两小时)给讲道人经文,不是他没有时间准备,而是每次都特意这么做,认为只有这样才更加属灵。在笔者看来,实乃荒唐之举!

崇拜是对上帝的敬拜,既是对万有上帝的颂赞,也是对他的降服,对这一系列的准备和要求都应当是高标准的,而人应当异常谨慎,更要小心自己在上帝面前的脚步。回想旧约,不论是会幕的建造、节期的定例,又或者是祭祀的要求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条例,这背后所表露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和材料的标准,更要向我们提醒,对待上帝的事,对待上帝的崇拜,都应当异常小心和敬畏。可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的崇拜就会变得如此随意呢?期望我们能够既有忠心,又有见识,以此将上帝当归的荣耀归于他!

九、合神喜悦的敬拜

对于敬拜,我们一定会想起主耶稣的一句教导:“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

什么才是敬拜?这是每一个跟随主耶稣的人都关注的问题。敬拜不等同于崇拜,但又包含了崇拜。一场大型的崇拜是敬拜,三两人的歌颂主恩也是敬拜,一个人的歌诗祷告也是敬拜,或者因为一些原因而对神的真心和急切呼求的(如遇到意外时对神的急切呼求),虽然没有一些形式,但也是一种敬拜。既然如此,哪一种敬拜方式才是被神喜悦的敬拜?主并没有给我们定出一个绝对的形式标准,反而是有一个绝对的原则——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的。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是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的?

这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真心。不论我们参与怎么的敬拜方式和模式,一定是出于真心,且是对三位一体神的真心,而不是出于一些客观的或一些面子、人情什么的因素,继而产生的勉强行动。第二,一定是在符合自身的景况下可以参与的最“好”敬拜。例如我曾经遇到一肢体,在自己并没有一些其他原因而在外在条件都适合的时候,果断并主动“谢绝”了一良好的线下敬拜,而采取了自我读经和灵修的方式,自己美其名曰也在敬拜,并声称这样更有“感动”。同样,相信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一批人,常认为身边的敬拜和聚会不够“属灵”,于是积极参加网上的敬拜,听网上的录音或观看视频,以此代替线下敬拜。这并不是说线上的不可以,在特殊的处境下,这也是一极好的敬拜方式,但我们不能只存在于线上,而不存在于线下,毕竟敬拜不仅仅就是参加崇拜和聚会,线下我们的一言一行也是敬拜!

十、坚定如一的初衷

《马太福音》第28章的大使命是我们所熟悉的,主耶稣在升天前把传福音的大使命交托给跟随他的门徒。不但如此,在《马太福音》第10章耶稣拣选门徒时也曾记载对他们的劝勉,虽然以后会遇到逼迫和患难,但总要靠主刚强,靠主也必刚强!

在不同的时代,跟随主的人会遇到不同的环境和难处。熟悉教会史的肢体自然知道,曾经教会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实属不易。所以有句话说:“殉道士的血是福音的种子。”由此可见,今日我们能有如今的光景既是上帝特殊的恩典,也是多少忠心跟随主的仆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所换来的。

今日的我们虽没有遇到当初那般的逼迫,但同样有我们今日的环境。世俗的潮流,不正确的价值观正逐步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信仰,最重要的是,它远不会像眼见的逼迫来得更会引起人的警觉。反而是一步一步蚕食我们的信仰,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被它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道德观、伦理观、侍奉观等等都已经被这些改变。可见的敌人并不可怕,隐藏在深处的才最令人惊悚!

并且,在被蚕食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手头上还会有一些神圣的侍奉工作,可能还有一些位置和权力。若是没有被影响还好,可若是被影响后,我们这些侍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而顾及人的情面等,失去了原有的初心和忠心。正如主耶稣所教导我们的,也正如历代忠仆用他们的一生所见证的:为主求一切,为己无所求!

为己所作的一切都将会逝去,而为神所做的一点都将会被上帝铭记!我们虽然卑微和渺小,但当我们与无限的上帝相连时,人生便也充满了意义。这才是跟随主的人应当有的美好追求,也是所有人应当追求的真正美好!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