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要进入长足、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参与侍奉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其中包括信仰造就、侍奉能力、合作意识等等。为了了解教会侍奉人员的培训现状,笔者利用四周的时间到三间教会进行调查,通过资料查阅和问卷调查,本人对教会侍奉人员的培训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等有了基本的把握和了解,现将情况结合个人感想报告如下: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教会没有系统的培训知识,只是单纯的讲授PPT,没有太多的干货,并且培训的形式不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应有的培训深度。绝大多数同工认为教会的培训在知识结构和授课技巧方面不能满足培训的需求,缺乏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没有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同时也没有作为主要工作事项来履行。
调查中有66.7%的人认为,教会对培训的投入太少,没有作为重点来抓。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会侍奉人员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对侍奉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大部分人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教会管理水平和侍奉水平的下降。
与此同时,教会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神学知识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差,没有根据教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并且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教会需求和信徒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福音事工的现状与时代需求,因而难以充分调动信徒培训的积极性。
教会培训是发展的前提、培训是福音事工得以进步的手段。通过培训可以满足信徒高层次的信仰文化需求,以此来激发信徒的干劲和热情。为此,在培训方面有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明确培训内容及方式
给最基层的人员培训,要大道理生活化。文化层次低、接触社会的信息量少的人讲一些大道理,他们不容易理解。一些大的案例,讲给他们,他们也会如听天书,根本把握不了问题的本质。但也不是说因此就不能谈一些大道理,主要的是将大道理身边化、生活化、情景化,他们听得懂,意得会。不要讲授一些高层次的理念,不分对象地大谈特谈一些诸如神学和教会历史的内容,而忽视了对象。实际上,对知识储备多的人就理应讲高层次的东西,但对知识储备少的的人员谈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如灵修中遇到的难处如何解决,探访事工如何做到面面俱到等等。
(二)加强对教会堂委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
在培训之前,需要教会牧者领袖先了解一些政策界限及有关发展延伸的问题,以便学员提问时出现无所适从的尴尬现象。还需要着重注意自身的亲和力,这里的亲和力,既有讲授内容的亲和力,讲师表情仪容语言的亲和力,更有讲授方式方法的亲和力,要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有效地互动,消除距离感,产生心理共鸣和同频共振。在培训过程当中,针对本教会的侍奉情况和工作特性,对管理人员加强侍奉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教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信徒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要提高教会内部的沟通效果,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只有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下,侍奉人员和基层信徒才能放下心中芥蒂,坦诚交流看法,以相互信任的方式沟通和相互学习。教会牧者领袖应不定期地和基层信徒共同进行培训以及交流,使得信徒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牧者与信徒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协调。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渠道的选择上,教会牧者必须考虑沟通的成本,通过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沟通效果。显然,对于教会的内部沟通而言,进一步拓展同级之间的沟通是提高沟通效果中成本最低的途径和方式。
综上所述,教会不可以墨守成规,一定要与时俱进,且要对基层信徒、侍奉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光有一颗热心不足以承担侍奉大任,必须对信徒有所装备、有所操练、有所造就。就像当年的耶稣,在世间三十三年,传道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他除了传递信仰与福音,还一直做训练、操练门徒的工作。一开始的门徒还处于软弱、小信之中。耶稣一直用教训、启迪、警戒来给他们信心与属灵的造就。直至耶稣复活升天之后,门徒们就展现出了超越性的属灵特质。当年三次不认主的彼得,一次讲道竟然引得三千人悔改。对主心存疑惑的多马,竟然成为为主开辟宣教道路的福音大勇士。门徒们之所以成为福音的精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主耶稣当年对他们的遵遵教导与耐心、细致的训练。这就是培训带出精兵良将,操练孕育信心伟人。我们的教会更要抓住时代的脉搏,紧抓福音契机,做好门训事工,让我们的信徒都装备成基督精兵,做神家合用的器皿,成为神所重用的好仆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