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新书速递:《大公会议史纲》

在普世教会历史发展上,如果出现严重的教义争端或者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世界各地的主教们都会聚集一堂,通过召开大公会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制定教义,以促进大公教会的发展。

在天主教等传统宗派中,大公会议的决议是除了《圣经》外最重要的信仰权威,因为其代表了基督对教会的带领,有助于圣化普世教会。其实早在使徒时代,当时因着是否遵守旧约律法的问题,使徒就在耶路撒冷举行会议,明确了教会的规范,并促进了普世宣教的形成。

但真正意义上的大公会议,乃是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后12年,于325年召开的尼西亚会议。此时会议云集了东、西方300多位主教,最主要的议题就是关于反对三位一体的亚流主义的讨论,经过激烈辩论,最终大公会议肯定了三位一体论的正确性,并制定了《尼西亚信经》(第二次会议确定)。而这次大公会议的决议,被主流基督宗派所承认,奠定了基督信仰教义的基础。

此后、在君士坦丁堡、以弗所、迦克墩等地举行的大公会议,深度讨论基督论的问题,制定和完善了信仰告白,形成了普世教会教义体系,并一直延续至今。

当然大公会议在教会历史发展中,由于不同神学家、不同宗派的理解,对其权威性也产生了分歧。比如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就指出,大公会议的权威性如果少了背后《圣经》权威的支持,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基督新教的主流宗派,基本只承认前四次大公会议所制定决议。

而东方教会与西方教会一直存在教义上的争论,并在1054年发生了普世教会大分裂,形成了在东欧多国、西亚地区以及俄罗斯等地流行的东正教。东正教对于大公决议的决议同样有自己的理解,她们认为787年第二次尼西亚大会后的大公会议都是天主教自行搞的,在信仰上缺乏权威性,而只有前七次会议所制定的才是真正的,有权威的决议。而天主教认为,从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到1962年的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所举行的21次会议都体现了基督对于圣教会的带领,其制定的决议,都是具有信仰上的权威。

由此可见,对于大公会议决议的不同认信,形成了不同的宗派传统。因此我们了解大公会议的历史,其实也是看到不同宗派神学思想的源流以及教义的差异在哪里,这对于了解神学思想史、教会历史有着重要价值。

当前中国教会内各种极端、异端思想泛滥,给信徒造成了信仰混乱。要更好地牧养教会,造就信徒,就需要从大公会议的遗产那里汲取养料,以应对当前教内外的挑战。

《大公会议史纲》就是一本全面了解大公会议发展的好书。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回答,什么样的宗教会议方可被称为“大公会议”?基督宗教各派别在大公会议认定标准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每次大公会议是在什么状况下召开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主导性的思想是什么?在会议进程中,共识是如何形成的?对于分歧是如何处理的?前一次大公会议与后一次大公会议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大公会议史纲》将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予解答。

相信《大公会议史纲》一书,不仅让牧者、学者以及读者了解大公会议的来龙去脉,更能让我们从中学习到不少宝贵精神,从而服务于中国教会。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