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思:家中的浪子——大儿子
父亲节临近,我们思想圣经中广为皆知的“浪子的比喻”,这个比喻以“慈父与两个迷失的儿子的比喻”为标题似乎更为贴切。因为,对于听到这个比喻的一世纪犹太人听众而言,大儿子比小儿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同样也是浪子。很多时候,我们在讲到浪子的比喻时,往往会将重点放在小儿子的身上,觉得小儿子才是浪子比喻中的主角。但回过头来看时会发现,不仅仅是远离父亲,远离家乡的小儿子是浪子,就是在家里的大儿子也是浪子。大儿子虽然没有像小儿子一样分父亲的家产,看似也留在了家里照顾年迈的父亲,但是他的心却没有和父亲在一起,他是属于家中的浪子。所以说谁是浪子,小儿子是,大儿子也是。
圣经里最后小儿子在外吃尽了苦头,终于悔悟过来,回到家里向父亲悔改,这个时候大儿子的表现是怎样的呢?他埋怨父亲接纳了小儿子,觉得自己努力的留在家中帮助父亲这么多,却还不如一个败坏的小儿子得到的多。耶稣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俩都失丧了,他们都没有和他们的父亲建立关系,他们都与父亲隔绝。因此他们也都与上帝隔绝。小儿子的反叛是公开的,而大儿子内心的反叛是隐藏、刚硬、虚伪的。他住在父亲家,却一直恨他的父亲;他否认与弟弟的关系,从而也就否认了与父亲的关系。他不但不叫“父亲”,还称他的浪子弟弟为“你这个儿子”。
大儿子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呢?是因为他还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福音。这就好像葡萄园作工的比喻:无论是早上进葡萄园的工人,中午进葡萄园的工人,还是晚上进去的工人,最后所得的价银都是一样的。从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工价真的很不公平,但要知道,这就是恩典的世界——每个人都曾经历,只是最后走着走着就将这些忘掉了。很多时候信仰久了,心开始变得懈怠或是麻木,容易忽略自己的问题,关注别人是不是付出的比我少,得到的却比我多?我们需常常省察自己,是否像大儿子一样丢掉了恩典,在不断与别人比较。要找回起初向着神单纯的热心,而不是如同大儿子一样常在恩典当中就开始变得忽略恩典,从而骄傲埋怨,以至于让父亲伤心。我们在信仰的过程里,在做事工的时候,是否也像大儿子一样,虽然表面在很努力的成长,也按时去教会做礼拜,跟弟兄姐妹的关系都还不错,至少看起来我们信仰的姿态很好,很有基督的样式,但我们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神,还是为了自己?我们虽然嘴里说着相信,但是否生活工作一旦出现什么波折就开始埋怨诉苦?
我们可以透过下面的对比来看看大儿子和小儿子:
1.远方的小儿子回来了(20节),离家不远的大儿子不肯进去(28节)
2.小儿子和父亲快乐起来(24节),大儿子向父亲生气(28节)
3.小儿子自觉得罪了父亲(21节),大儿子觉父亲亏欠了他(29节
4.小儿子自觉不配作儿子(21节),大儿子觉作父亲的不配(29节)
5.小儿子在父前认罪自卑(21节),大儿子在父前自夸骄傲(29节
6.小儿子以父为乐(24节),大儿子以朋友为乐(29节)
你是大儿子吗?很多人都容易看到自己是小儿子,信主久了,却容易忽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像大儿子一样的人。提姆·凯勒牧师提出了六点,帮助你察看自己里面是否有大儿子的样式。
第一,大儿子的内心里有怒气。他一直认为神欠他们一个一帆风顺的生命,他们觉得自己一直为神辛苦做工,辛苦祷告,很顺服神,控制了自己肉体的诱惑,当他们祷告时,神不回应,心中就有怒气,所以一个大儿子心态的信徒常常会发脾气。
第二,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会非常生气。一个有大儿子心态的人,当有人提醒或批评你的时候,你会非常生气,要攻回去或者非常沮丧,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好人,他们其实已经没有把自己想成罪人,要靠着基督的宝血挽回。当有人评判他的时候,他的根基被动摇,因为他们要维持自己的感觉,不管什么善意的批评他们都不会欣然接受,更不会反思自己。
第三,会常常担忧和比较。他们常有嫉妒心,和别人比较说自己为什么不成功。
第四,没有一个真正喜乐的祷告的生命,他们祷告的时候有很多要求,不是靠着祷告享受到神的喜乐和平安,而是对神提出要求。
第五,会看低身边的人。他们很用心做事,不是说用心做事不好,而是用心做事带来的是自满,这本不应该。这个大儿子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人,很难接受不同文化和宗派的人,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都不对,看起来不顺眼。大儿子不接受小儿子,是因为他觉得小儿子很败坏,所以不认为他是自己的弟弟。
第六,有大儿子心态的人很难原谅别人。如果谁得罪了他们,他们会一直放在心里,不肯原谅,当然这和骄傲有关。不原谅别人的一个表达是你认为自己永远不会犯这个错误,而学会原谅的人会将心比心,知道自己也会犯错,心会变得宽大。
反思与应用:
1.我们和父亲的关系如何?我们是否体贴父神的心意?
可能我们跟随了主,但是我们跟父神的关系到底如何?是像小儿子一样流浪在外,还是像大儿子一样,虽然在这个家里面,但是却与父亲没有属灵生命的关系,只想从父亲那里索取好处,没有体贴父亲的心意。有人说,主啊,我只要你的恩典,得到上帝想要给予我们的东西,而不是为要得到上帝自己。多少时候我们想要的是上帝的祝福,只要祝福、只要好处,而不要上帝自己,那么耶稣只是你的样板,耶稣只是你的榜样,耶稣只是你的老板雇主,但他不是你的救主。你在努力成为你自己的救主。
2.我们是否自义?我们是否经常抱怨?
我们都是基督徒,我们或许已经对圣经很了解,但是我们有没有行出真道来。很多时候只有想法,却没有付诸行动,用自己所背的经文来炫耀自己或者指责别人。大儿子是典型的自以为义的人。经上说:“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大儿子还说:“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过我一只山羊羔。”大儿子在父面前得到很多,却不知感恩,不知荣耀归主。也代表了口头上赞美神信靠神的人,虽然表面似乎很属灵,心却远离主。正如经上所记的人:“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自以为义的人并没有以基督的心为心,神是拯救罪人的神,主让我们从大儿子身上看到,自以为爱神的人有敬虔的外表,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样的人如同法利赛人,是没有真心悔改的人。他们来到主面前是为了得到好处,而不是为了舍己。他们容不下别人的好,觉得自己比谁都强。
3.我们是否真正的与主同在,并以此而为喜乐呢?当我们接受主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知道,有了主就有了一切。基督徒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属灵的富足人。然而,有时候我们却将主放在一边,自己孤军作战。甚至有些人虽然来到教会,却不以事奉神为喜乐、荣耀的事。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有在遭遇疾病、坎坷时才会想起祈求主的祝福和恩典。
小结:主耶稣想用这个大儿子来提醒我们:谁需要归家,小儿子大儿子,更重要的是我们都需要归家。神要的是心的归回,不只是身体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归回。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