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两位老婆婆的情谊

我离故乡赴他乡多年,我年过半百愈来愈惦记老乡,像本文提到的两位老婆婆“华嫂与亮妗”,我从小看到她们也深深体会她们的友谊,“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27:17)

华嫂与亮妗两位老婆婆圴年逾八十,乡人都知道华嫂与亮妗是小村的左邻与右舍,距离不过三百米,也知道老人两家站在大门斜对角都可见彼此,中间隔着一个民众活动中心,还有两棵年逾数百年的老樟木与老榕树。半世纪前,民众活动中心曾经是基督教幼儿园,开学或结业总有牧师来做仪式并合影,当年我就是那个幼儿园毕业的老儿童,拍毕业照时坐在胖胖的洋牧师左侧,当年他已年迈。

五十年代华嫂23岁嫁入小村,亮妗次年做了邻居,两个媳妇便一路走过农耕、工业与现代计算机半个多世纪。那时仍是烧木头与石炭(煤)煮饭菜的年代,华嫂和亮妗都是花信年华时嫁入小村,一不小心就过了花甲之年,又过古稀之年,一晃六十多年了,如今接近耄耋,村民早就熟悉爱咧嘴带笑容的两位老婆婆,近年两老婆婆总忘带假牙,笑容依然可鞠,小村老人还对外人说她们嘴角弧度很像当年洋牧师的。

村民很少人知道民众活动中心的历史,因为年代久远,曾有人提起洋牧师,因为他是在小村往生的。记得华嫂和亮妗说过那牧师是美国人,普通话并不灵光,但是聊到当年送孩子上幼儿园,聊到牧师与老师的信心、希望与爱,就像把孩子送给神一样放心,受听的人无不感染平安与喜乐。如今两老婆婆聊起往事总没带假牙,则更显厚道,更见厚福。

半世纪前,老牧师与老师们纷纷在小村去天家了,基督教活动中心被拆了,村长把基督教活动中心重建成小村民众活动中心,儿童改去小镇上幼儿园。常听到两个老婆婆聊起半世纪前的故事,那是没有麦当劳与星巴克的时代,总有基督徒忙煮牛奶蒸馒头,我们受神恩,吃了不少馒头喝了不少牛奶,一切感谢主。

看看两老婆婆的人生,她们嫁入小村后走过的门前小径,曾是土路常常泥泞,曾是石板路总让人跌倒摔跤,后来才是水泥平面路;我的脚抵着你的脚,你的足踩着我的足,我年头生个女儿,你年尾生个儿子,她们曾戴斗笠再换雨伞,都送孩子去基督教幼儿园,俩人总一起上街去小镇,总见胸前挂上十字架项链;两位老婆婆如今仍在小村守望相助,过着平实平静的日子,一定念想过牧师。她们的伴侣早就离世,看待对方就像对待家人,见了对方常常温暖体贴:每晚关灯入睡前,仍习惯张望一下你家的灯关了没有?

想想半世纪以来,两位老婆婆同步走过一生艰辛。她们最初嫁到小村,自家老房都是烧煤炭与木柴,那是带有烟囱的年代,她们年轻时是刚有电视机与霓虹灯牌的年代,她们没有十指纤纤,更没有画长双眉,她们活得是真实的,也是现实的,努力地协助自己的另一半,并辛辛苦苦拉拔儿女,时代波浪汹涌,她们从没灭顶。

回首当年的小村时光,我总想念老洋牧师,最想念的是两位老婆婆,常常回想她们的一生,总有中国女性的辛苦、认命与认真,如今再看她们也有数不清的苦数不清的爱;小村故事很多,两位老婆婆生活的趣味让人回味,让人以有情之眼,看无情人生,看出更多反醒与觉悟,看出女性的共鸣,更看出无限希望,我总也求得内心更多的净化和宁静,一切因为一个字——爱。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更大的。”(约15:13)曾在两位老婆婆身边长大的我已年近耳顺,旧时代往事如烟。洋牧师早归天家,两位老婆婆仍健在。一切感谢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北京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