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谈谈小组化牧养遇到的一些难点

小组
小组

教会小组事工有时候又被称为细胞小组事工,顾名思义就是把整体教会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或者是若干个细胞,藉着具体的内容,以进行更有针对性、更为细致的牧养,以帮助信徒有更高质量的成长。比较而言,对信徒进行小组化牧养是传统主日崇拜牧养模式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弥补主日崇拜式牧养的不足之处,因此,被教会广泛接受和推行。

然而,这种模式虽然很好,有很多教会从中尝到了甜头。但是,我们在推行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难点。当然,这些难点并非是在否定小组事工,而是我们在推进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导致小组事工没法更有效,甚或是长期开展下去。概括而言,所遇到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教会缺乏对小组事工的整体规划。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教会都在开展小组事工,但又有多少教会对小组事工进行整体规划呢?仅就笔者所接触到的教会而言,几乎都开展了小组事工,甚至有些教会极其重视,但不管是哪一间教会,都没有对教会小组事工做过整体性的规划,甚至一些教会都没有形成过关于此方面的文字材料。

这是比较令人遗憾的事。主耶稣曾经说过:“你们哪一个盖一座楼,不先坐下计算花费,能盖成不能呢?”(路14:28)主耶稣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以此比喻,来教育人若想成就一项属灵事工,也要像盖房子一样,先计算好、规划好,方能成功;不然,很容易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其实,教会小组事工的开展也应如此,若没有计算、规划,即便是口号再为响亮,也无济于事,终会是漫无目的的朝令夕改,变来变去。

难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教会小组事工的好处,以及开展此项事工的必要性、迫切性;很多教会也尝试过此项事工的开展,但能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从不间断开展此项事工的教会却很少。

这又是一个难点。笔者发现,有的教会反复开展此项事工,为什么会反复呢?一是因为在过程中,教会又开展了其他看起来更为重要的事工,因此暂停了下来;二是因为那间教会领袖重视的时候、抓紧的时候,小组事工就得以开展,一旦忽略了,那么又停顿了下来。因此导致这间教会的小组事工,断断续续,反复开展,这样下来不仅无法深入,也导致了资源浪费,以及信众的怀疑、轻视。

人才短缺,流动性大。小组事工能否做得起来,其实也在于一间教会有否足够多的人才;而且,这些人才主要是由义工组成。我们在实际的带领中发现,划分片组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寻找合适的小组长却比较难;即便是有了合适的人选,但该人选也不一定能够长久、用心地委身于小组的带领。

而且,对于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教会来说,还面对着一个问题,就是信徒的流动性很大,来来去去很平常。这包括小组里面的信徒,也包括组长、片组长等。有时候,一个小组的人员刚确定,但不久之后,又要重新确定,因为走了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这就导致一个情况,小组很散漫,人员总是不断的替换,甚至有些小组因为流动性过大,导致小组消失。

具体内容空洞,信徒不知所以。有间教会,重视小组化事工,但是仅仅停留在划片分组,选好小组长,召集小组长开开会的阶段。旁边的一间教会做的稍微好些,在此基础之上,发动小组长对所负责区域内的信徒做了登记,建立了微信群,并且时常有电话、微信联络,必要时,也有线下探访联络。

可能到目前为此,这个区域内的一些教会肢体认为,小组化事工的具体内容就是这些。但果真如此吗?肯定不是。因为教会开展小组化事工的目的乃是为了帮助信徒生命有更高质量的成长,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需要有更多的内容加以支撑;而仅仅只是知道区域内有多少信徒,以及进行偶尔性的探访,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措施、内容无法满足信徒的需要,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由此可见,教会小组化牧养是一件任重且道远的事。即便是各间教会都尝试开展了小组化牧养,但是真正掌握了实际,又有条不紊,持之以恒,有章有法的开展,且取得了较好牧养效果的教会却少之又少。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概念性阶段,并没有把船开到水深之处,所以也无法有良好的效果。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