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
这几天某位家长以《伊索寓言》中存在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而向出版社投诉的事,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让这部经典再度成为了“网红”。
在中国,即使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也对《狼来了》《农夫与蛇》《狼与小羊》等等故事耳熟能详,足见《伊索寓言》在中国儿童中的影响力。那么这部经典是在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
相传古希腊有位叫伊索的奴隶,非常善于讲故事,他以动物为题材,用拟人化的方式说寓言。故事短小精炼,蕴含深刻哲理,对社会、人性进行了批判或抒发个人感悟。这些寓言很快就在古希腊流行起来,成为西方的经典故事。
不过原版的《伊索寓言》早已失传,我们现在看到300多则故事,都是后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故事,整理改编而成。因此,严格地说,目前流传的《伊索寓言》,并非是原稿,而是在保留伊索所讲故事的基础,综合了印度、阿拉伯等人民间故事,是一部古代寓言故事的汇编。
《伊索寓言》进入中国,乃是第一次西学东渐的结果。明朝万历年间,来自意大利的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福音。为了让国人明白天主教教义,在所著的《畸人十篇》(成书于1608年)中就使用了一些“阨锁伯”(利玛窦对伊索的翻译)故事,来阐述善恶的道理。
据学者研究:“利玛窦在《常念死候备死后审》(第四)、《斋素正旨非由戒杀》(第六)、《善恶之报在身之后》(第八)、《富而贪吝,苦于贫寠》(第十)这4篇中,共引用《肚胀的狐狸》《孔雀丑足》《两猎犬》《狮子和狐狸》《两树木》《马与人》等六则寓言故事。”这是目前可知,《伊索寓言》在中国最早流传的记录。
当然利玛窦所宣传的《伊索寓言》肯定不止写入《畸人十篇》的六则故事。因为在当时的欧洲,这本书是布道时常用的参考,因此利玛窦来到中国,肯定也会在讲道中提及更多故事。
著名学者戈宝权就指出:“当年耶稣会士自西欧来东方传教时,都带有《伊索寓言》一书,并经常以其中的寓言做教诲、训诫之用。”
法国学者裴化行在《利玛窦神父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官员见了一本讲述救世主事迹的小册子,竟看得出神,我便说这是我们教中的书籍,不能相赠……却送给他一本《伊索寓言》,他欣然受下,好像这是弗拉芒印刷书的精品一样。”可见《伊索寓言》在当时是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案头书之一。
继利玛窦之后,庞迪我所著的《七克》也使用了九个伊索寓言的内容。1625年,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在西安出版《况义》一书,这是《伊索寓言》最早的汉译单行本。当然这个只是节译本,只有22个故事(另有一个手抄本收录36则故事)。
利玛窦、金尼阁等耶稣会士宣传《伊索寓言》只是辅助宣教之用,相比于撰写教理书籍、推广科学技术等等事工,翻译这部文学经典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而只有节选本,或散落在其他著作里。因此《伊索寓言》的全译本,直到近代才在中国问世,有些故事影响了好几代孩子的成长。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