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小组事工的督导功能
引言
只要疫情一天没有结束,地方性教会的牧养就仍备受压力。这也不仅是因为在疫情期间,不少教会被迫只能在线上聚会,更是由于一些地方时好时坏,疫情解除的时候固然可以在线下聚会,疫情一出现,又立刻回复到线上的牧养模式。这就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一会儿线上一会儿线下,要是通知不及时、不到位,也容易给路远的弟兄姊妹带去麻烦。
再过两个月,有关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的管理条例就要实施了,届时只有取得相关许可证的单位才可以发布适宜的宗教信息。那么那些暂时不合条件而无法取得许可证的教会,就比较被动了。他们或许只能通过那些已经取得许可证的教会观看现场直播,但那也只能算是“吃大锅饭了”,不管你喜不喜欢,只有一种选择,你不要就没了。
当然,除了互联网之外,我们还是可以使用其他办法的,就是这些办法比较原始,效率也不高,可是总比“不采取任何措施”要来得有价值。笔者所指的比较原始的补救措施便是“信件牧养”及“电话牧养”。如果我们愿意采用这种方式的话,也可以结合小组的督导工作深入展开。
一、制定一个有关基督徒生命成长的中期计划
在非常时期,我们既处在基本封闭的状态中,就没必要去设计太过高大上的目标,而只要以培育信徒的属灵生命为主旨,盼望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及训练,使每位弟兄姊妹都能成长及成熟起来,能有辨别真伪的能力,自我牧养的能力及汲取真理养分的能力。
所谓的中期计划便是一年左右的计划,便是想要用一整年的时间让弟兄姊妹们对于圣经真理及生命的成长有稳步的追求,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每个阶段结束以后都进行一次小小的测试,通过者再进入下一个阶段,以此类推,一年过后必将带来别样的收获。
二、纠正理念,编纂资料
有人说中国教会所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将“唯独圣经”变成了“唯读圣经”,变成了只看圣经而不顾别的相关书籍,以为只有阅读圣经才是读神的话语,其他的书籍既然都是人所写成的,就没有太多属灵的价值在里面。
这种看法肯定是片面的,因为其他的属灵书籍也是基督徒作者认真研读圣经之后写出来的。这些书籍都是根据圣经的教导撰写的,为何就没有价值了呢?我们总不能说只有自己对圣经的领受才是绝对正确的吧?既然我们不能以自己的领受作为绝对标准,为什么就不能谦卑地考察一下别人在读经及研经方面的心得体会呢?
教会应当纠正这种偏差,且制定一个学习的计划。其中整理并撰写资料还是重中之重。这种整理的工作并不需要太高的学术能力,因为不是写书,而是整理并编纂。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一年365天计算的话,需要整理并编纂365份完整的资料。
每一份资料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1、所要阅读的圣经章节;2、相关的解释;3、练习题;4、相关的扩展阅读资料(比如论到婚姻的经文时,便可以将刘志雄有关婚姻方面的教导摘录一段放在里面);5、相关的诗歌;6、需要深入默想的经文及默想这段经文时的相关提示;7、对这段经文及整个学习的回应祷告。
三、借着“信件”及“电话”开展小组督导工作
小组事工的重要环节就是“督导”,在笔者看来,这种督导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但不管哪一种,都能起到普通的小组聚会所无法达到的果效。因为督导不仅是教导,更是带有浓郁的关心及督责。当一个人用心去督导另一个人的时候,他一定会花时间在那个人的身上,用心为他祷告,耐心与他沟通,目的乃是要帮助他突破他的限制,促使其成长。
做督导工作的人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人不是机器,机器会绝对配合,人则不然。你叫他往东,他可能偏偏往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督导者在被督导者心目中的分量不够重,另一方面两个人在一起要形成一种默契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必须相互信任、理解及彼此支持,才能有美好的果效。
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督导者可以通过特殊的途径维系与被督导者的良好沟通,这种途径有点原始,即“电话”或“信件”,有电话的直接打电话,电话也没有的,则只能以书面的信件来联络了,就如新约时期,保罗所用的方式一般。
督导的内容就是教会所编纂的相关资料,方式则是督导者抽取其中的一处,以问答的方式帮助受督导者去回顾学习过的内容,观察他们对经文及相关信息的理解,及时纠正偏差并就某个话题作延伸的分享。督导者可以选择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受督导者互动,给予他们一定压力的同时,也多多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带着压力与动力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