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在西方的传播,与这位国际友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精彩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位诺贝尔奖得主将其翻译成英文,从而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位翻译者就是赛珍珠(Pearl S. Buck)。
她生于1892年,出生四个月后,就随着当传教士的父亲赛兆祥来到中国。他们先后在镇江、宿州、南京、庐山等地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由于从小在中国长大,赛珍珠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因而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
赛珍珠曾以传教士的身份在金陵大学任教,从事宗教与外语教学。但她更为著名的工作乃是文学创作。由于从小在中国长大,熟知中国文化、风土人情,这为她提供了大量以中国为背景的写作素材。《大地》(三部曲)是她最重要的作品,她以同情的笔触和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以饱蘸同情心的笔写出了“农民灵魂的几个侧面”。这本书让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38)。
由于长在中国,她从小就对中国各种传奇充满兴趣,尤其梁山好汉的故事更是让她难以忘怀。于是她决定向西方世界介绍这部中国经典小说。
其实早在赛珍珠之前,就有一些《水浒传》的节译本在西方流传,比如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武大郎与潘金莲以及杨雄与潘巧云等等故事。而赛珍珠的翻译则是选取了金圣叹删节、润色的70回本(或71回,金圣叹将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作为楔子)。在水浒三大版本中,此版本虽然不是全本,在108将排座次时结束。但由于是大文豪修改之作,其文学价值最高。而且这个版本没有征方腊的悲剧情节,因而深受不少水浒迷喜爱。可见赛珍珠的翻译工作十分用心。
赛珍珠将这个70回全译本称为《All Men Are Brothers》(即: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出自《论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此书在三十年代在美国出版后,就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西方人由此看到了中国传统故事中,同样有罗宾汉这样的传奇,而惊讶不已。
而赛珍珠的翻译也颇为令人称道, 比如她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翻译为:“To extricate yourself from a difficulty there are thirty- six ways but the best of them all is to run away。”
此外,其对一百零八将的绰号翻译也很有趣,比如“及时雨”译为“The Opportune Rain”、“豹子头”译为“The Leopard Headed”、“浪里白条”译为“White Stripe In The Waves”、“鼓上蚤”译为“Flea On A Drum”等等。
尽管颇受好评,但赛珍珠的译本同样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在书名上,鲁迅就对此颇有微词,他指出“近布克夫人(即赛珍珠)译《水浒》,闻颇好,但其书名,取‘皆兄弟也’之意,便不确,因为山泊中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
应当说鲁迅的评价十分到位,体现了他对《水浒传》的深刻解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赛珍珠的翻译是从中国民众的视角出发,在中国民间梁山好汉的形象就是兄弟之义,因此书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体现了水浒的民间形象,能让人更直观地看到中国民间文化的特点。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