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冲新书《猫鱼》里的基督徒
今年7月,著名导演和演员陈冲发布了她的新作《猫鱼》。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字功底,还引发了读者对许多深刻主题的思考。《猫鱼》总字数达到33万,整整600页,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
书中,陈冲详细记录了几代家族成员的人生历程,讲述了自己从上海的老宅走到旧金山的心路历程。她回顾了从少女时代“小花”角色到参与《末代皇帝》和《太阳照常升起》的转变,带领读者深入她的人生旅程。值得一提的是,信仰也在书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她成长过程中一段无法忽视的历史印记。
“我人生中重要的通信人之一是M”
全书25篇文章里,其中有一篇叫“从前的人”,写的是一个叫“M”的人。他是陈冲在上影演员剧团培训班的同学,那时彼此喜欢。他写到“M”时,讲到自己备考时的一个经历:“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天,培训班院子里的树叶和草叶纹丝不动,小湖里还滋生出好多蚊子,我打着扇子,点了蚊香,坐在桌前学习。总是M,拿着一只热水瓶,里面盛了冰凉的酸梅汤,给我送来。那是多么甜蜜的慰藉。我边喝冷饮边小歇一下,跟他诉说自己的不自信。他说,你这么用功,上帝一定会保佑你的。说来也奇怪,我们经常提到‘上帝’和‘命运’这样的字眼。我那时还不知道,M已经开始渐渐地成为一名虔诚的信奉者。”
最终,陈冲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两人见面的时间少了,便有了大量的通信,而M也成了她人生中重要的通信人之一。多年后,M把这些信准备还给陈冲,于是才有了书中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陈冲写到自己曾渴望和M的碰触时刻,“至少有过三次我们渴望过对方的触碰,那是可以闻得到的感觉。一次是在看《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的时候,我转头看了他一眼,突然感到心跳得直发抖……还有一次是他来外语学院看我,我们思念已久,并肩围着操场走了无数圈……最后一次是在我出国留学前夕,夜幕低垂,我们站在纷乱的行李箱边,离得很近,他的气息就在耳旁,我感到这也许就是永别。他的克制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确恋爱关系,在他传统的道德观念里,如果没有爱的承诺,肉体的接触是不检点的行为。我也相信爱情是神圣的,而且一生只有一次,用完就没有了。”
跟M告别后,后来陈冲有了正式交往的第一个男友W,但是他没有跟陈冲谈到感情,更不用说爱,“他只是将我一把揽住了深吻,我便奋不顾身起来,其实那时他对我来说几乎还是个陌生人。也许母亲比我更知道我的本性,记得她在见过W以后跟我说,他的灵魂猥琐。我正在海枯石烂不变心的热恋中,听了震惊不已。后来发生的一切已是历史。跟W的关系破裂后,我给M写过一封信,但没有跟他提及那段让我体无完肤的经历。我怎么能让他知道我如此糟蹋自己,我不再相信爱情?”
读陈冲恋爱的故事让人唏嘘,也让人感动。从陈冲的描述中,M和W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在爱情观与行为方式上。M作为基督徒,他的信仰影响了他的道德观念和对待爱情的态度,而W则呈现出相对草率和自私的情感处理方式。
M和陈冲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克制与尊重。尽管彼此之间有强烈的情感牵引,M仍然坚持不轻易跨越肉体接触的界限。这种克制与节制反映了基督信仰对爱情的神圣性和纯洁性的理解。在基督信仰中,肉体的接触和亲密关系是神圣的,应该基于爱与承诺,而非单纯的欲望。M通过坚持这些原则,体现了他对爱情的慎重态度,也反映出他对待陈冲的尊重。尽管二人最终没有走到一切,但让我们看到了爱情中保持纯洁的美好,而不是肤浅的冲动带来的长久伤害。当爱只是为了换取情欲的外壳,爱情就成了骗局和悲剧。
祷告的母亲
书中最动人的部分在于陈冲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祷告者。她的祷告对陈冲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在她孤身一人来到美国时。“母亲每次打电话都提醒我,千万记得要天天祷告。自从做了母亲,我开始真正懂得父母对我根深蒂固的爱和牵挂。胎儿在腹中一天天长大,我的心里也孕育着一份莫大的感恩——在这充满飞来横祸的世界,我能安逸地在家里守住一个美好的希望。”
陈冲和哥哥都遗传了母亲的失眠。在陈冲的家中,“睡得好吗?”并不是一句普通的问候,而是引发早餐桌上严肃讨论的话题。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各种安眠药的效果、梦境,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即便在服药后仍无法入眠,母亲总会劝慰道:“那就祷告吧,记得要祷告。”
当母亲八十岁左右,有一天对陈冲说:“我知道我的脑子要比我的心脏先走了,过去姥姥也是这样的,科学对这个问题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祷告。”尽管她的记忆日渐模糊,早期塑造她的信仰依然清晰。祷告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在记忆模糊的世界中,信仰成为她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书中,陈冲还深入探讨了面对母亲重病时的内心挣扎和对信仰的迷茫。“我不信教,对自己和对宗教都持有同样怀疑的态度。但是母亲病重的那十个月我每晚在黑暗中祷告,求上帝保佑她。回想起来,那些时刻我并不‘虔诚’,有时会在心里大喊:你到底要她怎么样?你为什么这样折磨她?你为什么不阻止我爸爸?”
尽管她对神有疑惑,但在极度痛苦与无助中,人自然而然会向更高的力量求助。在基督教传统中,疑惑并非信仰的对立面,而是成长的一部分。在困境中,人们往往质疑上帝的公义与慈爱,正如陈冲的内心呐喊:“你为什么这样折磨她?”这些疑问反映出她对母亲的深切关爱,对苦难的困惑,以及对上帝的不满。类似的情感在《约伯记》中也有体现,约伯在苦难中质问神的公正。信仰并不要求人们放弃疑惑,反而鼓励带着疑问去寻求理解。
陈冲在母亲病重期间的祷告并未立即带来解答,反而充满了疑惑和无助。这种“不属灵”的状态实则是一场真实的精神斗争,反映出人在痛苦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种经历使她进入了一种更真实的信仰状态,承认自己的脆弱,而上帝的回应往往在人最脆弱的时刻悄然降临,让人在脆弱中找到与上帝的联系。
读完整本书,感慨颇多。这本回忆录之所打动我,正是因为作者以敬畏的态度深刻描绘了信仰的力量。通过个人家族史的叙述,陈冲让我们看到了被忽视的历史。放下书本,我开始为作者对信仰有更深的认识而祈祷,也感恩作者的人生经历被更多读者看到。
书籍信息:
作者:陈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