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是如何让世界所熟知的?这离不开这位“主教将军”
这几年有些“武术界”的骗子被迅速秒杀的新闻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中国传统武术到底实战如何的争论甚嚣尘上。其实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不会因为几个跳梁小丑被拆穿,就失去了其光彩。
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中国体育代表团就将传统武术带到了奥运赛场上,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武术的风采,而这件事之所以促成,则离不开一位发扬的国术的爱国将领,正是他把传统武术推广到了世界,他就是西北军“五虎大将”之首的张之江。
1882年,张之江生于河北盐山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跟着祖父读书、习武,拥有文武全才。年长后进入东三省讲武堂,开始其军旅生涯。1911年参加滦州起义,后成为冯玉祥身边的得力干将,从营长一直升到了总司令。
冯玉祥是位“基督将军”,张之江在他影响下接受了信仰,并取了教名“保罗”。而在西北军将领中,张之江是较为虔诚的。不仅他手下官兵中有一半受洗,他甚至随军带着一个可拆卸的木制小教堂,共礼拜之用。因此张之江又被称为“主教将军”。
西北军武器装备落后,白刃战可以弥补火力的短板。张之江从小习武,加上西北军特殊的情况,于是他认为传统武术是“军之胆,国之魂”,在军中大力提倡官兵习武。因此西北军中不少士兵都精通武艺,在战场上打出了军威。比如1933年3月,在长城抗战中,英勇的爱国将士就拿着大刀在喜峰口突袭日寇,杀得鬼子丢盔卸甲,从而名震华夏。并因此诞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刀进行曲》。
1927年后,张之江逐步退居二线,离开了战场的他,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传统武术的推广中。他看到当时国民羸弱、精神不振,而被外人耻笑,于是在1928年建立了南京中央国术研究馆,并亲自担任馆长,并聘请当时一些武学大师任教。
对于国术馆的建立,张之江指出“第一,国术馆能响应孙中山'富国强民,强种强族'的号召,列强侮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根源就在国人吸食鸦片导致身体孱弱;第二,国术馆的存在能在心理上强大民族,若国术馆能被普及,全民族的自信心也将被大大提高。”
国术馆打破当时中国“武林”派别林立的格局,将对各家武学博采众长,个门派的切磋,极大促进了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张之江认为,武术发展不能局限于国内,更需要走向世界,才能振奋中华人心,可很快机会就来了。
1930年,日本举办相扑大会,张之江带着国术馆的高手应邀出席。而在大会期间,他主动要求与日本柔道选手切磋。于是日方派出佐藤次郎等四位高手出战。结果都被杨法武一一击败,此战让日本武术界大为震惊,认识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张之江马上提议:“我们应该派国术运动员参加大会表演武术,以将中国武术推广向全世界,发扬国宝。”他的建议很快就得到认可,中华武术作为表演项目,登上了奥运赛场。
在柏林,中国健儿向观众表演中华武术,得到了各国媒体的关注。甚至连当时的德国元首也充满好奇,特命人将中国武术拍下来,作为观赏。而这次表演正是宣告了中华武术走向了世界,张之江也因此获得了一枚金光闪闪带有五环会标的奥林匹克纪念章。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张之江国术馆的学生,纷纷涌向了前线。他们在军中传授武术,提高了国军白刃战的水平,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之江仍在推动着国术的发展,直到1966年安息。
张之江大力推动武术,从战场到赛场的实践中,都证明了中华武术是具备实战性的,不会因为几个“江湖骗子”而让其黯然失色。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