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初代教会兴起的古城,为何如今落得个籍籍无名的下场?
相信许多熟悉圣经的读者都对“安提阿”这个地名不会陌生,初代外邦教会在此兴起,“基督徒”的名称也是从此地开始流传并四散到世界各处。按理说,此地应该像耶路撒冷一样成为历史名城,但为何后世却鲜有人知?这座千年古城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今天就跟您简单介绍。
安提阿(Antioch)亦称“安条克”,即现今土耳其的安塔基亚,位于土耳其东南部与叙利亚的交界地带,同时也是安纳托利亚半岛以及叙利亚地区南北连通要道。
早在史前时代,安提阿地区就已有人居住,但与人口繁盛的两河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相比,其恰巧处在二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因此没有形成规模庞大的人口聚落,仅有零星地中海沿岸居民在此开拓生存,如此境况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4世纪。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战途中猝然离世,留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大陆的庞大帝国。在其死后,其原麾下部将迅速挑起了争夺帝国所有权的激烈战争。经过22年的混战,这场漫长的帝国争夺战最终以塞琉西、埃及、色雷斯以及马其顿四个希腊化王国的成立告终。
其中,原是亚历山大麾下军官的塞琉古将军在继业者战争中大获全胜,占领了包含美索不达米亚、波斯以及小亚细亚地区的原帝国东部大片领土,随后,其宣布自立为王,并以自己的称号为王朝定名,即“塞琉古王朝”。
为尽快稳固统治,强化管理,塞琉古开始着手殖民城市的开辟建设。而北接小亚细亚,南抵叙利亚,西侧又紧邻地中海的安提阿地区便成为了其首选。
同时,随着塞琉西王朝与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战事不断激化,塞琉古一世日益认识到遏制埃及海上力量的重要性,将滨海的叙利亚地区的战略意义看得愈发重要,于是,他将都城从内陆腹地的两河流域西迁至安提阿地区,并以自己父亲的名字为这座城市命名——安条克。
凭借着扼守南北咽喉的优越区位及战略需求,成为帝都的安条克城一跃发展为塞琉古帝国的政治及军事中心。据记载,起初的安条克城仅有五千余名成年希腊男子,而在迁都之后,当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犹太人、叙利亚人和其他民族在内,拥有数十万居民的庞大城市。
此后,独立港口“塞琉西亚”的建立则更是帮助安条克城发展为繁盛的商贸及人口集散地,成为了连接东西方商路的重要交汇点。在港口鼎盛时期,来往于亚非欧大陆的使节从这里登陆前往都城拜谒,而成群结队的希腊雇佣兵也从此地进入帝国腹地投入到军事活动之中。
尽管塞琉古王朝中后期因国力衰微,将多数国土拱手让给亚美尼亚人,但是安条克城的枢纽地位仍旧没有动摇,其城市规模也仍旧在不断扩充,到王朝末期,安条克城的人口甚至超过了50万人。
公元前64年,安条克城又迎来了新的统治者——罗马人。在成为治下属地后,安条克城凭借着重要的商贸地位,继续享受着重视与青睐。进入罗马帝国时期,安条克城成为叙利亚行省的首府,并享有着自治管辖权。
进入公元纪年,安条克城已发展成为罗马帝国中部重要的商业枢纽,是仅次于罗马和亚历山大以外的第三大城市,世界各国的商人客旅都在此集散,各民族的文化、语言以及信仰也都在此交流碰撞,而各种各样的异教崇拜也成为此地风靡开来,这也正是为何初代教会将这里定为外邦教会初创根据地的原因。
时至2世纪,安条克城规模愈发壮大,人口一度暴涨至百万,取代了埃及亚历山大成为了罗马帝国东部最为重要的城市,也一度成为丝绸之路的终点。而此繁荣盛况直至君士坦丁堡建成才被取代。
除了以商贸繁荣著称以外,安条克城得以在古代世界久负盛名的另一原因,则是其在宗教方面的重要意义。
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开尼西亚会议。除解决一些神学和教会体制问题外,会议还定下了基督教五大教区,至此,安条克城成为了与君士坦丁堡、罗马、亚历山大、耶路撒冷相并列的古代世界基督教中心之一。
然而,盛极必衰,安条克城的辉煌历史没能顺利续写,一场强烈的地震令这座城市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
公元526年5月,安条克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约25万人死亡,而紧随地震而来的还有恐怖的狂风及借着风势燃遍全城的大火,此次火灾连带摧毁了安条克城绝大部分的建筑,其中就包括君士坦丁大帝主持修建的安条克金穹顶大教堂。此后,持续长达18个月的余震也让安条克城的重建工作举步维艰。
遭受了震灾、火灾等多重打击后,安条克城元气大伤,虽然在帝国的帮助下得以重建,但其再也没能回到往日的繁荣。
与安条克城的命运相仿,拜占庭帝国也在这一时期显露颓势,无力抵挡从阿拉伯半岛兴起的穆斯林大军的攻势,638年前后,随着叙利亚地区被攻占,安条克城也沦入阿拉伯人手中。
相较于罗马时代的地中海商贸圈,阿拉伯人更加注重内陆的商路开拓,于是商贸路线便日益向南部的大马士革地区转移,而安条克城这座昔日的商贸枢纽也不复往日喧嚣,沦为冷清的边界城市。尽管城市在10世纪被拜占庭夺回重建,但依旧没能再度兴盛。
进入11世纪,伴随着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安条克城也再度成为十字军驻扎的军事重镇,并以此地为都城建立起了安条克公国。但不幸的是,强盛的十字军也无法抵挡侵略铁蹄,1268年,马穆鲁克王朝将领拜巴尔攻陷安条克城,并一举将安条克城夷为平地,这座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城就这样湮没于战火尘埃中。
此后,尽管当地不断有新移民迁入重建,却仍旧于事无补,最终沦落为一个仅有300房屋的边界城镇。16世纪,随着奥斯曼大军入侵,早已丧失战略价值的安条克城被其不费吹灰之力地收入囊中,更名为“安塔基亚”,成为奥斯曼帝国中一座普通城市。
一战过后,内忧外患的奥斯曼帝国走向解体,其治下的国家纷纷独立划分地盘。而位于拥有天然良港的安塔基亚地区的归属问题又成为了土叙两国的争端焦点。1939年,土耳其联合法国(当时叙利亚的实际控制者)联合炮制了“全民公投”,将安塔基亚所在哈塔伊地区“拉拢”成为土耳其下的省份,这也为其后80余年两国的矛盾争端埋下了新的伏笔。
从古代世界的“十字路口”,到无人问津的边境小城,安条克城因着地缘、政治、商贸、宗教逐步繁荣兴旺,又因着战乱、灾害以及战略意义的逐步丧失而走向衰落萧条思之不禁令人扼腕。但这座曾记录下希腊工匠的精巧杰作与十字军的兴衰的古城并未就此湮灭于历史烟云中,而是坚守在地中海之滨,静静等候着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