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子的死想到诗、《圣经》和朋霍费尔
和煦的春风如同魔法师的手,吹拂之处,草木尽染青绿。树枝上初长的嫩叶和路边零散绽开的小花朵不约而同地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风和日丽的下午,禁不住春姑娘的热情召唤,怀着对春色的喜爱,我穿过小区围栏,顺着郊外曲折的小径,漫步到不远处的铁道边。眼前的景色错落有致,方圆三四十米簇拥着片片菜地,绿油油的蔬菜和金黄色的油菜花环绕在两条黑色的铁轨旁边,红白相间不知名的小花朵四散在杂草丛里,一阵清风吹过,摇曳的油菜花送来丝丝淡香,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环顾四周,这片不到十亩的小天地不仅春意盎然,而且蕴涵着几许趣味:象征着农业的青绿色和金黄色与代表工业的黑色在这里融洽交织,油画一般,相映成趣,毫无违和感。
我沿着铁轨附近的小道徜徉,一边欣赏四周充满暖意的春景,一边思虑工作和情感中遇到的难题,暖和的阳光洒在身上,我的思绪也渐渐飞远。恍惚中听到一阵悠长的鸣笛声,火车来了,我急忙让道。轰隆隆的火车在铁轨上蜿蜒前行,不一会儿就隐没在远处的油菜花丛里。
一、诗人海子在春天辞世
火车的鸣笛声将我的思绪拉回,望着远去的火车,我想起了诗人海子。33年前的春天,也是今天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年满25岁的他却卧轨自杀,年轻的生命终结在火车轮下,此前的一月份,他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著名的抒情诗,然而他自己却在春暖花开的烂漫时节以一种残忍冷酷的方式离开温暖的春天,向世界告别,如同他的诗说的再也不会关心人类。
我不由自主地看向脚前的铁轨,午后的太阳稍显猛烈,耀眼的阳光仿佛一剂生长素打在铁轨两侧的花草上,花朵仿佛开的更加旺盛,草也往上长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想必海子卧轨自杀时,铁轨附近的花草树木一定也是这样生机勃勃,然而他却来不及欣赏悦目的春色,青葱年岁的他在花红草绿间匆匆结束了自己正茂的年华。海子在自杀前的第12天的凌晨写下《春天,十个海子》,这是海子写的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海子的诗句里看似充满复活希望却又流露出死亡的悲哀绝望之情。诗表露着作者的心声,海子以自杀的方式诠释着这首绝笔诗的真情实意。
春天是复活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经过了死亡的冬天,花草树木在春风中复活,五彩缤纷,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你去看春天的每一片绿叶,上面写满了复活的信息。海子却在复活的春天踏向死亡,他拒绝了绚丽多彩的春色,却躺在冰冷黑色的铁轨上,他的内心肯定非常绝望,他与温和中透着一丝寒意的春天诀别,灵魂随着车轮去向远方。
二、诗和春天
诗评家李震认为海子的死是中国现代诗歌转折点的标志,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海子的离去象征着80年代这一诗歌时代的终结,80年代这一全民理想主义、人人充满激情和诗性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
诗人在春天写诗,诗人也在春天离开世界。海子自杀的那一刻,世界少了一位浪漫多愁的诗人,春天也少了许多富有想象和真情的诗,明亮多彩的春天立即显得有些黯淡。同样是在海子离世的那个春天,共和国的一位伟人也离开了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和人民,许多国人为他的离去哀痛不已,有人长歌当哭,写下《好大一棵树》这首天地动情的诗歌,托物言志,将一腔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怀寄托于大树,表达对伟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几十年来,共和国的春天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好多善人益事都以诗歌的形式被一代代人传颂,比如妇孺皆知的《春天的故事》。春天是一个富有灵性的季节,春天激发人写诗的灵感,写在春天的诗如同雨后春笋,琳琅满目。特别是在中国这一有着诗词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度,从古至今咏春的诗词不可胜数。
春天是为诗而生的季节,诗写在春天也显得更为灵动。春天和诗天然地如影随形,密不可分。正如无鱼不成席,没有诗的春天也不完美。诗之于春天的重要性好比眼睛之于人,诗赋予春天灵性,生机盎然的春天如果没有诗的点睛,就会少了许多生气。
三、《圣经》是神的诗
海子卧轨自杀时,随身携带了四本书,有一本是《圣经》,里面有许多诗,尤其是智慧书卷中的《诗篇》,都是关于赞美上帝美好的创造和伟大的救赎以及圣洁荣耀的诗。
全能的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也是诗的创始者,上帝按他的形像创造人,并赐予人作诗的天赋。起初在伊甸园,亚当看到神赐给他的妻子夏娃时,深情脉脉地吟出世界上第一首诗:“你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也是世上第一首情诗,虽然短小,但是肉麻情深,同时也是赞叹神美好的恩赐,赐给他如此佳美的妻子。
亚当犯罪后,罪性传给后代的同时,他的诗性也传给后裔,人迹之处皆有诗词歌赋的传唱。摩西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在红海边经历了耶和华奇妙伟大的拯救后,摩西和以色列人吟诗歌唱,颂赞耶和华奇妙的作为,赞美耶和华的伟大救恩。以色列君王大卫是一位诗人,他深知神对他的呼召和带领,常常作诗赞美神的伟大和圣洁,他的很多诗都收录在《诗篇》。他在带领以色列打战得胜时,写诗称颂耶和华这位元帅的大能大力;他遇到逼迫,被仇敌追杀时,他吟诗祷告,呼求耶和华的帮助;他犯罪得罪神,哀伤痛哭时,作诗承认自己得罪神,向神哀求怜悯。
不只是神所拣选的人写诗赞美神,拜偶像的外邦人也会写诗称颂神,虽然他们不认识真神,诗新约书卷《使徒行传》记载使徒保罗在雅典向拜偶像的人传福音时说到:“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
《圣经》是神的话,也是神写的一本诗集,或者说是神写给人的爱情诗,同时人也写诗回应神的爱情,这爱情是基督耶稣流血舍命赎回的。福音书记载,耶稣在被卖的那个晚上,与门徒吃了逾越节的宴席,随后唱诗去往橄榄山,这诗就是《诗篇》,也是人和神之间的情诗。如同英雄救美的爱情故事,耶稣高歌《诗篇》这一情诗,随即义无反顾地踏向拯救爱情的舍命之路。
在旧约,以色列人常常向耶和华唱新歌以回应伟大的救恩,这新歌就是诗,将来神的子民也会在新天新地向全能的神唱新歌,颂赞独一真神为“万主之主,万王之王”,称赞神奇妙的作为,赞美羔羊伟大的救赎。从伊甸园亚当向夏娃吟诵的“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一直到新城耶路撒冷万邦万民敬拜神颂唱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诗歌贯穿于整本圣经,也连接于整个人类救赎历史中。
四、真实的朋霍费尔
海子这么年轻就自杀,让人很难接受。对于他的自杀,众说纷纭,有人解释说,海子的诗中充满着一种绝望的、执着地认同死亡的情感,“倾心死亡”是海子对艺术和生命的一种终极式的哲学理解,所以他走向自杀。
我想,但凡诗人都有远方情结,海子选择卧轨自杀这种残酷的方式离世,忍痛与世隔绝,我只好善意和诗意地理解为他让自己的灵魂和思想随着滚滚车轮奔向远方,为自己的灵魂寻找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的归宿。说到诗人和远方,常听到这样一句诗: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好奇地查找这句诗的出处,网上好多人说这句诗源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2011年高晓松因酒驾被判处拘役6个月,对于高晓松而言,这6个月不只是一场审判,更是一次救赎。高晓松在狱中反思,写出人生还有诗和远方这样优美且富有哲思的诗句。
可见,诗不仅发生于春天,也可以在监狱中寻觅。我联想到最近读到的朋霍费尔写的《狱中诗》,基督徒朋霍费尔因反抗德国纳粹恶权,为德国人民争取自由而被监禁,他身陷囹圄不得自由,身心面临严重的摧残,但是不畏暴政的淫威,毅然决然地坚定跟从耶稣走十字架之路,最后舍命殉道。在近两年的牢狱生活中,他历经身体的折磨和内心的挣扎,牧师兼神学家的朋霍费尔在狱中写了十首诗,将真实的心境和对信仰的思考以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
我认为朋霍费尔选择以诗歌这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是十分恰当和明智的。十首诗都是以凝练的文字,形象地表达出他在被捆绑的窘况中不惧死亡威胁,在绝望困苦中仍然坚守信仰,向往美善的真情实感。同时,这十首诗也反映出他对神学的深刻反思,诗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挣扎及对未来的美好盼望。‘
说实话,虽然我比较欣赏这十首诗的内在含意,但是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也或许是审美观的不同,我觉得《狱中诗》较中国的古典诗词而言,在形式和韵律方面有着很大的欠缺,我觉察不到其中的美。不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认为诗最可贵之处在于真实的表达,主张诗内在的真实重于形式的美。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这段话提醒了我,《狱中诗》虽然缺乏形式美,但是它的内在是真实的,长短不一的诗句映射出诗人内心情感的高低起伏。毫不夸张地说,在死亡和绝望笼罩的监狱里,朋霍费尔虽有恐惧和挣扎,但是靠着那加给他力量的神,他的内心还是平安且有盼望的。
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诗也看重文格和人格的统一。《狱中诗》抒发的情感和流露出的神学思想与诗人外在的行为是一致的,朋霍费尔实践出他的信仰和认知。基督信仰并非让人成为一个在众人面前的圣人,而是让人成为一个在神面前真实的人。朋霍费尔是一个真实纯粹的基督徒,他活出了作为耶稣基督的门徒的样式,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耶稣,最后也是效法了耶稣的死。正如他在《作门徒的代价》这本书中说的:“当基督呼召一个人时,祂是吩咐他来死。”朋霍费尔回应了基督的呼召,走向了十字架的道路。
朋霍费尔和海子一样,都是在春天辞世,二位诗人分别代表认识神和不认识神的人。春天是一个充满复活盼望的季节,纪念主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也是在春天,不相信神的海子也写出“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的诗句。然而不同的是,海子将来复活后要面临神严厉的审判。朋霍费尔这位被称为上帝忠诚的儿子将来也会复活,并和天父永远在一起。
春天,草长莺飞百花盛开,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眼前的花草和过往春天的花草并无二致,而春天里的人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圣经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
人如花草,都会凋落,然而主的道是永存的。虽然朋霍费尔不在了,但是他的诗仍在传唱主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