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世界读书日的感想:多读书、开卷有益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的。

每年的读书日前后都会有人或组织推荐读者来读书,或曰“一百本必读书籍”、或曰“中外书籍必读”。老弟兄不敢苟同。我曾经质疑过某作者:这一百本书你都读过吗?如果没有,那请你不要当“教师爷”。读什么书,不要千篇一律,也不可能都“统一”。每个人的教育背景、教育程度、家庭背景、职场职业、需求、需要等等不尽相同,所以看法不同、需求不同,要读的书也不会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我一直主张“开卷有益”,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不要限制、不要规定,尤其是对小孩子、年轻人。所以今天老弟兄就和各位唠叨一下我对于读书的态度,不成章理,想到哪说到哪,敬请赐教。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什么书都读,比如历史书,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懵懵懂懂读过《资治通鉴》、《南齐书》、《旧唐书》等;医学书,也是十几岁,受父亲“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影响,读过《濒湖脉学白话解》、《中草药知识》、《伤寒论》等;多本的苏联小说,如《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儒家的书,如《论语》;由毛岸青、曹葆华翻译的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底发展”,和“的发展”是一个意思);宗教的书籍,如《古兰经》、《释迦牟尼佛祖传》等等,好了,不一一列举,以免有“显摆”之疑。总之就是读书读的比较杂,有的读起来也是似懂非懂。

对于书籍我甚至是有点“爱书如命”,也是“恨读”:我认为值得读的书不一口气读完不罢手,恨不得一下子读完,真的是母亲喊了几遍吃饭才放下。读书速度也快,因此有人说我不是读书,是“扫书”,谈不上一目十行,但也真的是一页一页的“扫读”,当然也免不了囫囵吞枣了,不过对于重要的书籍可就是要慢慢读,还要划重点。由于喜爱读书,就很少完成校外作业,包括寒暑假作业,被罚站多少次已经记不住了;由于上课不听讲,在底下读课外书,被老师没收了多少本书,也是记不住了。

说来也好笑,我上学的时候不仅不爱完成作业(在读大学的时候也是经常这样),而且偏科:在小学五分制的时候数学得过2分,不及格;但是历史、作文、地理等虽然不怎么上心学,但是成绩还可以,尤其是语文,有的时候校长来班级听课,语文老师(班主任)总爱提问我。因为我不会为他“掉链子”。现在看来,这当然都是不完全正确的。

参加工作后,每到发工资的日子,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买书,我主要是买工具书多,花费也是不小。比如1979年版的《词海》,一套三本55元,我是攒了好长时间才买得起的,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40元多一点。还购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源》、《简明不列颠全书》(也叫作简明大英百科全书)、二十四史中的大部分书籍等;礼拜天就是去图书馆借书。那个年代也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图书证也是单位分配的,不是谁都可以拥有的,就是如饥似渴的读书、写东西,在《辽宁日报》、《辽宁青年》杂志、《中国商报》等媒体也发表过一点文章、照片。那个时期也是什么书都读,杂七杂八的,反正是有书即知足。

俱往矣,这都是老弟兄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世界读书日,我只想说:不要沉溺于网络、不要只是碎片化阅读,多读书吧,特别是纸质的书籍,开卷有益。作为信徒,要好好的读圣经,与神在灵里契合,“要平生诵读,好学习敬畏耶和华他的 神,谨守遵行这律法书上的一切言语和这些律例”。(申命记17章19节)老弟兄由于视网膜脱离,左眼基本失明,右眼视力不好,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读书了,但是每天都要读四种版本的圣经——和合本、当代本、现代本、思高本,以便相互印证,得到启示;还要读一些有关我们信仰的书籍,花钱买一点基督教工具书,比如《基督教词典》、《圣经百科词典》、《简明圣经词典》、《旧约圣经背景注释》、《新约圣经背景注释》、《圣经新释》等等作为理解圣经和信仰的借鉴、帮助。家里的床头、书架、沙发、地下到处都是书,我也知道遭人烦。关于读书,建议我们除了读圣经以外,也要多读那些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先哲们的“圣贤书”。同时不要拘泥于“唯基督教书籍”,要多涉猎一些知识领域,多读一些有利于我们的书籍、多学习一些知识。

笔者走访过百余间教会,大多数的教会都有一个短板,就是能够以文字写作的人太少了,写好的就更少了,为什么?这不仅仅是水平问题,也不只是能力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是胸无点墨,那写东西当然费劲了。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工,特别是年轻同工,总能不断的写一些东西,而且受欢迎?他们并不是“天才”,而是他们读书读得多。你不读书或者没读过那些书,当然你不知道,那些知识你也写不出来。我20岁就在宣传部做文字工作,当时宣传界有一句话,叫做“天下文章妙在抄”。这个抄不是抄袭,而是你读了书以后能够把它综合起来、编辑起来,然后把它写出来。你不读你就不知道这些知识,人家写出来了你感觉挺新鲜。实际在他那里就是读完书之后,把东西归拢、归拢,加以编辑发表就成为你所认为的新知识了。知识这种东西,一个是自学,一个是师传,这些都离不开书籍。有人说由于网络的发达,平面的、纸质书籍有可能会消失,其实不会的。书籍任何时候都不会完全被互联网所代替,就如同汽车再怎么发展,也有人走路、有人骑自行车代步一样。知识不可能是与生俱来,所以我们要读书。

读书不能“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话糙理不糙。文雅一点的清代袁枚说过一句话:“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都是一个意思:只读书,不理解,那只是读,读而无用,束之高阁。为什么说读书要划重点?要做读书笔记?就是说读了要消化、要理解,要转化为我们的知识,装备我们自己,进而与大家分享。这是把读的书发挥到了真正的作用。我虽然视力不好,但是在坚持每天都读书的情况下,几乎每天都写读书心得的,或以诗歌形式、或以读书笔记形式。所以我才能在2021年有500多篇主内外文章发表。看起来挺麻烦、挺笨,但是我们会积累了知识,也与大家分享了,在信仰方面也传了福音,内心是喜乐的。

谈读书,我想到了一件事:就是我发现在我们有的教会主任牧师有可能是神学院硕士毕业的,神学非常好、道讲得好,但是在教会管理方面,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缺欠,有的甚至是不会看财务报表,你问他们“四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他们会一脸茫然。一个教会的一把手不懂财务,连报表都看不懂,如何管理好教会?要知道教会的财务管理,可是主要的管理内容之一。近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8号公布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办法》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那我们教会的主要负责人如果不懂财务,或知之甚少,怎么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几本财务管理方面的书读吧,再加上和财务人员学习,基本就没有问题。在神学院没有的课程,在教会、在社会补上。教会的牧长可以不是财务专业人士,只要懂一些常识即可。这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合格的牧者。

还有,我们有的教会的传道人出了家门,进学校的门,出了学校的门进神学院的门,然后再进到教会的门。出现离开教会到社会上生存能力不强的问题、出现了在“双暂停”期间由于奉献款减少而影响正常以福音养生、供应自身的问题。这里的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知识面窄,书读的少,面对环境束手无措。如果你掌握了一门知识、一门技能、技术,比如说会计、出纳、网络技术、工业技术,哪怕是做“文墨苦力”写作等等,那就会减少这类这些问题的发生。而这些技能、技术,是需要通过读书来学习的,来实践的,不只是坐在屋里靠祈求的,求而不动(不行动),上帝不悦纳。如果什么都不会,只会讲道,“单打一”,就会制约我们的传道人的自身发展和教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适应,也不荣耀上帝。那么还是多学习吧、多读一点书吧,知识面拓宽一点、能力增强一点。

阳春四月翰墨香,认真读书自芬芳。亲爱的弟兄姊妹,在信仰方面圣经教导我们:“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提摩太前书4章13节)思高本圣经在这段经文是这样说的“直到我来时,你要专务宣读、劝勉和教导”,都是宣读。无论是从信仰方面,还是知识方面,“宣”和“读”都是荣神益人的,读书总是利己益人的好事,也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但愿我们每天都是世界读书日,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起来,做一个读书计划,“逼迫”自己来读书吧,到用的时候我们会在感谢上帝的时候也感谢自己。

愿赐平安的主随时随处亲自赐平安与我们众人同在!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