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牧的变与不变
昨天主日,参加聚会时,主礼人是一位刚神学院毕业不久的小姑娘,当她欲打破这间教会的传统习惯,选了几首比较“活跃”“激进”的赞美灵歌,又将敬拜的顺序按她自己的意思做了一个小小调整时,司琴不干了,出言训斥,两人互不相让,场面顿时相当尴尬,让我们一时间竟以为到了菜市场,看到了争执和裂痕!
礼拜结束,年长的司琴大姐向年轻的姊妹当众诚挚道歉,当场认罪引发会众多人泣不成声。不仅是姊妹,我见侧前排一弟兄亦低头流泪,感谢主!圣灵感动我们不仅能仗义执言,更引我们彼此认罪,互相代求……
但这一小小插曲,也引发我对教牧的一点思考:
多年来,我们所听的道,往往都像一篇论据充足的议论文,首先提出论点,再引经据典,搜罗证据,条分缕析,引向一个结论,完成三点式论述。
我们都习惯了安安静静地听道,不管口若悬河还是拙口笨舌,反正只要讲的是圣经,引用的也是圣经就够了。甚至我幼年的教会,从小时男右女左,到今天仍是分列而坐,夫妻、父女都不准挨着,这是此间教会的规则。一切,在近乎僵化的有条不紊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但是,当我们思想起初主耶稣传道的方式,却是令人惊奇和振奋的。耶稣走到人群中,边走边传天国的福音。并且,耶稣不仅用言语,更用手,用行动传福音。主以手抚摸麻风病人,开瞎子的眼睛,主也以比喻和各种吸引人的精彩故事作为福音的奥秘开启;主还以身边的实例来加强教导的深刻印象。
比如:当门徒在争论天国里谁为大时,主便叫一个小孩子来站在门徒当中,教导门徒谦卑的功课,并引导我们向小孩子学习对主的依靠、谦卑、顺服,进而变成小孩子。
而主的比喻:“骆驼穿过针的眼”“凶恶园户杀死园主爱子”以及我们都很熟悉的撒种的比喻……无不显明圣子耶稣的属天智慧;耶稣以满腔的爱与激情,曾在山上向着五千人传讲八福及天国的奥秘;他也以父亲的慈爱和温柔对大热天偷偷出来打水的撒玛利亚妇人单独传讲救恩:“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来拜他。”耶稣也引她认识自己的罪,并归向弥赛亚——基督。
主耶稣一生没有写过一本书,甚至是一篇讲道,但他是口传时代的讲故事大师,将天国的奥秘、属灵的真理传给普普通通的劳苦大众。最初是十二使徒,之后是七十人,再后是信主并亲见主复活升天的五百人。
感谢主,让我们透过圣经能感知些微,主耶稣当年传讲福音的精妙和属天智慧,也启发我们一代一代把福音的故事“续写”下去。
两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不得不承认,作为口传时代的巅峰,是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而之后近两千年,是以平面的文字和语言传播为主的文字时代。从使徒,到教父,再到历世历代的圣徒,著书立说,牧养加上文章,见证主,书写信仰。
然而,近三年的新冠疫情,已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笔者所在的城市,学生们早已习惯了突发疫情时转到线上的“教学”模式——网课。当投屏到客厅的大电视、在笔记本或电脑台机甚至手机上照常上课时,知识的传播就是从单纯的口传、文字论证过度到了音、视频加文字,传递与反馈即时互动、反复听、随时随地学与现场教学互动的多元化信息时代,而这种变化,也给我们的教会带来挑战和更多的反思。
我们的教会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没有办法开门。那么,我们如何牧养,如何让信徒不至于“停止聚会,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
我认为,既要向主耶稣学习,变固定场所、固定模式传道为流动、分散式,也要在今天这个影视音文多元化、虚拟化的时代不断改变我们的语境,以吸引年轻一代来到主基督面前。
具体的,一方面可以小组化,牧师不能分身,就训练各聚会点的负责人、讲道员,由小组长去分粮给弟兄姐妹;另一方面,打破讲道的固有模式。对于年龄大的,体弱多病的,心灵软弱的肢体,可加强探访和安慰,不一定非要讲出一篇道才是做工,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将主基督的爱带给每一个实在的肢体,这就是今天这时代所最缺乏的。
再有,像我所在的教会,就是线上、线下同步互动,能来聚会的弟兄姐妹到现场,不能来的,参加线上的直播并随时互动,礼拜结束前,线上线下还可以彼此分享,完全是融为一体的超时空聚会。
而疫情更逼使我们每一位基督徒深思我们的信仰,究竟与主耶稣基督的关系如何,也让我们更多的体味主的话语,是超越时空、跨越种族、国界的永恒真理,让我们也不得不从外面转向内室,转向“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独一真神,让我们打破从前所看为不可少的,而能真正明白主的心意,去掉僵化的、死亡的躯壳,有主新的生命在我们里面活出来。
新时代已经藉着一场危机来了。这也是我们的机遇。我们每一位牧者,每一位基督徒都需要打开心灵的眼睛,看明主让我们在今天这时代该如何为主而活,该如何承接并传扬福音的大使命,一句话:一切都可变,唯一不变的福音,就是我们的救主基督。阿们。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南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