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协和医院董事长蒋天汉的传奇人生
光绪十三年(1887),英国伦敦会差派医学博士巴阿美(Acumen Fahmy)到漳州,租用漳州府城东门街元魁庙边的民房(现芗城区华东路189号),创办漳州福音(协和)医院。医院对外行医,内设礼拜堂传道。医院为协助医疗事业和发展业务,通常招收信徒子弟入院习医(五年),学徒常用闽南白话字记录巴阿美医生所口述的医学常识。福州协和医院儿科主任蒋美玲大姐的父亲蒋天汉就在该院学习,后成为闽南地区的名西医。
蒋天汉1888年出生龙溪县田下村,他是遗腹子,出生后母子生活穷苦,仅靠母亲给人雇拥磨豆腐来维持生活,蒋天汉从小依赖叔父提携,每日替叔父做苦工,帮拉沙绿布和磨石粉(抺脸或抹皮肤用),起早摸黑做个不停。蒋天汉的叔父是基督徒,认识巴阿美医生并知道协和医院要招收学徒,1899年的一天巴阿美医生从田下村经过,其叔父请巴阿美医生从自己的三个儿子中挑选一个去当学徒,巴阿美医生谛视良久,觉得他三个儿子都不是学医的材料,婉词推却。其叔父只好让十一岁大的蒋天汉和巴阿美医生见面,巴阿美医生一看就选中了。这时,其叔父无可奈何对天汉说:“我让你去当学徒,学医生,你以后成功了,一定安帮你这些兄弟,现在你去学医,同时要早晚回来帮拉布磨粉”,口气既严厉又苛刻,蒋天汉不敢违抗,只好答应照办,从此以后,他一边在医院学习,一边回家劳动,每天几乎搞得精疲力尽。
这一年,巴阿美医生只招收蒋天汉、朱楚材、李永清、杨抱道、林元经等几位学徒,巴阿美医生最同情也最看重蒋天汉,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院六年毕业,可以自己回家开业,但蒋天汉毕业后又被留院从医六年,巴阿美医生在公余时间教蒋天汉识字学文化(巴医生懂中文),传授业务知识、教读《圣经》,由于蒋天汉忠厚诚实,心领神会,进步很快,得到巴阿美医生喜爱和信任。经过十二年的学习和工作,使蒋天汉学得许多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成为漳州城名西医。
蒋天汉学成出师后,巴阿美医生资助他购置医疗设备,于1916年3月,在漳州城新桥头大庙口独立开设寿南医药局,内、外科并设。蒋天汉开设诊所,诊病认真仔细,医术精湛,医德崇尚,服务周到,疗效甚佳,深得患者信任和群众赞赏,在漳城独树一帜,名传城乡内外,他遵《圣经》所旨,“爱人如已”,对怜悯穷人,凡贪苦平民求医就诊,倍加照顾,甚至赠医送药。
蒋天汉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待人和气有礼貌,又乐善好施。他开业行医几年后,稍有积余,助捐大款建漳州协和医院,又捐资修建下沙礼拜堂,后被选为漳州协和医院董事长,1929年间任下沙礼拜堂的长老。同时,他又热爱教育事业,先后捐助漳州进德、寻源和华英三所教会学校。漳州城过去曾流传一条口禅:“要请人吃的是蒋天汉,专门给人请的是吴维烈,不请人不被请,各人平分是陈仔雪”,由此可见蒋天汉生平慷慨,已脍炙人口,全漳州人皆知。
1933年曾有一段,外国人撤离漳州回国,协和医院院长出缺,医界推举蒋天汉接代。代院长期间,他有很多建树,特别在医院基建时,他慷慨解囊,捐献了许多钱。1951年12月漳州协和医院由政府接管,改董事会长为院长管理,改称龙溪专区医院,1986年改称漳州市医院。
蒋天汉因中风不治,于1944年5月荣归天家,享年56岁,消息传出,凡经过他疗病治伤的人都为之婉惜,众多亲友前往悼念,一位友人在挽联上写道:
歧黄妙手,药到病除,
急公好义,和睦阎闾,
宗教长老,热心有余,
天不假年,伤哉欷歔。
蒋天汉先生育有三男六女,大部分都培养成大学生,其中小儿子还是南京神学院毕业的牧师,还有四个子女继其遗志当上医生。
蒋天汉医生全家福(前左3为蒋美龄)
笔者拜访蒋天汉女儿蒋美龄(中)、外孙欧阳奇明(右)
感谢:蒋美龄大姐、蒋天汉外孙欧阳奇明主任医师提供相关资讯与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