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展圣工,教会需要适当转型
为了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和转型,从传统销售模式慢慢向电商、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发展。我认为,为了发展圣工,教会也需要适当转型。
我曾经所服侍的一间教会,主日早晨,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没有在大堂参与崇拜,他们参加主日学。在此,我并不想评价这样安排是好还是不好。我知道教会如此安排,本意是为了让主日崇拜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其次,是为了照顾孩子的需要。多数牧者讲道是用本地方言,开办主日学是基于很多孩子听不懂本地方言。
近几年,主日学事工受到限制,因此,教会不敢大张旗鼓地发展主日学。教会曾经每年暑假都有针对孩子们的夏令营,现在也没有继续进行了。主日学似乎也处于停滞状态。这就导致教会出现老龄化,青少年断层的现象。
曾经,我在海外一个教会参加崇拜,我觉得他们的有些做法,我们国内的教会可以适当借鉴。他们也有主日学,但是,他们不是借着主日学将孩子们与大堂崇拜分开。因为他们是全教会主日学,从老到少都参与主日学。这一点,我非常欣赏,也很赞同。如果主日学只是针对孩子,那就太狭隘了。每一个肢体都应当借着参加主日学,更认识神、更认识真理。
主日学之后,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然后,全教会参与主日崇拜。可能有人会问,孩子们不会吵闹吗?是的,哈利路亚赞美主,荣耀归给主,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着聆听,没有吵闹。教会的初衷是培养孩子们“坐礼拜”,让他们先安静地“坐礼拜”,养成“坐礼拜”的习惯,再慢慢地向“做礼拜”过渡,养成“做礼拜”的习惯。
并且他们在聚会厅的后面,设立了一间母婴室,两面靠墙,另外两面是透明玻璃。从抱在手里的婴儿到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都在母婴室里面参与崇拜。
这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教会。大人们习惯听普通话,但是,孩子们习惯听英语。教会很照顾孩子们的需要,崇拜的过程中,有翻译将普通话翻译成英语。因此,不存在孩子们听不懂的情况。
不但如此,他们每年还会举行一次亲子营。全家参加营会,全家进行培灵。既可以培养属灵的生命,还可以培养与弟兄姐妹的关系,也可以培养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一举三得,令人向往。
目前,很多教会的主日学事工几近停滞,给孩子们不去教会创造了合理的理由和借口。如果一间教会没有培养敬虔的下一代,教会能够走多远呢?因此,当主日学事工受到限制时,教会需要适当转型,并且势在必行。如何转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首先,教会要鼓励父母将孩子带到神的面前。不管教会是否有主日学,父母都要将孩子带到神的面前。或许,孩子刚到大堂参加崇拜,存在听不懂的情况,但是,我们始终坚信,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因此,只要我们心存一颗敬畏之心参与崇拜,我们所信的神必会打开我们属灵的眼睛与心窍,使我们能够听得明白。
其次,教会需要考虑孩子的需要,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请翻译将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这样,孩子在参加崇拜时,才有参与感,感受到讲台上所传递的信息是与他相关的。
再次,教会可以组织亲子营或者亲子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神家的温暖和爱,向往神家的氛围和生活。同时,教会还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建立“革命友谊”,紧密相连,彼此相爱。
最后,教会还可以对孩子开展探访的工作。有的人有疑问,觉得孩子需要探访吗?探访不分年龄,每一个人都要探访,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关爱、被关注、被关心。借着探访,可以和孩子们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需要。然后,我们才能按需喂养,将神的真理借着聊天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得以明白真理,行在真理中,不偏左右。
教会不可以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为了教会能够发展得更好,为了教会能够走得更远,教会需要与时俱进。主日学事工受到限制,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因为凡事都有神的美意。愿神的美意彰显在他自己的圣工当中,使我们明白神的美意,将一切荣耀归给神!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