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犹太战争》
位于罗马的科洛西姆竞技场,是闻名世界的遗迹之一。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宏伟的建筑,是由八万多名犹太战俘修建的。而罗马仅存的三座凯旋门中,有一座提图斯凯旋门,就是为了纪念征服犹太人所建。那么这些犹太人与罗马人到底发生了什么冲突呢?
公元前63年,罗马统帅庞培占领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建立的马加比王国灭亡,从此犹太人处于罗马帝国“铁与火”的残暴统治之下。公元66年,沿海城市凯撒里亚发生犹太人与罗马人的冲突,罗马总督弗洛鲁斯要求耶路撒冷圣殿支付大笔赔款,遭到拒绝后他率兵洗劫了圣殿,激起了犹太人的极大愤慨,从而点燃了犹太大起义的战火,史称“第一次犹太战争”。
这些犹太起义者基本由奋锐党组成,他们消灭了罗马在巴勒斯坦的驻军。罗马暴君尼禄立即派兵增援,但不久由于尼禄的猝死而引发了政治动荡,罗马政府被迫中断进兵。公元70年,新登皇位的维斯巴芗派重兵进军耶路撒冷。在统帅提图斯的带领下,罗马人很快攻占了耶路撒冷周围的据点。被围困在城中的奋锐党人坚守耶路撒冷,终因寡不敌众于70年8月被罗马军攻入城中,
罗马人入城后,犹太人遭到屠戮,幸存者都被俘虏,抓到罗马从事各项工程,大竞技场就是这样诞生的。而希律王扩建的圣殿被士兵焚毁,只留下西墙墙基的一段。后人收集残石,在墙基上垒出了一堵墙。直至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圣殿毁灭纪念日(11月9日)获得一次重归故里的机会,无数的犹太人纷纷至此,面壁而泣,“哭墙”由此而名。
于是犹太起义军在爱力·阿沙尔的带领下,退守到死海附近的马萨达要塞继续抵抗。由于马萨达地势险要,罗马派出精锐的第十军团前往镇压。在三年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罗马发挥了其高超的军事工程艺术。他们在山旁堆一座与山同高、巨大无比的土堆,再堆一个巨大的斜坡到城堡的围墙下,并派兵切断水源,打通了进军道路。到达要塞后,罗马军团还使用攻城槌猛攻城墙,犹太人虽然顽强抵抗,但渐渐不支。
于是他们最终决定自杀,而不愿沦为罗马人的奴隶。当罗马人进入马萨达要塞时,看到的仅是约960具尸体、烧毁的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粮仓,以及两名妇女和五个孩子。犹太战争最终以这样的结束。
犹太战争开启了犹太人千年大流散的序幕,而这场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则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哭墙”的情结,马萨达的宣誓等等。而在战争期间,有位叫约瑟夫斯的犹太史学家全程参与其中。他先是起义军的一样,后来当了“犹奸”为罗马人效力(他信奉所谓的“曲线救国”)。其行为虽然让犹太同胞不齿,但却以亲历者的角度,把这场战争惟妙惟肖地记录了下来。
《犹太战争》一书是约瑟夫斯的力作,大约成书于公元75-79年。作者将公元66年的犹太反抗罗马帝国的起义,70年耶路撒冷被毁以及马萨达等等悲壮事件娓娓道来,让后人得以了解犹太人的悲惨的历史以及罗马军队的英勇与残暴。除了个人经历外,书中还大量引用罗马皇帝苇斯巴芗的回忆录以及不少犹太人的书信,因此其可靠度是比较高的。约瑟夫斯也因着《犹太战争》这部史书,而成为西方世界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波里比阿等人齐名的历史学家。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犹太战争》是一部了解犹太史、罗马史以及早期教会史的好书,读者或研究者可以从中找到不少有益的资料。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