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1492—1763》
1492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当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驱逐了摩尔人,取得“收复失地运动”胜利时,有一支船队在女王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了一块新大陆。哥伦布的远航宣告着人类迈入了全球化时代,一个帝国也就此崛起。
西班牙只是偏安伊比利亚半岛的小国,但因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开始了对美洲的征服。西班牙殖民者靠着军事实力以及瘟疫的助力,相继消灭了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等美洲文明,建立了从今天加利福尼亚到合恩角的广袤殖民地(除巴西、牙买加、圭亚那等外)。
西班牙人以美洲为基地,横渡太平洋征服了菲律宾群岛,并与国王腓力二世的名字命名了这块土地。并以此地为据点,在远东建立了贸易网络,中国、日本等地都由此进入了全球贸易时代。中国的货品走向了世界各地,西班牙帝国从美洲开采的白银,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中国。
而在欧洲西班牙帝国也是当时强权国家,他们通过联姻继承等手段,把低地国家(包括荷兰、比利时)以及葡萄牙收入囊中。有通过与法国的争夺,占据了亚平宁半岛上的米兰、那不勒斯等王国。面对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入侵,西班牙先是占据了北非的据点,接着又在勒班托海战中,一举击溃土耳其人,彻底遏制了其扩张。
16-17世纪是西班牙帝国的黄金时代,总面积达到了1921.5万平方公里,地域横跨欧亚非美,是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帝国建立的全球贸易网络,出现了“哥伦布大交换”,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辣椒、番茄等等农作物,就此出现了在了全球人们的餐桌上。
作为天主教国家,西班牙传教士随着殖民者的脚步到达了世界不少地方。虽然这种“武力传教”的方式从《圣经》和教会传统存在严重争议。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少传教士如同卡萨斯主教一样,对各地土著充满了爱心,为他们的权益仗义执言。并将福音传给他们,更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今天拉美、菲律宾等地天主教文明的形成,正是西班牙帝国的文化延续。
西班牙帝国虽然盛极一时,但也免不了走向衰弱。先是在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击败,海权出现了动摇。接着在与荷兰的八十年战争中失败,被迫承认荷兰独立,海上马车夫从此在全球贸易中分得一杯羹。而欧洲大陆上法国的崛起,进一步打击了西班牙的陆权。1713年《乌德勒支和约》签订后,西班牙失去了低地国家的控制权,其在欧洲的陆权就此结束。
拿破仑战争时,西班牙被这位统帅征服。紧接着是拉美独立运动的爆发,西班牙几乎失去了在美洲的殖民地。而在十九世纪末的美西战争中,西班牙又失去了菲律宾。就此西班牙帝国土崩瓦解,这个国家也沦为欧洲二流。
西班牙帝国的兴衰,令人感慨,其兴起与衰落的历史对于广大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不管持何种观点,都必须肯定其在航海、商业、文化等方面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了解西班牙帝国的兴衰,为观察当代国际关系、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价值。
英国学者亨利·卡门所著《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1492—1763》回顾了1492—1763年西班牙的帝国之路,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通过联姻、征服、贸易和传教建立起来的复合型海洋商业帝国的全貌。
全书持一种独特的反西班牙中心主义的观点,认为西班牙帝国是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比利时人、葡萄牙人、菲律宾人、美洲印第安人乃至中国人的一桩共同事业,不是西班牙创造了帝国,而是帝国创造了西班牙,是21世纪关于西班牙帝国的全新阐释!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