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牧者谈教会管理的原则和实践:在圣灵带领下建立连接良善力量的制度

对不少中国教会来说,教会管理还在一步步探索和实践当中。一些教会长期以来偏重于依赖神的带领、圣灵的工作、领袖的看见以及延续下来的传统运转,人数增多之后,由于没有合适的制度就容易陷入混乱,同工之间纷争不断。也有教会矫枉过正,照搬别人的制度或者过分高举制度,教会走向僵化、缺乏圣灵的工作,教牧同工和信徒灵里干渴,灵命软弱。

教会历史上,这两种极端都曾出现。只强调圣灵的工作,就容易陷入到极端灵恩当中。过分强调教会体制,则容易像以前罗马天主教会一样,引发教会僵化等一系列问题。林鸿信在《教会生态学》一书中写道:“灵恩代表自由、释放与创新,体制却代表稳定、规范与传统,教会兼有灵恩与体制的双极性。体制有如道路规划,灵恩有如车子奔驰,良好的交通状况需要两者平衡发展。”

不少地方的教会和牧者在对教会管理的思考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他们的道路。某教会主任牧师L牧师认为教会管理落到实处,首先要对教会的各项工作有正确的定位,其次要有合适的规章制度处理具体的工作,而制度的确立和使用需要寻求圣灵的带领,同时结合教会的实际情况。一些教会的实践与L牧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制度与灵恩的平衡中健康地带领教会。

使徒行传记录了使徒建立的早期教会的形态、遇到的问题以及使徒的处理方式,是后世教会领袖学习的榜样。L牧师用早期教会设立执事的例子说明了教会管理的原则。

把事务当作圣工,但不能把圣工当作事务

按照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复活之后的第五十天,圣灵降下充满门徒,教会诞生。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一起掰饼、赞美,神将信的人不断加给教会。所以最开始教会是灵性充满、非常活泼的教会。

但随着人数增多,教会出现了管理问题,首先是管理饭食。起初教会主要是犹太人,有说希腊话的,也有说希伯来话的。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发怨言,说教会在饭食的供应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虽然是一般性地事务,但若处理不善,很可能引发教会分裂。

十二使徒对门徒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使徒行传6章2节)。首先使徒区分了神的道和管理饭食,他们不是一类工作,神的道是圣工,管理饭食是教会事务。

接着又说:“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使徒行传6章3到4节)。虽然管理饭食是一般性事务,但使徒挑选执事的标准并不低,要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是和传道人一样的要求。

司提凡、腓利都是七个执事其中一员,司提凡的讲话和殉道深深地触动了保罗,腓利传到了第一个外邦人——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他们都是教会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人物。

从这个例子中,L牧师总结,教会管理原则是“把事务当作圣工,但不能把圣工当作事务”,一般性的事务要当作是为神做的,带着这一态度在教会中做事。

• 华东某教堂:讲台、管理和探访

响应“制度上墙”的要求,该教堂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涉及教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牧同工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招待人员制度、探访事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学习会议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等,在教会张贴出来,管理清晰透明。

该堂教会工作分教务和事务两大类八个部门,每个部门有一名专职同工带领,各个部门又有具体的工作职责。依托清晰的管理体系,专职同工带领教会义工或外聘人员,各项事工得以高效运转。

该堂牧师认为,在所有的事工中,最重要的是三个:讲台、管理和探访。毋庸置疑,对一间教会来说,讲台,神的话语是最重要的。探访则是更为细致、深入的牧养。而将教会所有事工串联起来的,是管理。

该堂在教会管理上显示出极强的专业性,制度清晰,职责明确,专业的事情聘用专业的人员,比如:食堂、消防、保洁等。但同时焦点清晰,明确制度只是工具,是为更好地建造信徒的生命服务。堂里牧师介绍,教会有固定的祷告时间,每天早上都有人在祷告室祷告,一天都不会间断。

对圣工和事务有相应的定位之后,处理具体的事情需要相应的方案,逐渐发展成制度。教会该如何确立适合自己的制度?L牧师也根据圣经给出了建议。

教会制度要因时因地制宜,且在圣灵的带领下使用

保罗处理过哥林多、加拉太、歌罗西等教会的问题。哥林多教会有女士蒙头的问题,由于哥林多是港口城市,有特别的风俗习惯,所以强调这个问题。加拉太和歌罗西的教会不涉及这个问题。保罗把哥林多女士蒙头问题上升到顺服权柄的角度来处理。

L牧师认为,保罗的处理方式,是针对一个地区一个阶段提出来的,教会制度要根据那时那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同时,教会要在圣灵的带领下使用制度。《教会生态学》一书中提到,使徒行传十五章记载的耶路撒冷会议表明,当时教会的共识是教会会议是寻求圣灵带领的方式,会议结论是寻求圣灵带领的结果。因为在会议的复函中,使徒们写道:“因为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唯有几件事是不可少的”(使徒行传15章28节),主语是“圣灵和我们”。

但体制化教会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开会时各方运作介入,议事技巧与策略主导全局,有时甚至一进入开会就争吵不断。面对这种情况,书中给出了建议,“各种层级的教会会议,都是以祷告开始、以祷告结束、在两个祷告之间进行开会,重点是将会议带入礼拜的情境,回复以礼拜的精神来开会,建立以会议寻求圣灵带领的共识。”

• 浙江某教堂:十几年摸索合适的制度

据教会同工Z弟兄介绍,当地教会并不重视教会管理,认为没有必要,而且会抑制圣灵对教会的带领。但他的教会,负责人很注重管理,用十几年的时间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教会使用的制度体系。

该教会的制度不是一套僵化成文的制度,有很灵活的变通空间,是为了教会更好地发展,不是要限制人。比如教会做决定的机制,如果碰到多数人和少数人之间的争执,他们不是用举手投票的方式做决定,而是暂时搁置,一起寻求圣灵的带领。一段时间之后,等情况变得更明朗,再进行商讨。

教会的制度大部分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不是照搬一套现成的制度。比如堂委主任的选立,以前是负责人直接任命,后尝试从信徒中选出信徒代表,由信徒代表选出堂委主任。可能第一次做得不成熟,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五年之后第二次选举就有改进,制度也随之完善起来。

Z弟兄也分享,他们十几年摸索出来的制度,可能只是适合自己教会,或者情况类似的周边教会;其他地方的教会学习并没有太大意义,制度建立的过程倒是可以参考。

结语

为加强教会管理,有牧者呼吁教会加强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建议神学院开设教会行政管理方面的课程,基层教会寻找信仰坚定、在行政管理方面有经验的信徒,让他们参与教会的行政管理。同时也提醒,教会行政管理学要在基督的爱与包容的内核前提下,将传统教会特殊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中的精华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田立克主张邪恶具有一种团体性、结构性、全面性而不可逃避的神秘力量。“善良的力量不可如一盘散沙,单打独斗毕竟是无法对抗邪恶的,而体制就是一种连接善良力量的努力。在理想情况下,灵恩应当与体制充分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体制亦不可脱离灵恩,否则可能让自身成为主导一切的怪物。”(引自《教会生态学》一书)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