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衡潭博士评《蜗居》:压力使女人失去纯真(下)
3、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准绳。
1)任妹妹滑向深渊
郭海萍把文学与诗意否定了,把道德人品轻看了,把生命的目标单纯指向一套房子,这说明她失去了生命得到方向与目标,也没有了判断是非的准绳。对于妹妹的这场悲剧,她是负有很大责任的。海藻与宋思明情感缘起就是海藻为海萍买房子而向宋思明借钱。后来,郭海萍辞工作找工作、租房子买房子都得到过宋思明的指点与帮助,这样,她在海藻与宋思明的情感问题上就不能坚持原则,仗义直言。当海藻一步步滑向悲剧的深渊时,做姐姐的她却不能给妹妹明确的指引与教导:“是啊,我在你这个年纪,有大把青春可以浪费的时候,我呢,去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毕业分配,结婚生子,我一丝不苟地过着谨小慎微的日子。说实话,我是没有资格教训你,因为你的这种路,我没走过。很难说,现在这个社会真的很难说,到底哪种选择是对的,哪种选择是错的。谁的路嘛,谁自己走。累与不累,好与不好,值与不值,别人替你做不了回答。”这确实是她的心里话,可实际上又是在推卸责任,任妹妹随波逐流,自生自灭。本来,海藻还对小贝心存歉意,可海萍竟这样驳她:“这算什么错?你现在又没嫁他,你跟谁,和谁交往,都是自由的。现在婚姻里的人都管不住自己出轨呢!你怎么就对不起他了?摆出一副受虐的样子来给谁看?感动谁?你心理上本身就有问题。”这就不仅是纵容妹妹犯错,简直是怂恿她一错再错了。后来,母亲的一记耳光也确实是她该受的。
2)把孩子当作借口。
促使郭海萍下定决心买房子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住哪儿我都无所谓。跟他苦这么多年,没房子不也苦过来了吗?我能苦,可孩子不能苦啊!孩子投胎没有选择,他为什么就得跟着没用的父母?”可是为什么孩子不能苦呢?不能苦孩子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我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可并不等于孩子就不应该受我们所受的苦。生活中,本来就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我们所经历的,孩子也可以经历。经历与经受苦与苦难是成长的代价,甚至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许多人自己没有方向、目标,就用孩子来替代,孩子成为他们的方向、目标、核心、偶像,其实不过是以孩子为借口,把自己应当回答的问题避开了,把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推卸了。试想,孩子长大了会怎样?孩子不需要我们了会怎样?而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又继续为他们的孩子而活吗?要是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人活,那什么时候有人为自己而活?是在过自己的日子?其实,没有自己的生活,也就没有孩子的生活;没有成熟的自我,也就没有健全的孩子。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楷模、榜样,让孩子将来愿意像他们那样生活,父母不应该为了孩子而苦待自己,牺牲自己,这是加给孩子的极大负担而决不是财富。什么时候父母自己活好了,孩子也就希望和保证了。
3)把责任推给丈夫。
郭海萍也把生活不幸或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丈夫。她后悔自己找了这么一个不能给他带来好生活的丈夫:“女人啊!把命栓在男人身上,简直跟把命栓在风筝上一样不可靠!我当年怎么想的呀,找这样一个宝!少年无知啊!”她把自己的坏脾气等缺点、错误也完全归咎于丈夫:“哪个女人想做泼妇?哪个女人不想自己像公主一样美美地坐着仪态端庄?我告诉你,什么样的男人注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女人。是这个男人让我有做泼妇的能量。你只要是对贫贱夫妻,你就摆脱不了泼妇的命运、悲哀的结局!”郭海萍让丈夫苏淳只有认错的份:“老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错哪了?我哪都错了,我不应该惹老婆大人生气,老婆大人生气一定是我的错,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错了。”
郭海萍虽然是一个现代知识女性,但骨子里还是有传统女性的依赖思想,还是希望丈夫能够支撑天地,带来一切。郭海萍是带有极大普遍性的。女人总是要求男人完美,有钱有地位有名望,有思想有品格有趣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一点缺陷,都会招来埋怨。实际上,男人也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实现女性的一切想法与愿望,他也不可能成为女性风雨不动的帮助与支持。当然,郭海萍并非不爱自己的丈夫。当丈夫苏淳锒铛入狱时,她才意识到其实自己最爱的是苏淳,自己其实离不开他。所以,她决定即使卖掉房子家产,卖掉一切也要救出丈夫。这种心意可嘉,只是仍然没有摆脱自我中心和偶像崇拜。她用另一种形式放大了自我,也放大了丈夫,而没有真正坚实有力的信靠。
其实,无论是丈夫,还是孩子,还是自我,都不能成为我们的偶像。我们惟一能够信靠的就是神。“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箴言》3:5—7)不愿从错觉中醒悟,是导致人生种种痛苦的因由。情形就是这样:我们若爱一个人,却不爱神,便会要求他完全正直无瑕。一旦得不到,就变得残酷,要报复;我们要求的,是一个人无法做到。只有主耶稣才能满足人心中最深的渴求。主耶稣对每种人际关系的看法,是相当严厉的;因为他知道任何一种不忠于主为基础的关系,到头来必定悲剧收场。主虽然不把自己交托给人,但他从不多疑,也不尖刻苦毒。他对神的信赖,以及对他恩典全能的信赖,使他对任何人都不绝望。我们的信赖若在人身上,结果必是对人失望。“看哪,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羞愧。”(《彼得前书》2:6)
海藻
海藻曾经是一个纯真的女孩,她的生活也曾经比海萍更浪漫,更有情调,可她经不起现实生活的冲刷,在最初的几个浪头打过之后,她就开始随波逐流了。她与海萍的不同是:海萍有底线,有坚守;海藻没有底线,只是跟着感觉走。海萍再骂丈夫,再瞧不起丈夫,她还是忠实于他并且与他同甘共苦不离不弃;海藻却轻易放弃了界线,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后自甘沉沦。她当然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一种思想,但这种逻辑与思想是没有核心的,只不过是顺从肉体的欲望并给这种顺从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关于快乐,她是这样来看的:“人若真的低俗了,就会很快乐。人的肉体和精神,是可以分开的。”她与姐姐谈到宋思明时,是这样说的:“其实我还是有一点喜欢他的,跟他在一起,挺刺激的。”这都是从肉体的欲望与享受来谈的,至于她说:“人情债,肉来偿。”那更是把肉体的逻辑发挥到了极致。
她也有很强的虚荣心:“海藻突然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五十块钱的内衣和五百块钱的内衣本质的区别是:女人和女色。”宋思明提供的舒适住房和豪华衣食正好满足了她的这种愿望,海藻母亲说得好:“海藻还口口声声的说爱他,这是真的爱吗?我看他爱的不是宋本人,是宋光环照耀下,对她所求所欲无不点头的一种畅快。”在享受过这一切之后,想要再回到那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贫贱生活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在离开了小贝之后,她没有想到自食其力,从头开始,而是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我就步入职业二奶的道路!”她甚至都有“此处不留奶,自有留奶处。”的豪言壮语。一个清纯少女就这样彻底堕落了。
海藻的惊人之处还不在于自甘沉沦,而在于沉沦得理直气壮。这确实是具有时代色彩的。只有这样一个“唯物”的时代,才能产生这样“笑贫不笑娼”的氛围与人物。近日有个署名“涛声依旧”的人在博客中披露:复旦大学一个经济实力不太强的大三男生追求同班女孩子,那女孩拒绝的言辞赤裸裸:“你将来拿什么养我啊?”作者本意是要批评这个物质女孩,没有想到遭来了许多女性的反对,她们纷纷为这个女孩辨屈,坚决支持她。如一个女网名就这样理直气壮地说:“谁会信赖一个连电影票都舍不得买、连打胎费都拿不出来的男人?在自己的房租都交不上的时候,他满口豪情壮志、理想抱负的有什么用?”可见,郭海藻们郭海萍们并非凭空虚构,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
在此,对于郭海藻们郭海萍们想作如此奉劝:“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