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复活节就要来到了,这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节日。复活节,在每年农历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主耶稣基督的复活。
我们基督徒有“四大欢喜”,即:救主降生(参阅路加福音2章10节);救主复活(参阅路加福音24章41节、约翰福音20章20节);救主升天(参阅路加福音24章51至52节、约翰福音16章7节,24章2至3节);救主再来(参阅彼得前书4章13节,提摩太后书2章12节)(丁良才:《耶稣圣迹合参》注释,第635页)
而这其中救主降生的圣诞节与救主复活的复活节同样是最重要的节日,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圣诞节最重要,甚至从信仰角度来说复活节比圣诞节还要重要,因为从以下的经文我们会得知,保罗阐明了耶稣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核心信条,这在圣经里面有确定的圣训:“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注:或作“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罗马书4章25节)“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并且明显我们是为 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 神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神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但各人是按着自己的次序复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后在他来的时候,是那些属基督的。 ”(哥林多前书15章12至29节)阿们!
就是说降生意味着会有死亡;而死亡不能复活,我们信仰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死亡不属于伟大的圣子主耶稣基督,也不属于信他的圣徒,属于我们的是复活。正如圣喻所言:“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所以复活要比降生更为重要。
复活节(Easter) 亦译“耶稣复活瞻礼”、“主复活节”、“复活主日”。基督教重要节日之一,与耶稣圣诞节并重。多数教派皆遵行,以纪念耶稣的复活。据《新约》记载,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并称耶稣死于犹太教逾越节开始期间,即犹太教历尼散月(公历三四月间)的第十四日。据尼西亚公会议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16世纪西欧各国改用格列历后,东方教会仍沿用儒略历,东方教会规定,如果这个星期日恰好为满月,复活节应向后顺延一周。故其复活节在具体日期上常比天主教和新教迟1—2个星期,甚至5个星期。一般来讲,复活节可能在3月21日—4月25日之间。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复活节彩蛋,象征生命和繁荣,更多的是教会要举行隆重的载歌载舞的欢庆聚会,复活节庆祝活动各地不一,但是充分体现了复活节的重要性。
耶稣的复活(Resurrection of Jesus) 是我们基督教教义之一。我们相信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为救赎世人而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在第三天复活,四十天后又升天。基督徒将复活看成上帝权能胜过罪恶与死亡的明证以及信徒得救赎的凭据;十字架因为耶稣的复活而成为得胜的标记。就如上面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5章说的:“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关于复活节还有一个“复活节日期之争”(PaschalControversies),指基督教会内部关于确定复活节日期的争论。最初争论复活节应定在星期日还是定在犹太教历尼散月十四日宰杀逾越节羔羊之日。后者曾为罗马帝国亚洲行省的教会所遵循,但因为与犹太教的逾越节同时庆祝,诸多不便,到公元2世纪末已被普遍否定。后来又争论如何计算复活节前的满月,公元6世纪以前西方教会大多用埃克西古斯的计算法。但是克尔特教会在公元7世纪以前反对这种计算法。公元8世纪高卢地区的教会也就这种计算法有所争论。
这是一个关于复活节的花絮,并不重要。下面我们简单的回顾复活节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即:没有耶稣的复活我们的信仰就失去了意义。
一、主基督复活留下可信的凭据
主基督复活后,留下了可信的凭据:“彼得起来,跑到坟幕角,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能的事”。(路加福音24章12节)约翰福音20章7节记得更详细:“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
守坟墓的兵丁在主复活时,被天使显现吓得浑身乱战,他们回报祭司长,可恶的祭司长就用钱贿买兵丁,造谣说耶稣的身体在夜间被门徒偷走了。(马太福音28章15节)
但主耶稣复活后留下了这些物证,这些谣言即失效了,因为如果说是门徒偷走耶稣的身体,在兵丁的严密看守下,怎能可能呢?如果是盗贼偷走尸体(很少有这种事),他们会把裹尸布一起拿走;若留下裹尸布,也会散乱不堪。无论是谁留下的,却留得很整齐。和细麻布分开的裹头巾,不单是“折起来”而是“卷起来”,这很可能是指整整齐齐,或是指它卷的形状就像包住耶稣头部的形状——意指复活的身体是直接从裹尸布和头巾出来。
这说明主耶稣实在复活了,在《环球报》上曾登记过一篇“耶稣裹尸布的奇妙”,文中报导这布现在还保管在罗马!
关于这一点,英国传教士丁良才牧师(Rev.F.C.Dreyer)所编著的《耶稣圣迹合参注释》中有更为确凿的考证,可参阅该书第598页至599页。
二、主基督复活建立了信仰根基
基督复活后的四十天内,多次向门徒显现:向门徒显现、向多马显现、在海边显现、在山上显现等等,建立了门徒的信仰。例如:
解决多马的疑惑(参见约翰福音20章24至29节),开导门徒的心窍(参见路加福音24章45节),应许教会的权柄(参见约翰福音20章23节)。复活的主坚固了门徒的信心,使他们以后更有信心传复活的道理,作主复活的见证(参见使徒行传2章至4章)。
三、耶稣的复活带来属灵福乐
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带给信者无穷的福乐,下举三例:
(一)给信者重生生命
耶稣基督的复活,得胜了死亡(参见哥林多前书15章54至57节、启示录1章18节),为信徒开辟了生径。所以彼得说:“……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参见彼得前书1章3节)。“耶稣的最后晚餐与他的死亡有着不可分开的关联。耶稣在最后晚餐中献出了自己的体和血,预示了他的死亡,并将之转变为爱的行动。这样,他把原来是所有关系的终结和摧毁的死亡,变成他通传自己的行动、拯救人类的工具、以及爱的胜利的宣扬。”(教宗本笃十六世)
(二)给信者将来复活
初熟的果子基督已经复活,“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哥林多前书15章20至22节)以后属他的人必复活,“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 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帖撒罗尼迦前书 4章16节)因他是生命的主,他有叫属他者在末日复活。他与他者是“头”和“身体”的关系(参见以弗所书1章23节弗一23);“树和“枝子”的关系(参见约翰福音15章1至2节)。所以“头”复活了“身体也必复活;“树”复活了“枝子”也必复活。
(三)给信者属灵能力,复活的生命有冲破的能力,冲破了种种阻力。
例如:石头挡不住,封条封不住,兵丁守不住,这些阻力只能阻“死人”,决不能阻挡基督复活的生命。基督徒有主复活的生命,也有属灵之冲破力能将主的生命之道传开,“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哥林多后书4章8至12节)
通过上述的分享我们不难看出:主耶稣基督的复活是我们信仰和福音的核心;主耶稣的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最高真理,这个真理是最早的教会团体信仰和生活的中心,是从新约时代传递下来的基本信理,是新约圣经所确定的信念,主耶稣基督复活是主带给我们的恩典。耶稣复活前后的身体虽然同属一个,不过,复活后的身体却已进入另一种境界,另一种状况,具有复活之前的身体所没有的新特性。这个特性就是:复活后的身体已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这样的光荣的身体,耶稣能够随时、随地、随意出现,因为他人性上的一切已不再为地上的环境条件所约束,他完全只属于至高者父神。主耶稣复活了,直到今天还活着,而且要活到永永远远!确信耶稣基督复活了,我们若心里相信,生命就有平安,口里承认,生命就有见证,只有住在耶稣基督里,让复活的主在我们心中,生活就充满平安、喜乐和盼望。当有一天号角吹响时,我们一同被提到主那里去,到新天新地,赴羔羊的婚宴,与主永远同在。感谢神的恩典,让我们都得着神复活的生命。
我们通观在世界一切的教派中,只有我们基督教的创立者从死里复活了,其他的还有复活的吗?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有豪华的、庞大的陵墓,就说明他们在坟墓中、他们已经死亡了。而主耶稣基督的坟墓是空的,就说确确实实主是复活了。这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绝对不同之处,也是基督教会唯一稳固的基础,正如约翰福音3章16节所言:“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修复这种被阻隔的关系的唯一方法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和复活。他的死亡和复活所带来的救恩成果就如十字架的形状所展示的那样,在那连接着地并指向天的竖木上,借着悬在其上的耶稣,粉碎了那横在天与地之间的死亡,使得通向生命的天路再次开启。
“上帝啊,为救赎我们,使独生圣子在十字架上受死,又因他荣耀的复活,拯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权势,恳求你使我们天天在罪上死,就可以永远和他同享复活的喜乐;这都是靠着你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圣子和圣父、圣灵,一同永生,一同掌权,惟一上帝,永无穷尽。阿们。”(引自:《公祷书》第114页)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