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水千山的挚爱——瑞典老奶奶王哈拿与山西五寨的情缘
日前,笔者在太原了解到一位叫王哈拿的老奶奶与晋西北五寨县跨越世纪的情缘,了解了这段传奇背后的故事。
王哈拿1933年出生于山西五寨县,父亲是瑞典的基督教牧师,她在13岁时离开返回瑞典,70多年过去了,她对五寨的方言、饮食、谚语、玩伴等如数家珍,历历在目。小时听过的传说和儿歌记忆犹新,她曾在视频里,用浓重的五寨话说:“我不是中国人。但是我心里还是个五寨人,五寨是生我的地方,我爱五寨。”强烈的思乡之情显露无遗,惊叹之余,令人深思。
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地处山西偏远地区的五寨县信息闭塞,交通落后。一对来自异国的基督教牧师夫妇也就是王哈拿的父母,不远万里来到贫穷落后的五寨县,吃着当地的饭,说着当地语言,唱着当地民谣,学习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办学堂、治病人、支持抗战,撒下文明的种子,一呆就是十几年。据《山西通志·民族宗教卷》记载:1920年,五寨县由瑞典圣洁会传入,有一个布道区,信主人员15人。他们没有选择奢华的生活,没有购置家产积蓄金银,而是传扬福音,传递信仰的力量,把神的爱传递给每个孩子,传递给这里的每一个角落。王哈拿的父亲在中国失去了两位亲人,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哈拿的弟弟。1947年,回国后的父亲把在中国的经历写成了回忆录。
当时圣经的文化影响着这里,中国山西五寨的山药蛋和厚棉衣棉裤改变着哈拿,魂牵梦绕的快乐童年一直留在梦幻中,憨厚朴实的民风民情成为她美好的回忆。
她一直等待机会重回五寨,重寻留在记忆里的美好岁月。1983年她曾尝试回中国,她从银行借款,带着全家几经波折来到太原,却被告知不能前往五寨,因为当时外国人不允许到普通县城。无奈她只在几个大城市短暂停留后,无功而返。失望万分的她一直不放弃,直到1995年才第一次回到五寨,尽管只允许停留了四个小时,但终于与这里童年的小伙伴见面,甚至还带了一小袋故乡的土回到瑞典。此后她先后五次来到五寨,看望这个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2005年9月,当时已是72岁的哈拿在五寨寻访最要好的发小郭玉珍(71岁)和徐淑芳(80岁),她专程来与她们相聚,度过了难忘幸福的一天。当大家用普通话与她交流时,她坚持说用五寨话交流吧,她听得懂。乡音未改,情缘未了。再后来因为年事已高,造访已不大现实,2018年她委托中瑞文化大使来到五寨,带去她对五寨朋友的问候,并录制了视频。
目前哈拿的故居还在,解放后,曾经历了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三县合并时的县政府,人民公社时期的五寨县城关公社等。1999年,经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将原属教会的四间房屋归还五寨教会使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游览领略一下五寨沟的原始风光,也可品尝五寨烩菜和哈拿老奶奶日思夜想的好茶饭莜面窝窝山药蛋。
五寨沟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属于管涔山脉,与晋北名胜芦芽山相连,每年6至9月气候宜人,是最美的季节。这里有高山草甸,百花盛开,气候凉爽,还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空气清新,是天然氧吧,旅游人数日渐增多。
(本篇参阅了“蓦然回首”的美篇,十分感谢。)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