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如何面对婚姻中的争吵?

我一直都比较注重基督徒的婚姻状况,因为现在很多人的婚姻都存在问题,比如离婚,出轨等,可谓是屡见不鲜。这不仅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也会对孩子和家庭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我们作为基督徒,是跟随主耶稣的人,自然要遵守主的吩咐和教训。在《圣经》中,有很多关于婚姻的美好教导,但今天的我们不一定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一直致力于撰写关于婚姻的文章,以使大家对其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期望能够对大家的婚姻有一定的帮助。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关于婚姻中争吵的问题。前段时间听说一位弟兄和他姊妹有了争吵。这弟兄平日里也是一位非常不错的弟兄,但吵架后他们始终没有和好。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弟兄在外上班,很累,回来没有热饭热菜,家里有小宝宝,也比较乱。但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妻子一个人带孩子,没人帮忙,很难忙过来。弟兄不断抱怨妻子,妻子因为带孩子着急了,也开始埋怨。

后来就吵了起来,一个说自己工作不容易,回来连一口热饭都没有;另一个也说自己不容易,又要带小孩又要做家务,还要伺候他。随后就越吵越厉害,把孩子也吓哭了,彼此都很生气。事情本身可能是小事,但处理不好可能就是婚姻中的大事。怎么处理好呢?

第一,要注意,即使争吵也不要含着怒气。虽然争吵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因为争吵而影响了彼此的感情。有的家庭争吵之后,两个人都不高兴,不仅是当天不愉快,甚至很多天不说话。有一位弟兄,一次和家里姊妹吵架后,彼此互不搭理,没有一个人服软的。弟兄索性晚上也不回家,后来姊妹一生气就不搭理他了,甚至还说不允许他看孩子,这样连续有半个月,最后还是经家人和传道人的劝解才和好。

其实这样影响是很大的,会很容易破坏彼此的感情。虽然后来和好了,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双方都认为对方应该认错,谁都不愿意先低头,所以就都杠在那里,最后把关系越处越僵。往大了说不荣耀主名,往小了说也不利于家庭和睦。因此,即使发生了争吵,也尽量不要常怀怒气。都是一家人,有什么隔夜的仇和怨气呢?

第二,要警醒,争吵会暴露出我们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改正的机会。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名为《吵出好婚姻》。对很多人来说,吵架是一个很避讳的词,也是我们婚姻中比较避讳的事。但这也要看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吵架并不是不可有的事,只不过我们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如果我们只是逃避,或者谈之色变,那我们的心态便是消极的。我们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要学会从各样的事情中读出积极的意义。

那这吵架能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难道还鼓励我们吵架不成?当然不是,我们之所以吵架肯定是因为有矛盾或者说有不同的意见。如果只是意见不同,也不一定会争吵,但可能就是问题存在久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越拖越严重,最后产生了争吵。

因此,当我们冷静下来,一定要学会总结和反思。为什么会争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因为自己将不好的情绪带到了家里,还是自己不够宽容和理解?又或者是有些小肚鸡肠了?这些都是我们要反思和改变的,不要小看这件事,当我们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时候,才能对我们配偶和家庭负责。有些人认为,只要挣到钱,给他们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但仅此而已吗?平日里的关心和付出是重要,而我们自身的反思和改正也是很关键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审视自己,改正自己,从每一次的争吵开始,愿大家的婚姻更加和睦。

第三,要感恩,这是我们操练包容和相爱的机会。对于基督徒来说,不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中,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有我们要学习的功课和属灵的教训。婚姻本就是让我们学习包容和彼此相爱的机会,婚姻中有争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只看到对方的不好,却逐渐忘记了对方为自己的付出。就好像当初以色列人一般,虽然从主那里领受了丰盛的恩典,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忘记,甚至还不断地悖逆他,不遵守主的吩咐和旨意。我们在婚姻中也要学会感恩,因为没有人对我们的付出是应当的,如果没有感恩的心,便不会珍惜这样的恩典和机会。

当我们争吵时,这也是一个机会,是检验自己平日在主里学习的机会。我们习惯了唱诗、赞美、祈祷和敬拜,但对神的敬拜活动不应只是在教堂中,也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平日的每一言每一行中。所以,我们要多想想可以为主做些什么,为对方做什么,而不是只为自己做事。

我们不希望婚姻中充满争吵,但即使存在,也不要惧怕。只要我们常常藉着主,靠主改正和改变,就一定会有更好的生命和光景。作为基督徒,一定要学会正确处理婚姻中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与不信的人不同,我们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主的形象和样式。愿我们一同努力,一起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这才是真正荣神益人的事。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