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和医疗帮助成为探访新助力

作者: 九歆
来源:福音时报
2023-09-06 14:13:41
分享与播放

当疫情切断人与外界的联系,想与人产生面对面交流的渴望就极度上升。三年特殊时期,教会与信众以及信徒彼此之间的联系被迫中断。作为教会传统以来交通传递爱与关怀的方式,探访则成为疫情之后教会工作的一个重点。

笔者走访中南某教会时发现,这里每个教牧同工一个月要排至少八次探访;华北某农村教会在疫情刚刚结束的新年期间,立即重启探访,三两姊妹带着水果、大米、些许红包去探望老弟兄姊妹们;东部某城市教会的牧者表示,教会目前最应该看重讲台、管理,以及探访。

在西南一个县级教会牧会的G牧师也表示赞同,即使同工人数有限,但必不可少的工作一定是探访,只是这几年有个问题越发困扰她,“我们走走看看,听他们说说家里的难处,但除了安慰,我们什么都帮不了他们啊,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连安慰都给不了。”

这让笔者想起目睹的家乡一个牧师的经历。礼拜结束后,三两个弟兄姊妹来找他代祷,一个讲离婚办不下来,一个讲房子装修跟楼上打了官司,一个是孩子的升学考试。牧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其所能地从信心和实务的角度做了解答,并为他们代祷,可他个人的无力感也显而易见。

“信徒非常信任你,因为信任,就想得到你的帮助,”G牧师感慨,但时代发展,信徒面临的困境种类之繁杂、涉及领域之多,都令牧者有应接不暇之感。其中,探访就是牧者最直接接触也最能直观感受到信徒生活之难的时候。

但探访毕竟不能承担解决事务的功能,也不用苛责教会和牧者要有能力帮助信徒解决社会事务,教会和探访还应重在为信徒提供真理的教导传递、爱的安慰与属灵的支撑。只是G牧师认为,为实现这个目的,探访工作也到了该有所创新的时候。

心理帮助就是G牧师想到的好方法,“这几年心理疗愈越来越热门,”如何除去忧郁焦虑,获得安息治愈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蔓延到信徒内部,“连我在N市做教会的闺蜜,去年也打电话跟我说,压力太大,就想到乡下买个小院子安静安静。”

G牧师家中正有人经受抑郁症的苦楚,在寻求解决之道的途中,她对心理疗愈的领域有了更多了解:追溯根因,陪伴关爱治愈,对孤独感、安全感、自我价值等的认知和重建等等。期间一款线上陪伴疗愈的软件给了她启发。

这是一款针对“轻心理问题”需求人群的软件,用户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只要两两结伴,互相倾诉互相治愈。她想到,大多数信徒正处在这样一个区间,并不完全健康,但也没到需要心理医生的程度,牧者在探访时何不承担起轻心理帮助者的角色?

其实探访本身就满足了一部分心理辅导的需要,G牧师认为,若牧者可以再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辅助辨别定位信徒的问题和需要,再为其提供对应的信仰方法,比如症结出现在认识论方面,那不妨多来参加查经;若问题是缺少交流陪伴,不妨鼓励多参加团契.....

但G牧师又强调,学习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来辅助探访是有益的,但绝不是要用心理科学代替教牧辅导,落入基督徒心理学家的圈套。心理科学或许可以辅助人辨清问题,但只有福音才能建立属于神的“真人”,从而带人走出困境。

“探访不能只是祷告,要对信徒有实际的帮助,不然就是偷懒,”这是G牧师的心声,距离她不远处的城市里,X牧师也有同样的认识,要让探访不再形式化,成为落到实处的真正的探访。

X牧师的教会中有不少空巢老人,每次探访少不了关心弟兄姐妹的身体近况。受教会爱心义诊的启发,X牧师通过政府项目,申请到非盈利机构的帮助,邀请专家来教堂为一批年轻同工举办医疗健康培训班,学员通过考试后为其颁发证书、配备医疗箱设备。作为该项目的其中一个要求,学员们要定期到信徒家和社区里走访,在探访中为受访者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不仅做血压、血氧、血氧等基础检测,还普及科学专业可信的健康知识。

在探访中关怀人的心灵与身体健康,无疑切中了疫情后信徒的需要,为探访工作提供了具体可做的两项任务清单。当然,探访的核心还在于关心信徒的灵命,灵修境况、礼拜团契、家庭关系等,立定这核心,再谈心理关怀和医疗帮助,那么后者不失为一些值得尝试的好方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