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属灵“桃花源”让我见识到了返璞归真的火热与信心
“我们全年365天的晚场聚会从来没停过,除了疫情特殊情况以外,就连除夕夜我们也聚会。”
“啊?天天讲道聚会?弟兄姊妹能坚持下来吗?礼拜出勤率真的能保证吗?”
“当然能啊!晚礼拜在我们这里是信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几十年来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没有礼拜才奇怪呢!”
最近一次走访中,我同一位县级教会的青年传道聊起了其教会聚会的现状。面对我提出的质疑,这位交流中总是稍稍低着头、不太好意思直视我们的弟兄突然挺了挺腰板,直视着我,真挚的眼神中满是坚定与自豪。
“夸张了吧,现在哪还有教会能做到这样啊……”虽然嘴上在附和称赞着,但我的心底里却依旧留着个大大的问号。接触过一些基层教会,实在是很难相信,现今还有如此火热的聚会盛况。
然而,这之后又听到多位牧者对于聚会情况不约而同的见证,在接触了数位参加聚会的弟兄姊妹之后,我对自己的之前的骄傲与无知感到惭愧,也对信仰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一华北地市以条件艰苦的山区而为人所熟知。但就在这片艰难贫瘠的土壤中,福音结出了美丽的果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聚会至今,此地福音兴旺火热程度被全省教会所公认,其基督徒数量更是高居各地市榜首,甚至于当地一直流传着“全省每三个基督徒中,就必定有一个是来自此地”的说法。
然而想必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如今的这片“福音热土”,在百年以前,却因为偏僻贫瘠的条件险些成为“被忘却的土地”。
19世纪末福音传入时,相较周边的交通便利、人口繁盛的要塞城市,这里位置偏僻,地势复杂,民生凋敝,实在不值得倾注过多心力关注。于是,传教士仅仅只是在老城里设立了一座小小的传教分站便匆匆离开,此后十余年间便很少再度涉足当地,福音事工自然也始终没能起步。
抗战爆发前后,艰难动荡的时局令当地民众的生活愈发穷困,而神的大能也正是在如此境况下动了奇妙的翻转之工,将这苦难转化成为了福音种子扎根并百倍结实的“好土地”。
“生存越是艰难,肉体越是穷乏,我们这里的百姓对于灵魂的得救和新生的盼望就越是渴求。”介绍当地福音传入历史时,牧者补充了自己的见解。因此,当纯正的福音则借着许多巡回布道的华人牧者及布道家走进了这个偏僻的山区时,艰难困苦中呻吟的灵魂中那积蓄已久的渴慕,如同星火燎原一般被瞬间点燃。
四十年代初期,培灵会、布道会在当地各县遍地开花,许多民众在本村听完道后仍不满足,翻山越岭步行数十华里前往邻乡邻县聆听布道。清晨傍晚、殡葬嫁娶……一时间,乡野农村大大小小各样活动,各个时段都成为真道话语涌流的舞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有恩赐的灵魂在话语中被唤醒发掘,开始从台下走上讲台,以传道人的身份奔赴各个禾场投身做工,“讲道多、信徒多、聚会多”也自那时起成为了当地名声在外的三大特色。
“要说当时的弟兄姊妹为什么听道这么火热,听了能领受多少,又有多少人真正生命改变,这个确实不好说。”牧师表示,但据他所知,很多老信徒一回忆起往昔,最普遍的回答就是觉得听道好,愿意听,听完心里火热,就是白天听完晚上还想听,“这就是圣道的力量吧,福音兴旺也许就是这么简单。”说到这,牧师也笑了起来。
时过境迁,几十载岁月流转,艰苦贫乏的山区岁月早已成为往事,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都市化的现代新城,当地早在十几年前就扔掉了积贫积弱的破帽子,还一举实现了逆袭式的飞跃,成为跻身全省生产总值前五的地市。
而在教会之中,当年那些火热听道敬拜的身影也逐渐老去甚至消逝,但热烈的属灵氛围却始终没有消散,反而在潜移默化的传承中,将各城各乡一场场独立的聚会演变成为了整个地区心照不宣的“敬拜习俗”,并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当地基督徒的生活轨迹之中。
那位青年传道向我介绍,从八十年代恢复聚会起,绝大多数在县城工作居住的基督徒,下班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去教会参加晚礼拜,听完道聚完会才回去吃晚饭。
不仅如此,在当地走访中,好几位牧者无不谦虚地表示,比起邻近的兄弟教会,自己教会目前的聚会活动还远远谈不上“充实”。其中一位牧者介绍,在主城区近郊的某教会,除了全年无休的晚礼拜以外,甚至连晨祷和中午的赞美会也是从不间断。“他们教会老年信徒比较多,可以做起来,我们这里很多信徒要上班,时间上比较难。”他说,“不过在我们这里,弟兄姊妹每天都要跟神的话语亲近,少一天也不行。”
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曾讲述了一位渔人误入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的故事,桃花源中的百姓生活与外界恍如异世,在没有战乱纷扰的环境下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而在此次的走访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如同进入属灵的桃花源一般的体验。
在现如今这个以快节奏、碎片化为特点高速运转的时代,“时间”已经被忙碌的现代生活分解支离破碎,“浮躁”也渐渐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的标签,“证道时昏昏欲睡,散场时拔腿就走”这样信徒信心冷淡躁动的现象俨然成为不少教会的共同困扰。而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弟兄姊妹所表现出来的自发、沉稳且广泛性的属灵火热,却宛如游离于现代之外的一股清流,让人看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聚会之初教会的复兴情形。
而在这份朴素而热烈的属灵火热背后,实则是当地弟兄姊妹数十年如一日的对于话语真理的朴素信心。
在同当地几位牧者及青年传道闲聊时,我提出了对于当地不间断聚会证道内容的好奇,而牧者们向我介绍,在当地,由于绝大多数都是县级以下规模的基层教会,因此教会在证道内容方面并不会特别强调精深化与系统性,而更多是以接地气且与信徒生活息息相关的话语为主。“弟兄姊妹每天都能在聚会中得造就,也能用话语去解答生活中许多问题难处,所以大家也不觉得听道是个无聊的事情,不用教会督促,很自觉就来坚持参加聚会了,”一位传道说。
诚然,就牧养事工探索层面而言,许多大型及新兴教会如今都已在真道进深、精细牧养以及门徒训练等方面卓有成效,与之相比,这里的教会实在是有些“落伍”。然而正是在这片仿佛与世隔绝的古朴乡土之间,对于福音最纯粹朴素的信心却在一代又一代基督徒的薪火相传中,被完整地保存延续了下来,也使得这份从上世纪点燃的圣灵火焰能够持续燃烧,直至今日,继续点燃着当地越来越多昏暗蒙昧的心灵。
同样,回到个人信仰而言,我也在此次走访中更深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浮躁。每天沉浸在循环往复的工作生活中,内心被各种计划、日程、事件所填满,思绪想法变得愈发复杂,亲近话语对我而言逐渐变成了需要完成的“待办事项”,还未开始就已经急等着结束,好继续做完下一项任务……在被计划催逼着跑的同时,我的信心是否像迦拿婚宴上掺了水的酒一样,失去了起初的纯粹呢?我心里真的还有火热吗?
而看着这片土地上每一天都能带着单纯质朴的心去渴慕话语的弟兄姊妹,我才更深地看到何为真正“用心灵与诚实拜祂”的本真生命,才真正明白“不见自己,只见基督”的敬拜样式,而只有放下一切忧虑重担,带着小孩子一样的心去走进神的话语时,我的心才能重新被圣灵唤醒,像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位门徒一样,重新找回那颗“岂不火热”的内心。
在当地走访期间的一天中午,我们与牧者交流结束正准备告别离开,迎面在凉棚长廊下碰上几位老姊妹,她们胳膊上挽着已经洗到褪色变形的布包,有说有笑地朝小礼堂的方向走去。牧师告诉我,她们是来参加每天下午2点半惯例的赞美会,因为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场祷告预备,所以教牧同工都很熟悉她们。
听着牧师的话,我好奇地回头看去,斑驳的阳光透过树荫正洒落在她们的银发上,反射着微弱的光,霎时间,我有些恍惚,仿佛突然回到了八十年代同样的某个午后,看着这几位还是满头青丝的姊妹,刚刚忙活完手头的活计,结伴往教会走去,带着满心的盼望,期待着将要聆听的话语,一路说着、笑着、赞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