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圣经诠释中调和“神学的立场”与“历史的研究方法”?
我们已经比较了以“以色列”为中心与以“基督”为中心的观点,并且认为基督徒只有选择将“基督”作为“圣经”的中心,才能将新旧约经文贯通起来。以“基督”为“圣经”之中心的观点也能更合理地解释有关以色列及世界各国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形势。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以“以色列”为中心及以“基督”为中心的观点会对圣经诠释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我们相信“基督”才是“圣经”的中心,那么我们就是选择以基督徒的神学立场来看待圣经的诠释。以“以色列”为中心的观点则更加符合历史解经的进路。因为倘若“圣经”的中心事件是“以色列”的话,那么圣经诠释就必然遵循历史的进路而展开,因为诠释的步骤乃是将经文放在以色列的历史处境中解读。看来,从圣经诠释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去调和以“以色列”为中心与以“基督”为中心的观点,以便能让我们在“神学的立场”与“历史的研究方法”之间找到某种的平衡。
一、以“以色列的历史”为“圣经”的主要史实
如果我们从“以色列”在新旧约中出现的频率来看,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以色列的历史”乃贯穿了整部圣经。故此,我们虽然不以“以色列”为“圣经”的中心,却仍可以以“以色列的历史”作为“圣经”的主要史实而展开。因为文本绝不是在真空中形成,即便是“圣经”——作为上帝的自我启示,仍是在具体的历史脉络中形成的。故此,人在解释圣经经文的时候不能想当然地以为经文的意思就是这样或那样,也不能单单从文法上去做那咬文嚼字的工作,而是必须回到经文的历史场景,将某段经文放在相应的历史场景中去解读。而这个在“圣经”中呈现出来的历史场景必然是以“以色列的历史”为主体的。
因为旧约经卷的受书人首先必然是以色列人,故此对于旧约各卷的解释必须考虑到对应阶段的以色列人的具体处境,比如“出埃及的处境”“被掳的处境”及“被掳归回的处境”等。当我们沿着以色列人的历史处境重新看待相关经文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经文的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的历史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去诠释经文诚然是最自然的释经方法,这种方法的作用则是让我们正视“圣经”所载的并非是人杜撰出来的故事或小说,而是发生在历史中的真实事件。这对维系正统的基督教信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正统的基督教信仰不仅体现在其神学教义的正统中,更是体现在其教义背后的整个历史性基础。
如果我们坚持“以色列的历史”是“圣经”的主要史实,我们便能围绕着这个观点而对整部圣经展开以以色列人的历史为主轴的释经工作。从圣经神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将新旧约各卷中的那些重要的概念,比如“国度”等词放在以色列的历史宗教文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以便至少能从这样的考察中澄清它的含义。
二、坚持以“基督”为“圣经”的中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文本的世界”固然涵盖了“文本外的世界”,但“文本外的世界”却不能等同为“文本的世界”。因为“圣经”文本中所涵盖的事件固然是在人类特定的历史脉络中形成的,但人们却不能以普通的史观及处理历史事件的方法去处理“圣经”中的“事件”。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经文中的超自然性质的记述被删除,从而歪曲了经文的真貌。事实上,即便是普通的历史文本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文本背后的历史史实,更何况是圣经文本呢?圣经文本中不仅有作者个人独特的历史史观,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在圣灵的默示下重新诠释了那段历史,从而使得那段历史具有了神圣的价值,彰显出了上帝的自我启示。于是,圣经文本固然含有历史的史实,却更是超越了这些史实。我们之所以坚持整本圣经的中心是“基督”,就是因为我们不仅从历史的史实,更是从圣经文本中上帝预言的角度去审视,我们发现这些不同的史实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以色列人有关弥赛亚及有关弥赛亚国度的盼望。
圣经的文本既然是对历史史料的重塑,就必然带有作者在圣灵的默示下所得出的独特见解。另外,圣经作者在记述相关事件的时候除了一般性的史料外,也有特殊的来源,即上帝以超自然的方式所提供给作者的资讯,比如天使报喜讯等方式。这些都不是普通的史料,故此也不能按照普通的方式去处理。总之,当我们在诠释经文的时候,如果经文所涉及的是历史的史实,那么我们就当将那段经文带回到相关的历史处境中去解读,但我们亦当仔细考察圣经文本本身是否带有超自然的记述,是否具有预言、异象等内容;另外,我们还当考察作者本人的神学评述。最后,才是从历史及超历史双向的角度去对那段经文做出综合性的解释。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