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复活给人的7个保证
耶稣真实在地上生活过,他出生、从小婴儿长大、工作、传道三年、死而复生。基督也是“逻各斯”(Logos),即是上帝的话语。他在地上的生活表明了上帝的真理。
复活节期间,我们纪念耶稣的死亡和复活。这些事情发生在历史上,但也跨越时空向今天的我们说话。它们将上帝的品格告诉我们。在复活节的众多信息中,有这样一条是显而易见的——上帝是一位守约施慈爱的上帝。
以下是上帝透过复活节给我们的不会落空的七个应许。
1. 新生命
因着耶稣的死亡和复活,我们得到了新的生命,拥有了全新的开始。新生命的应许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哥林多后书5章17节美妙地诠释了新生命的应许:“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这节经文强调了复活的变革力量,那些与基督联合的人会焕然一新,摆脱罪和死亡的重担。
2. 饶恕
复活节预示着饶恕应许的应验,所有接受基督赎罪的人,都从罪的内疚和后果中得到解脱。圣经中许多次提到上帝在基督里给我们的饶恕。以弗所书1章7节说:“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我们每个人都犯了罪,理应受到惩罚和死亡,但上帝用他的爱为我们铺了悔改的道路,让我们得到绝对的饶恕,洗净了我们一切不义。
罪使我们生活在黑暗中,但耶稣的宝血将我们从黑暗中拯救出来。通过基督的死和复活,基督徒从罪的权势中被拯救出来,与上帝和好,经历上帝完全的饶恕。
3. 盼望
在罪中,我们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现在,通过基督,我们有了安全和确定的盼望,这盼望超越尘世的环境,以基督复活的保证和永生的应许为基础。
圣经中多次提到复活节带来的确定盼望。彼得前书1章3节证实了这一点: “愿颂赞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通过基督的复活,信徒们获得了新生,有了活泼的盼望——一个充满活力、持久而确定的盼望。
4. 战胜死亡
有了罪,就有了死亡。上帝通过基督的宽恕不仅宽恕我们,还处理了罪的后果:属灵和肉体的死亡。复活节代表着死亡已被战胜,永生在等待着信靠基督的人。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只不过宣告:“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我们庆祝基督的复活战胜了死亡。此外,罗马书6章9节宣布:“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做他的主了”。其他复活的人(比如拉撒路)都死了,耶稣却没有。通过基督的复活,死亡被果断地击败了,信徒分享了他的胜利,不再被死亡的恐惧或终结所束缚。
约翰福音11章中,耶稣在拉撒路的坟墓前宣告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个应许向我们保证了超越肉体死亡的永生,以及此时此地在基督里找到的丰盛生命。
5. 平安
世界充满了战争、冲突和分裂。复活节应许,通过耶稣基督战胜罪恶和死亡,我们将在今生和来世获得平安。
提供给我们的平安超越了一切环境,因为它来自万有之王。在约翰福音14章27 中,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这种平安的保证直接来自耶稣本人,他应许将他的平安赐给他的跟随者,这种平安不依赖于外部条件。
此外,罗马书5章1节表明:“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通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和他的复活,我们与神和好了,不再与神疏远或敌对。这种与神的平安是构成生活各方面平安的基础。
6. 团契
耶稣并非只为你我而死。他为世人而死,当我与基督合而为一时,上帝也带领我进入一个大家庭,拥有跨越国界的兄弟姐妹。
复活节承诺为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提供了团契和属灵大家庭。这一应许植根于作为基督肢体的教会,信徒们在这里因信仰、爱和团契而联合在一起。
希伯来书10章24-25节鼓励信徒:“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我们必须牢记作为信仰团体聚集在一起的重要性,在信仰的旅途中互相鼓励和支持。
没有上帝和彼此,我们无法过天国的生活。我们需要彼此,作为基督身体的肢体,信徒们被呼召彼此相爱、彼此担当重担,并在信仰和团契中共同成长。
7. 永生
复活节体现了对所有相信耶稣基督之人永生和无限喜乐的应许。这个应许是基督战胜罪和死亡的最终结果。
在约翰福音3章16节中,耶稣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节经文概括了复活节的精髓,强调了上帝牺牲的爱和赐予那些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永生的礼物。
复活节为信徒带来了永生,也带来了在基督里丰盛的喜乐和满足。
在《旧约》中,上帝应许派弥赛亚带领以色列和全人类进入新时代。他通过派遣他的儿子实现了所有的预言。耶稣应许在被钉死在十字架后复活,他做到了。上帝实现了他的诺言。这个复活节让我们不要忘记上帝的应许,上帝说到做到。
本文经编译而成,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