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周易》中的“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便表达了通过观察和学习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来教化天下的理念。这种观点强调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不仅是知识和艺术的传承,更是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教化。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或译:当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以各样的智慧),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 神。”(歌罗西书 3:16 和合本)
歌罗西书中的这一段经文告诉了我们对于主的真道要弘扬 ,可以用各种方式把它表达出来传讲出去,其中就应该包括文化。而诗篇、颂词、灵歌、绘画、教堂建筑等这些表达主的真道的方式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更不要说圣经文化或基督教文化了。所以说传扬基督教传扬主的真道,文化是绝对离不开的载体。
就像大地的万物一样,只有靠着大地才能存在一切,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就是虚幻的了。
其实,简单的解释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使基督教植根于中国文化当中,以中国文化为基督教的载体,在中国建立基督教,发展基督教,使在中国的基督教变成中国基督教。中国教会老一辈早就推行基督教中国化,提出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为使基督教真正的中国化,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扬,许多传道人 、神学院的教师、教会的上层领袖们就提出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讲应该本色化, 后来又提出了基督教在中国要处境化。这都是为了和中国文化相结合 ,用中国文化作为载体,把基督教传讲得更完善,也就是把基督教中国化 。
今天我们将基督教中国化,做这项圣工,并不是要改变基督教,肢解基督教,使基督教变味,去塑造另外一种“新型”的基督教,而是为了使基督教在中国传扬得更好,更加能被中国人接受,更能具有中国特色 ,使基督教更好地得到广泛传扬,让更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那些中国人 ,更加愉快地来接受耶稣基督,接受基督教的真理。
其实我们仔细的去分析一下,各个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基督教在继承了传统基督教的主要的精髓的前提下,基本上都本国化了。各国都有各国自己的特色,甚至有的国家产生形成了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教派 。
而这些欧美国家所成就的这一切都是离不开本国的文化,更离不开本国的传统文化,把基督教给本国化,因而获得成功,获得成就的 。
甚至一些第三世界,和某些有色人种的国家,也在接受了基督教以后把基督教的传播植根于自己的本国文化的土壤里面, 本国化, 民族化, 特色化,使基督教成为了具有所在国的文化特色的基督教,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 但又没有完全背离基督教的正统信仰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曾经看过一篇小说,讲的就是有一个黑人画家,把耶稣基督也画成了黑人,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成了一个黑人被钉死者 。
因为他觉得耶稣基督是为万民而死的,包括黑人。那么耶稣基督因着爱黑人,拯救包括黑人在内的所有人类而死 ,那么耶稣基督就应该是黑人的 ,这就是一个基督教本色化、所在国化、甚至可以说是基督教黑人特色化的一个突出的表现。
我们信仰的基督教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中国, 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是基督教新教(以下称基督教)传入中国大陆的开始。基督教传入中国200多年了,传教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并不是因为各方面有一些有识之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就获得了比较美好的效果 。
基督教在中国的信仰者往往不伦不类的,有很多人只是表面的信仰,根本没有抓住信仰的本质。还有很多基督徒不过是用对基督教的迷信代替了自己原来的各种迷信。就像90年代初出版的一本书 《基督教与中国宗教 》,作者是加拿大的华裔秦家懿女士。她就说了:基督教在文革以后,80年代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发展传播了,但实际上信仰上的无知和迷信比比皆是。
而在清末到解放前,对于中国社会基督教的传播,中国人给基督徒下了一个定义:就是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
因为当时的基督教徒满口都是外国基督教文化的词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摒弃的,排挤的,甚至是斥责鄙视的,否定的。
那结果就是传教不顺利 ,所传播的对象很有限。在20年代初,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在金陵协和神学院任教的外籍教授,他同时也是一位牧师 ,在中国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和对中国传教工作的调研之后,他发现西方神学院培养的许多中国的神学生,他们也毕业后就去做了传道人,还有当时中国社会上已经存在了的一批中国的传道人,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能好好地继承本国的文化,用自己的文化来宣扬、 阐释、传播基督教,而脱离了基督教本土化。
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基督教会,以及中国的基督教的传道人和信徒,没有把基督教中国化,只是照本宣科地来挪用外国基督教的文化宣教方式在中国传教。像以经解经那样,延用外国人在他们本国地区传讲基督教的文化方式在中国传道,进行基督教的宣教 ,造成水土不服。
到如今已经进入到21世纪的20年代中期了。我们从本质上来看,许多信徒因为各种原因对基督教的教义还是似懂非懂,很多人只是嘴里能说出一些基督教的名词和短句来而已。如此弊端的产生还是因为基督教没有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没有做到本色化、处境化、更没有中国化 。
如今国家要求“四进”进入宗教场所,这其中也包括了传统文化。我们正好借此良机广泛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并努力有智慧地和基督教的教义信仰相结合,使基督教完全的中国化,用传统文化作为载体,让国人更容易接受明白基督教的真实本意,对基督教的教义有着更加清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接受 。
比如,我们可以详细地讲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然后和哥林多前书第13章中爱的诗篇,也就是基督教所宣讲的爱、所包含的各种内容相结合、相对比,这样易于让信徒、让慕道友接受,也更加清楚了解这一教义的实质内容。
过去山东有教会曾经以京剧的形式演绎了以斯帖记,也有老前辈陈泽民牧师等基督教的一些名牧学者,用中国的传统曲调谱写了一些新的赞美诗。这都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相结合,都是走着处境化、本色化的道路,致力于使基督教中国化,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赞叹的。
事在人为。相信我们经过祈求上帝加添我们力量,让圣灵光照我们,给我们智慧,我们可以自身更加努力地,一方面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努力地钻研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相结合,以此来传道,宣讲上帝的真道。这样能使基督教中国化,以至于长远地流传下去,使更多的中国人听到,也能够明白、接受上帝的福音,从而更加虔诚地去追求真正的永生之道。
(本文作者为辽宁省大连市一教会牧师)